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_经济论文

新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_经济论文

新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报业论文,发展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国报业走过了46年的不平凡历程。这是光辉夺目的46年,又是艰苦曲折的46年。新中国报纸记载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业绩,成为共和国46年光辉历史的忠实记录。

新中国报纸事业在46年的历程中,开始和完成了四个转变:从战争时期到和平时期的转变,开创了人民报纸事业的新纪元;从单一的机关报类型向多类型报纸的转变,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从单一办报向加强经营管理的转变,一批报社开始走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从以政治宣传为主向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转变,报纸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报道媒介。

人民报纸事业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报纸事业是在继承解放区报纸事业和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新闻事业传统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报纸约有700余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报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党报的优良传统,培养出一大批新闻干部。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新闻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冒着生命的危险,冲破反动派的新闻管制,向人民群众报道革命信息,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到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大反攻,一批又一批城市相继解放,随军进入城市的新闻工作者与原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相汇合,创办了人民自己的报纸,组成了新中国报纸工作的基本队伍。华北重镇石家庄解放后,立即创办了《新石门日报》,这是关内的第一家大中城市报纸。此后,南京《新华日报》、上海《解放日报》、武汉《长江日报》、西安《群众日报》、天津《天津日报》、济南《大众日报》等大中城市报纸纷纷创刊。《东北日报》早在1948年由哈尔滨迁沈阳出版。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的上海《新民报》、《文汇报》等报迅速复刊。当1949年新政治协商筹备会议在北平开幕后,中国民主同盟主办的《光明日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工人日报》相继创刊,中共中央把华北《人民日报》定为中央机关报。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国报纸事业系统的骨干已经形成。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报业完成了从战争时期到和平时期的伟大转变,开创了人民报纸事业的新纪元。

在40年的发展历程里,我国报业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50年到1957年,这是新中国报纸在清理、接管旧中国报业基础上开始发展的时期。在1950年2月,全国报纸共281家,其中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140家,每期发行总数230万份。在全国各种报纸中,日报144家,双日刊13家,3日刊20家,5日刊14家,周刊21家,其他刊期的69家。从报纸所有制看,国营报纸116家,人民团体报纸58家,私营55家,部队33家,其它18家。为了顺利地接管旧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共中央规定了明确政策,坚持保护人民言论出版自由,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采取既严肃又慎重的态度,按照各报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报纸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对于各民主党派的报纸予以保护,对私人经营的报纸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如上海《大公报》内部有进步力量并在著名报人王芸生的带动下转向人民,政府允许继续出版。北平《世界日报》坚持刊登反动新闻,被军管会接管。对旧中国留下的外国报纸,没有采取直接封闭政策,而是视其对人民的态度决定是否准于活动。到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文教委员会关于“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一些私营报纸实行了公私合营,一些民营报纸因为不同原因而停办,一些公私合营报纸改为国营报纸。1952年全国邮发报纸236家,至1955年报纸略有增加。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到1957年报纸在两年中增加到1325家。

1958年到1959年是报业骤然大发展的时期。在1958年全国报纸发展到1776家。报纸在大跃进的浮夸风中匆匆上马,又为浮夸风推波助澜。报纸发展过快,缺少必要的条件,没有巩固的经济基础,以后报纸大幅度下跌成为必然趋势。

1960年到1965年是我国经济由困难到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报纸从调整充实到稳步发展的时期。在3年困难时期,全国报纸在1962年压缩到308家。国民经济恢复后,报纸有所增加,到1965年增至413家,每期发行总数达2784.8万份。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对报业造成极大摧残的时期。这个时期大量报纸被迫停刊,党报的优良传统被破坏,全国报纸“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当时一些报纸成为打击迫害群众和干部,推行反革命路线的工具。到1976年全国报纸只有236家,但每期发行总数为4403.1万份。

1976年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报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品种繁多的报纸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创刊。自1980年1月1日至1985年3月1日,全国报纸基本情况调查表明,平均每一天半有一家新的报纸问世。1985年全国邮发和非邮发报纸共2191家,每期发行总数为20722万份,分别是建国初期邮发报纸总数的15.65倍,每期发行总数的90.09倍。在这些报纸中,日报227家,占10.36%;非日报1964家,占89.64%。按报纸期发总数计算,全国平均每5人拥有一份报纸。每千人拥有日报量40份,日报后来有所增加,至1987年全国日报255家,每千人拥有日报量49份。

