推进产业分工合作提高京津冀综合竞争力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推进产业分工合作提高京津冀综合竞争力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竞争力论文,区域论文,产业论文,京津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8X(2009)12-0016-06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快速崛起,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GDP 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9.0%的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6亿美元,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

当前,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关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国家颁布实施“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将为京津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契机。

(一)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阶段。在此阶段,经济将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会迅速提高,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诸如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东部GDP比中、西部GDP之和还高出6.21万亿元,人均GDP的区域差距则更大,2007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的2.4倍、中部的2倍。区域差距拉大引起了一系列区域矛盾和问题,例如: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日益增大;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老化,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沿海地区过度“拥挤”,发达城市在城市转型、产业置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很多空间资源矛盾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均衡协调发展,要将深化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京津冀区域地缘优势独特,辐射三北,连接东西,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这一地区的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南北部的发展差距,缓解我国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马太效应”,最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北京中关村的建设发展先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三大引擎。就像深圳之于珠三角,上海浦东之于长三角一样,这三大区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京津冀区域乃至我国北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在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从500余家发展到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从14亿元增长到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年上缴税收从5000万元增长到500亿元。目前,中关村已经形成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产生了闪联、TD-SCDMA、IPv6等一系列重大行业标准以及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神州5号、神州6号、非典灭活疫苗、嫦娥1号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前沿领域的科技差距,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关村的创新成果还通过技术交易、技术转移等途径逐步扩散到其他地区,带动了北京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2007年,中关村企业共输出技术3.15万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88.5亿元,占北京的78%,其中流向北京的约为28%,流向国内其他地区的约为47%,流向国外的约为25%。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具有自主创新的基础、优势和潜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创新极、增长极,将释放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活力,强化自身在京津冀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呼应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加强京津冀区域内部分工合作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即将颁布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12月,作为制定《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前期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并由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2006年2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式进入规划文本编制阶段;2009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加快报批,并即将颁布实施。该规划的出台将解决城市功能定位问题、产业布局问题以及三省市的分工合作问题,将有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间的实质性合作,加快京津冀合作进程。

除规划外,京津冀三省市还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和协议。天津分别与北京、河北签署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京津冀高速公路沿线9个科技园区联合签订了区域科技合作协议《泰达宣言》;京津冀地区城市商业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建立了三地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市场应急保障互动机制;京津冀地区的规划部门共同制订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力争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京津冀三省市建设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地区共同建筑市场合作协议》,将利用约三年时间,实现三地企业在区域内建筑市场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建筑市场一体化。这些协议的签订实施将有效推动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国家组织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在2009年陆续出台了包括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物流业、有色金属业、文化产业在内的十一大重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其中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都是京津冀的主导产业,文化产业更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京津冀区域应按照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产业更广泛更深入的分工合作,既要立足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抓住机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京津冀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城市群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已经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具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城市之间的协调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区域合作观念,市场意识有待加强

观念问题一直困扰着京津冀的合作。从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看,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较高,政府的资源控制能力较强,就“市”论“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未得到改变。区域内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行政力量的干扰也制约了区内企业间的市场运作,严重影响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另外,在这种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各市之间缺乏合作意识。二是尚未理顺“双核”关系。从城市定位角度看,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那么如何看待北京的经济功能?京津冀区域是“单核”还是“双核”?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和天津的竞争意识明显强于合作意识。从北京的发展来看,北京的城市定位虽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中心”,但北京在京津冀和全国的经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明确的,即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未来北京和天津加强产业领域合作,首先要理顺“双核”关系,树立合作观念,在主导产业和不同的产业环节方面进行良好协调和合理分工,共同发挥“双核”带动作用。例如: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北京着重发挥在研发、创业、创新等环节的优势,天津可加强研发转化、应用研究和生产制造等;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北京的重点在金融、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天津则可侧重海港运输、现代物流等领域。

(二)市场经济不发达,区域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落差较大

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活力和人员流动都不如市场经济发育完善的区域。与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的市场经济发展尚有差距,市场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民营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地区有276家,而京津冀地区却只有23家。

在京津冀内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乡村、城市内部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中心城市,目前处于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发展阶段,即吸纳和集聚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效应远胜过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要素、带动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效应。因此,企业、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向京津地区聚集,使京津与周边地区逐渐拉大差距。区域内部不同地区发展落差大,给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产业定位缺乏差异化,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不充分

京津冀各城市间尚未形成有序的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体系。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天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河北大部分城市却还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与承接北京、天津产业链延伸或作为生产加工制造腹地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京、津两市经济发展的产业补充与支撑力较弱。而且,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趋势下,各城市间没有充分的沟通合作,出现了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等现象,如电子通讯、电子信息产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都被京津冀三省市列为主导产业。同时,除北京外,各城市第三产业都不够发达,不能适应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影响中心城市职能的发挥。

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不充分。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早期依靠港澳资本推动,“三资”企业发展迅速,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例如:广东东莞是电脑配件生产企业的集聚地,广东顺德则形成空调产业集群等。对比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集群特色,京津冀区域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市场机制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资源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打造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环节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

(四)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在区域内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及应用密切相关。目前,北京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规模相对较小,对技术成果的吸纳力有限,技术成果本地产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技术成果都向北京以外的区域辐射。但是,由于京津冀区域的创新链、产业价值链尚未在区域内实现闭合,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无法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链或价值链在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或产业聚集区转化为产业优势。

