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辛爱凌,纪玉梅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总结为院内感染提供相应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份到2014年6月份,新生儿患者182例,观察记录患儿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新生儿信息,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患儿体重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随着胎儿周数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不同的胎儿周数发生院内感染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都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率。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新生儿抵抗力差,免疫力低,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引发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对于新生儿护理中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已经成为重要课题[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的新生儿院内感染提供可靠数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特选取2012年6月份到2014年6月份,182例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份到2014年6月份18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其中早产儿127例,足月患儿55例;男性95例,女性87例;日龄1天到22天,平均日龄(13.12±2.78)天;胎儿周数32周到42周,平均胎儿周数(35.76±3.41)周;体重1200g到16000g,平均体重(2967.86±74.45)g。

1.2方法:

(1)所有新生儿入院当天进行资料的录入,行常规身体检查,对于行机械辅助呼吸的患儿在换置气管时常规留取气管进行细菌培养;患儿有感染迹象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2)细菌培养:培养基选用血培养琼脂,温度维持在37摄氏度,时间控制为16小时到24小时,然后进行分离鉴定。鉴定操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进行[1],药敏试验在单个菌落增值后,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2]。

1.3判定标准:

感判断标准,符合以下①或②中1项或者同时符合③其中的两项或符合③其中的1项同时符合④中的任两项即可诊断为感染:①血液培养呈阳性。②患者胸片有明确的肺炎或者有其他部位明确的感染表现。③实验室检查,WBC小于6.0×109/L;PLT小于100×109/L; IT大于0.16; CRP大于8mg /L。④患者出现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皮肤发花、残余奶量增加、呼吸暂停、反应差、体温出现波动、顽固代谢性酸中毒等[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计量资料采用(士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内感染发生率 新生儿共182例,31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7.03%。随着患儿体重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不同体重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儿体重与发生感染率的关系比较

2.3胎儿周数与发生感染率的关系比较,新生儿共182例,随着胎儿周数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不同的胎儿周数发生院内感染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胎儿周数与发生感染率的关系比较

3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患儿入院前没有携带、也不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进入医院的整个过程中才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发生感染出院后才表现出相应症状的感染[4]。由于新生儿的免疫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医院感染。并且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患儿体重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随着胎儿周数的增长,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与胎儿的体重、周数存在反比例关系。所以说,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应小量喂养,待患儿的耐受程度增加后逐渐增量;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临床使用的器械,特别是侵入性的器械,进行定期消毒,定时检测,一旦出现感染迹象马上采取相应措施。医护人员的的卫生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进行自身的消毒,特别是手部,因为会与其他物品直接接触,所以手部的消毒要依照七步洗手法[5]。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医院感染需要高度重视,总结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瑞霞,文海燕,耿庆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8):177.

[2]谢锦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83-85.

[3]夏建新,胡娟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86-87.

[4]陈幼华,罗晋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43-45.

[5]邹平林,马繁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14(6):272-284.

论文作者:辛爱凌,纪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医院感染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辛爱凌,纪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