1987年,为了提高报纸质量,使报纸布局合理,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全国报纸重新办理登记,当年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1482家,期发总数18600万份。截止1988年底,全国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1628家,期发总数13780万份。到1989年全国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1576家,期发总数15288万份。除公开发行的报纸外,还有大批办理了内部准印证的报纸,在厂矿企业或一定范围内发行。目前登记内部发行的报纸数目可观,据1989年对27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共4014家。1989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发出通知,新闻出版署根据通知的精神布署了压缩整顿工作,强调关键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目的最终是要促进报业更健康地发展。

随着报纸事业的日益壮大,我国已建立起一支宏大的报业队伍。据1985年统计,全国报社的从业人员已达103223名,比1983年初增加了58.27%。在报业从业人员中,编辑、记者41900名,占总人数的40.6%;行政管理人员13762名,占13.3%;印刷人员44308人,占42.9%;从事多种经营人员3253名,占3.2%,这是一支政治上可以信赖、业务上有一定素养,有实践经验的新闻报道主力军。但是,报业队伍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培养人才的速度还要加快,这样才能跟上报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中国报纸的道路表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报纸事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报纸要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同时报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离开经济水平不可能使报纸事业巩固发展。1958年报纸的急骤增长以及其后的猛然下跌就是典型的例证。报纸又是政治的晴雨表,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自己根本的任务,它的发展与政治密切相关,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是社会主义报纸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文化大革命”时期报纸事业的衰败没落,近十年报纸事业的繁荣,以至我国报纸数量、期发总数历年变化描绘出的发展、下降、曲折、发展的轨迹,有力地从反面和正面证明了社会主义报纸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休戚与共的发展规律。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条根本经验、自觉地促进我国报纸事业的健康成长。

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

近10年来,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报纸发展得最快,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在我国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我国报纸在五、六十年代基本形成的机关报模式的单一报纸的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代中国报坛开始形成了一个以共产党机关报为主导的多品种、多层次、多语种、多特色的社会主义报业结构。在报纸的群体里,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方性的;既有综合性的,又有专业性的;既有报道时事政治性的,又有报道学术性的。据1987年底统计,全国正式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482家,其中全国性报纸132家,占报纸总数的8.9%;中国共产党机关报426家(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关报35家,地、市机关报330家,县、市机关报61家),占28.74%;早报、晚报34家,占2.29%;政协报14家,占0.94%;工人报18家,占1.21%;农民报37家,占2.49%;青年报20家,占1.35%;少年报30家,占2.02%;妇女报3家,占0.2%;老年报12家,占0.81%;侨务报6家,占0.4%;经济报119家,占8.03%;政法报59家,占3.98%;教育报59家,占3.98%;体育报13家,占0.88%;科技报107家,占7.22%;文化艺术报54家,占3.64%;人口、卫生、医药报46家,占3.1%;环境保护报9家,占0.61%;社会、生活报26家,占1.75%;广播电视报61家,占4.11%;书讯报16家,占1.08%;文摘报18家,占1.21%;行业报92家,占6.2%;企业报58家,占3.91%;高校校报3家,占0.2%;军队报10家,占0.67%。各类不同功能的报纸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报纸体系,而每一类报纸又适应不同读者需要形成丰富的层次。

我国报纸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报纸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总方针下,各种报纸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在内容、专业、地域上各有分工,风格各异。不同类型的报纸注意自己的读者的需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具体生动地宣传报道党的方针政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民主党派的机关报注意充分反映民主党派人士的活动和意见;经济报纸集中报道经济新闻;群众团体的报纸更加注重反映群众的活动、愿望和要求;信息报重在提供丰富的信息;各家晚报则主要提供人们爱看的社会新闻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新闻和娱乐活动。各种报纸相互配合,互相补充,互相竞争,以千姿百态的生动形式实现着自己的社会功能,五彩缤纷地展现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社会风貌。

我国当代报纸用多种民族文字出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注意培养少数民族的新闻干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全国报纸95.2%用汉文字出版,4.5%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据1989年统计,我国少数民族报纸已有76家,用13种文字出版,分布于11个省、自治区。这13种少数民族文字是: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傣文、傈僳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彝文、景颇文、壮文、纳西文。这些报纸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民族特色鲜明,深受少数民族读者的欢迎。

我国注意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发展外向性报纸。除50年代以各种外国文字出版的《中国建设》、《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等刊物继续向国外发行外,1981年创办了英文版《中国日报》,被外国读者誉为了解中国的窗口。向外国发行的报纸不断增加,在1986年已有269家报纸向国外发行。一些报纸还创办了英文版对外发行,如《中国环境报》、《中国旅游报》等。

