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电表的不断发展和用电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得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线损业务管理条件越来越完善。同时,各省(市)电力公司先后开始计量关口改造,建立集抄系统,完成了部分线损综合管理的功能,但多数存在功能单一,以统计为主,分析功能薄弱的问题,且各单位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性。由于各单位仍处于独立摸索阶段,导致规范不统一,束缚了线损管理模式的进步。另外,我国目前10kV及以下配网的线损多以管理线损占主导,由管理因素造成的线损波动的影响尤其突出,因此对电力企业而言,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配网;同期线损;监测
引言
长时间以来,由于10千伏配网供售统计不同期、线损等问题所涉及的专业多、统计复杂的因素,导致线损统计的结果不精确、波动大、不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实际线损等问题长期存在。同期线损是指线损计算中供售电量使用同一时刻电量的计算方法。受到传统抄表的限制,供售电量不能够同步发行,导致线损率月度间剧烈波动,掩盖了线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其在供电企业管理中本应发挥的监控、指导作用。本文通过从线损专业管理部门之外的监测角度,探讨如何通过研发应用配网线损在线监测工具,依托多系统数据资源融合和专业协同,实现配网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同期线损自动计算、常态监测分析和线损异动协同处理,显著提升线损监测效率与线损管理水平。
1开展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分析的背景
1.1基于大数据下的配网线损同期监测模型
现在对配电的检测通常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中已包含自定义的线损单元监测模型,可以对已包含台区和配网的日线损或月线损进行实时的检测与统计。但实际使用时,还难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仍有缺陷存在。首先该系统对档案的基础信息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其有很高的准确性。此外该采集系统不支持各个线路的横向比较,也不能对每个台区的线损进行横向的比对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10kV配网及同期线损的监测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出了10kV配网线损同期监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各个系统、各个线路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从而实现对供售电量营销及用采系统线路实时的获取,并对获得的计量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实现对配网以及台区线损的深度监测。
目前,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对10kV配网进行同期检测的各项技术、条件以及各类业务的系统数据都已经准备充分。各类业务数据虽然具备了一定准确性,但对各类系统数据的融合以及对大数据的分析仍是缺乏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大数据下的配网线损同期监测模型被提出,该模型融入了用采系统以及营销系统数据,从而每个月都可以对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该模型不仅对配网线损进行了实时性的监测,还对数据的管理及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2深化客户用电异常精准定位的现实需要
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分析对于指导高损台区降损、现场计量装置故障排查、稽查客户窃电,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采系统客户表码实时查询功能,为客户用电数据实时分析提供了支撑。但是,用采系统相对独立的数据环境,对后继分析的支撑力度仍略显不足,特别是分析过程中,较易受到档案错误等相关因素影响,异常甄别能力、精准定位能力仍有待提高。研究配网同期线损监测模型,利用跨专业、跨系统的综合数据比对,可较好地弥补以上不足,为客户用电异常监测、分析提供更为详细、全面的数据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配网同期线损监测模型在深化客户方面的作用
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分析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如在探察客户私自窃电或者对现场一些装置的故障排查中,以及对一些高损台区的降损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采用的用采系统可以实时的对系统中客户的表码进行查询,从而可以实时对客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但这个用采系统是独立的,数据环境也是独立的,因此难以支撑后继的分析。而且在分析中,如果系统的档案有错误,就会导致整个分析出现错误,在甄别能力与精准定位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良。而配网同期线损监测模型,可以通过跨专业与系统来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对比,从而弥补用采系统的不足。因此,配网同期线损监测模型可以检测客户的信息并分析客户各项数据,从而为客户提供更详细而全面的信息数据。
2开展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分析的具体做法
2.1配网线损在线监测轻量级工具
在上述模型上,研制出了一款不会被供售影响的轻量级在线监测配网线损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用采系统与SG186营销系统中的数据与资产,还加入了用采系统中从上月“1”日至到下月“1”日间的表码数据,营销系统中有关对10kV配网的客户档案,还有它们每个月使用的用电量信息。该模型可以自动对10kV配网中的各个线路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中的线损进行计算统计。并且可以对高压线异常损坏的规则进行设置,通过这个设定,就可以实现对配网中的异常进行自动检测,筛选并统计出异常信息。此外,该检测工具还有以下的特点:(1)开发出了“同期近似数据候补统计”功能。该功能可以在实现同步采集电量时,也能自动对采集失败的电量数据进行筛选。此外,该功能还可以对一个特定时间点处的数据进行统计,如SG186营销系统内发行的变电站、每个台区客户的档案以及用电量等信息进行筛选统计,从而计算同期线损的“同期率”,还原线损的真实指标。(2)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添加了“电量计算关联计量装置换表工单”功能。该功能在更换计量表时,能够自动对营销系统内相关信息进行查找,并进行更换,从而在大数据下自动的把旧表中电量在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分析进行累加,从而避免因为更换表计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3)此外该系统还调整了对线损计算有影响的一些因素设置。针对大数据下城市中发生高线损与负线损的情况,以及对会同时出现上下网的小水电分布式电源等因素进行了设置,避免对线损计算产生影响。
2.2建立健全疑似问题闭环处理机制,实现配网线损监测分析过程管控
通过自动筛选和监测两种形式分析线损异动数据,对线损异动进行评价评级,深化分线、分台区线损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线损异常线路、台区,派发异动核查工作单,建立省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供电所4级联动疑似问题闭环处理机制,加强与营销、运检部门横向协同,针对监测工作中发现的用电采集、责任落实、基础档案、小水电管理、反窃查违、抄表管理、计量管理、专线管理等问题发送异动核查工单,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查找异动原因、处理异动情况,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针对线损异常线路、台区开展典型案例分析和现场核查,查找线损异常原因,对业务部门同期线损工作的协同、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验证核查和协同工作考核评价,以点带面促进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结语
在采用配网同期线损监测后,利用其实时检测与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移动后向有关单位发送异动核查工作单,使各个部门尤其是营销、运检部门之间的合作,并对经典异动原因进行分析、勘察,并进行总结,预防下次同类问题的出现。同时,通过对终端数据的关联检测推进采集,有效提升了该模型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沛,吴潇雨,等.大数据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综述[J].大科技,2015(02):34~35.
[2]钟清,孙闻,等.主动配电网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和发电预测[J].2014(04):78~79.
论文作者:严荣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线损论文; 同期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模型论文; 网线论文; 异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