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632123198712301131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近些年来,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建筑工程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建筑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为此,要明确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并且就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安装、电气、安全消防等。每个部分还包含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掌握这一系列技术需要在初学者阶段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校提供的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建筑地图和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基础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广联达、建筑CAD工作人员专业管理实践等。
1.2 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技术。所有员工都需要接受多年的培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基础知识有很好的了解,并且可以对所需的特定技术进行实践培训,具有专业准确的判断力。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科学管理和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
1.3 知识型技术
该行业建筑工程技术职业标准应归纳为知识技术产业。员工需要接受更高的职业教育并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才能符合该行业的工作要求。掌握该行业所需技术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以深刻理解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涵。
1.4 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中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中国建筑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与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吸收先进国家经验,学习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很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中国的建筑和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提升和升级也有质的飞跃。
2、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施工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目前已形成多桩型系列,已接近国际水平。由于其对地质条件和承载力的广泛适应性,以及对振动和噪声污染以及桩挤压效应的控制,我国的混凝土灌注桩已经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深度深基坑技术已成为制约深基础施工的主要矛盾。目前我国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时间尚短,成熟的成套技术尚未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在施工、测试还是设计计算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深基坑施工涉及很多因素,包括防水、降水、开挖、挡土等,还有支护和信息化施工等等。深基坑工程必须按照安全、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2.2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作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发出多钟支模方法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目前我国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全钢大模板、竖向模板和水平模板等先进的支模工艺都是我国多年工程时间的成果。
2.3 钢筋工程和钢结构工程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钢筋连接技术,比如气压焊具、电渣压力焊等。这些新的连接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连接强度大,安全可靠,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造价的优点。预应力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普遍的采用,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我国钢结构及劲性钢骨架结构的在施工水平房内也有了很快的发展,并且已经逐渐能够独立承建一些大跨度和超高层空间结构,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
3、建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3.1 精细化
近年来,为了促进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设备安装和施工技术方面,要求也有所提高,如建筑钢结构安装、钢结构焊接等技术,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焊接技术、焊缝射线检测、材料和焊接控制,也推动技术水平的发展,进而提高焊接管理技术。对于钢结构安装、质量监测技术也日益完善。另外,工程监控吊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建筑技术的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是用来实现多点投放、分散加载、监视和提升等目的的,提高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2 信息化、数字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已被用于监视和模拟建筑物的安装。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建设和安装过程得到了改善,实施了实时控制和监督、校对的作用,确保了建筑安装质量符合要求。总之,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信息与数字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动态仿真技术。实时监控安装过程,促进建筑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高楼宇管理水平和监控效率。
3.3 集成化
未来,建筑工程技术将走向融合。一体化的建筑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地连接各种工程技术,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前所未有的生活条件。例如,建筑安装技术与建筑施工技术的结合将使其发挥更大的工程和技术综合效益,从而改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满足未来建筑施工要求,实现人们对未来住宅建筑的追求。
3.4 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这项新技术已在建筑领域的许多领域和多方面得到应用,并在建筑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技术促进了建筑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同步发展,并且朝向长期运行、功能多样化、操作智能化、结构精致化、驱动电力化等方向发展。技术也在发展中走向功能多元化、结构整合、技术含量高的发展趋势,建设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建设要高效合理。
3.5 节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能源的无限使用给自然带来了许多伤害。因此,建筑施工技术手段的节能得到了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带动了节能建筑的良好发展。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建设项目中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太阳能、自然光、天然材料等可再生资源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了解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发展会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龚剑,房霆宸,夏巨伟.我国超高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发展[J].施工技术,2018,47(06):19-25.
[2]林海燕,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J].施工技术,2014,43(10):10-13.
[3]彭菁,余振榕.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4(01):181.
[4]苏勇.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城市建筑,2012(15):205.
论文作者:王泉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水平论文; 工程论文; 不断提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