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峰妮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 山西运城 0440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研究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对非感染性腹泻病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 2016年 8 月至 2017年8月64例非感染性腹泻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调整电解质紊乱、营养治疗等基础治疗,其中研究组病人给予使用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对照组病人使用药物双八面体蒙脱石(蒙脱石散),对比两组病人腹泻治疗效果,肠粘膜屏障功能,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4/32),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iamine oxida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7d后,血清DAO含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菌群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4例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20-67岁,按照入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2±4.8)岁;研究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8±4.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岁,均有大便次数增多,>3次/日,每次>200g,稀水样、糊状便,粪便常规检查无特殊异常。排除标准:明显脓血便;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疾患;不能完成治疗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病情不同给予调整饮食、肠内营养或全合一静脉营养液,蒙脱石散及组件式非药物营养素能经口进食者口服,管饲患者采用管饲。
对照组:口服或鼻饲蒙脱石散1袋,(易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3g/袋,3次/日;
研究组:给予GFP:谷氨酰胺20g(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膳食纤维5g(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联益生菌20g(西安立邦营养股份有限公司);
1.4观察指标
(1)腹泻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2]中的内容:1、显效:患者治疗后大便外观成形,每天排便次数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减少,≤ 2次/d,腹泻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大便外观基本成形,每天排便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一半以上,腹泻症状出现好转;3、无效:大便外观无变化,每天排便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腹泻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肠粘膜屏障功能:目前直接客观反映肠道屏障功能的检测方法操作较难,多采用间接检测。DAO是反映小肠粘膜结构和功能较好的指标,其水平的高低可以间接反映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及完整性。我们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的水平,检测所用试剂盒及生化指标分析仪均购自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由我科专业人员操作。
(3)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5-7g,放于无菌粪便采集管,30分钟内送检,根据要求选择不同菌的培养板,根据需氧和厌氧的特点,严格按照生长环境对细菌进行培养,然后鉴别菌落,进行计数。
2、结果
2.1两组患者腹泻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4/32),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 2. 从医学角度讲,腹泻不是病,而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可以是疾病过程中一过性表现,或者是伴随疾病的全程,不但延长病程,增加治疗和护理难度,还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肛周皮肤受损的风险及经济负担。常见的治疗腹泻药物有:止泻药(蒙脱石散、活性炭、洛哌丁胺),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山莨菪碱),中医治疗(温肾健脾,驱寒除湿),以及益生菌(双歧三联活菌)等。肠道已不仅仅是人体的一个空腔脏器,更是我们人体的免疫器官,单纯以上药物对许多危重症患者,尤其是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一旦出现腹泻,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研究表明[3],腹泻大都直接或间接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及肠道微生态稳定性破坏有关;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4];肠道菌群比例失调,一些优势菌如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急剧量下降,而需氧的非优势菌群大肠杆菌增多[4]。
参考文献:
[1]陈美如,张丽贤,田志颖,等.谷氨酰胺与思密达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对比[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52-553.
[2]Charles N.Bernstein,Michael Fried,J.H.Krabshuis,等.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J].胃肠病学,2010,15(9):548-558.
[3]Sã n d M F,Romero-Calvo I,Mascaraque C,et al.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J].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14,20(12):2394-2404.
[4]张丽,王莹等.益生菌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0):2609-2614.
论文作者:靳峰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肠道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感染性论文; 粘膜论文; 药物论文; 病人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