历年的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北京技术输出部分占技术交易成果的近一半,但北京技术流向的主要省份不是占据地缘优势的周边省市,而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到2006年,北京技术成果输出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广东、浙江、上海分列前3位,河北居第4位。近几年,随着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加深,河北、天津两地吸纳北京技术成果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7年,北京技术外流省市中,河北省以63.97亿元的成交总额跃居首位,但河北省1814项的成交项目仍低于广东省的2553项和上海的2098项,而天津以成交额17.18亿元、成交项目968项首次进入技术成交额前10位之列。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未来北京在技术输出、技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等方面,与津冀区域的合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四个着力点

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区域,如何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核心在于联合与互动。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要在充分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使京津冀区域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更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区域合作共赢机制

经济整合的关键在于制度协调,协调的目的是打破行政壁垒对经济造成的阻碍,从政策上给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空间。未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共赢机制,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成效。

转变观念,确立京津冀区域合作新思路。观念问题一直是困扰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重要问题,由于京津冀区域国有经济比重较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较大,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色彩。各地区的发展缺乏市场观念,缺乏区域合作观念。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行政力量的干扰制约了区内企业间的市场运作,使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区域合作机制。因此,京津冀区域发展应首先转变区域合作观念,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立足于整个京津冀区域,充分整合区域内各种经济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在各城市间进行科学的分工合作。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中应进行准确职能定位,重点发挥其对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证。

以项目为纽带,促进学科链和产业链的对接与融合,鼓励产学研的交叉渗透。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以京津冀区域企业为主体或牵头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京津冀区域共同支持的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鼓励京津冀区域大学、研究院所相互建立分支机构;通过重大项目的滚动实施,引导京津冀区域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由短期项目合作转向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联姻关系;引导京津冀区域行业协会密切协作,组建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沟通市场信息、协调合作的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企业、科研单位为了解决重大共性问题建立市场化的协作关系。

(二)以总部经济模式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跳出单个城市发展的旧模式,制定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对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进行差异定位,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北京可以利用其信息、研发、人才等首都资源优势,发展成总部中心和核心城市;天津可以利用其现有产业优势,发展成为次一级总部中心;河北省各个城市以其制造业加工及劳动力方面的自身条件,重点发展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强大的制造业腹地。按照总部经济模式,通过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定位,形成完整的“总部—基地”经济链条,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深入和深化。

目前,京津冀地区在通过总部经济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实践。例如: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迁到河北保定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至河北沧州市泊头;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迁至河北霸州;唐钢和首钢将在曹妃甸联合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等。京津冀三方通过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处理好北京、天津两大核心城市的定位,在京津冀经济圈形成优势互补的“总部—制造基地”经济链条,对于实现京津冀各城市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功能合作,实现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京津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加强现代制造业领域产业合作为例,制造业曾经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土地、劳动力等常规资源逐渐稀缺,不再适宜生产制造环节。北京常规资源缺乏,但科技、信息等战略资源丰富,是全国技术人才聚集的中心、全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监管中心、重要的信息中心,具有吸引公司总部,尤其是高技术企业总部和企业研发总部入驻的优势。因此,北京发展制造业要进行理念创新,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北京制造业发展,对于不具备生产优势的产业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将总部留下,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更适合制造的区域。

滨海新区产业定位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随着空客A320、100万吨乙烯、1250万吨炼油工程等项目的落户,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天津制造业优势。同时,滨海新区土地广阔,拥有良好的陆路及海运运输条件,交通便捷,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因此,北京可以将符合天津滨海新区资源特点及新区功能定位的相关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至滨海新区,研发、管理、营销等总部环节则继续放在北京,实现区域产业共赢。

(三)构筑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是以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城市群为依托,由高速公路及高速二线沿线的各类开发区为主组成的点轴系统。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德胜园、健翔园)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包括:华苑产业区、武清开发区、北辰科技工业区和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破现有体制制约,形成体制、机制和规划上的一体化、统筹化、协调化发展格局。探索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的管理和协调运行系统,成立官方或半官方产业带发展协调组织或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谋划产业带发展大计,努力解决各节点间的恶性竞争、产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产业带的发展应制定统一的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同时,沿线各省市还应共同努力,将这一产业带的发展列入国家规划,取得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的更大发展。

整合产业带资源,实现发展模式由“点”到“线”的转变。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状况,对各节点的发展作出通盘考虑,使之经过整合在经济活动和科技研发方面实现一体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全新的区域竞争力,让产业带的品牌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把中关村科技园区与滨海新区的协调合作作为整个产业带协同发展的先导,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利用产业带各开发区规模与实力的梯度,积极发挥产业带内的扩散功能,通过各开发区间的相互借鉴,进一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整个产业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赋予产业带在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将北京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天津产业加工制造优势和河北省低成本配套承接优势结合起来,创造三地“共赢”局面,从而共同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势能。在产业带总体发展规划中赋予其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中的重大历史使命。

(四)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优化区域空间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对于中小企业群体和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聚集区的先行先试和辐射带动有着密切联系。未来京津冀区域的发展也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产业集群建设,优化整个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编制区域产业规划,促进产业资源在各产业聚集区之间优化配置。从京津冀整体区域考虑,统一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通过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主导产业、主要功能和聚集区的开发级别(国家、地方)划定各类产业聚集区,明确各类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总体上看,北京各类产业聚集区应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等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物流、现代制造基地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功能;河北省应加强发展重化工业、生态和特色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

在京津冀区域各产业聚集区之间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各级政府应为区域内各高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产业聚集区的管委会及园区企业搭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园区管理部门、园区内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信息沟通和问题研讨,增强各产业聚集区之间的了解,营造融洽的合作氛围,同时也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

[收稿日期]2009年11月

标签:;  ;  ;  ;  ;  ;  ;  ;  ;  ;  ;  ;  ;  ;  ;  

推进产业分工合作提高京津冀综合竞争力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