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

在报业的发展中,经营管理很早就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把报纸比作一架马车,那么报纸编采工作和经营管理则是不可缺少的两大巨轮。但是在建国以后的30多年,国家对报社基本上实行供给制、财政补贴制,没有在报业经营方面下功夫。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这种完全靠财政补贴的办法越来越不适应,不仅影响了报业的发展,而且使一些报纸的生存产生了危机。1978年以后,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报业经营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从以往的单纯办报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很多报社一改过去完全躺在国家身上靠供给、靠补贴的做法,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过去靠财政拿钱办报,报社的领导集中力量抓报纸,经营管理基本上由后勤、经理部门来抓,主要任务是报纸印刷以及后勤工作。现在很多报社领导加强了对经营管理的领导,报社领导分工合作,既抓好办报,又抓好经营管理。报社经营管理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报纸的印刷和后勤转向全面强化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为报纸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认识上的提高使经营管理在报社提高了地位,报业管理工作纳入了报社重要议事日程。经营管理在很多报社突破了原来的狭小范围,在几年间有了迅速的发展,一批报纸不过问广告的历史已结束,普遍刊登广告,广告收入已成为报社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信息资源开始引起重视,不少报社为社会开展信息咨询活动。信息资源虽然刚刚开发,但已成为很多人重视的重大财源。在不很遥远的将来,报社的主要财源将不是广告,不是多种经营,而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

发挥报社人才和出版的优势,编辑出版其他报纸,一些具有条件的报社还创办了杂志。据1985年对1776家报纸统计,已有125家报社办有所属报纸,83家报社还办有杂志。

开展报纸自办发行业务,加强报纸零售工作。根据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全国报纸一直统一交邮局发行。由于报纸的品种和数量的飞跃发展,报纸自办发行,在几年间有迅速的发展。

各报社经营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增加报社收入。从前报社印刷厂基本不揽外活,印完报纸就停工。近年来,报社在及时完成出版任务的情况下,尽量承揽社会上的印刷任务。不少报社利用报社的摄影洗印设备,开设图片扩印服务项目。

二、开展信息服务,发展广告业务。报社发行的主渠道,已不能满足报纸发行的需要。从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自办发行起,到1987年已有503家报纸自办发行,其中部分由于印数小,一直是自办发行。自办发行减轻了邮局的负担,缩短了投递时间,提高了投递质量,增加了发行数量,增加了报社的收入。

三、开展以报为主的多种经营活动。报社开展的经营活动,多与新闻事业有密切关系。报社从自己的特点出发,逐步开展经营活动。早在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已办经济实体的报社有188家,从事经营的人员2500多人,占报社人数的2.9%。

报社在经营中,不少报社推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对有利润的经营部门实行经营承包,超额完成任务后利润按比例留成。对经营亏损的部门实行亏损包干,超亏不补,减亏分成。而对非经营部门,不实行承包,坚持社会效益第一,集中力量办好报纸。

报社加强经营管理后,健全了规章制度,建立了管理体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在经营中增强了创收能力。据1988年对北京、湖北、广东、山西、青海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家报纸调查统计,已经开展多种经营的报纸有95家,占54%,没有开展多种经营的报纸74家,占43%,正在筹备开展经营活动的报纸6家,约占3.5%。报社靠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报社职工靠在报社身上吃大锅饭的情况开始发生可喜变化。一部分在经营活动中起步早的报社,增强了报纸自我发展能力,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国家负担,同时改善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部分报社的地方财政补贴加上多种经营收入后,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而没有开展多种经营活动的报社,因纸张价格猛涨、发行费率、印刷成本提高,经济相当困难。但是总的来说,报社经营管理形势好,很有成绩,标志着报社经营管理在改革开放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88年全国报社经营管理先进报社的评选活动是对这几年工作的很好总结。经过认真评议,大连日报、四川日报、湖北日报、解放日报被评选为经营管理先进报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天津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广州日报、洛阳日报、成都晚报、烟台日报、黑龙江日报等27家报社分别被评选为报纸印刷、广告管理、发行管理、纸张消耗、技术进步、多种经营、安全生产七个项目中一至三项优秀奖。

报业经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报业经营的两个效益都有一个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为了加强管理,引导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健康地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88年3月16日制定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同年5月25日新闻出版署经协商征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又印发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的几点说明》。这两个文件对目前报社开展经营活动作了具体规定,允许报社“根据有关规定和本身的条件,发挥其联系面广以及信息、人才、技术、知识、设备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国家政策允许的、本身业务有关的信服务和经营活动”。规定及其说明,为报社开展经营活动提出了政策依据,在报界反响很大,对报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几年报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报社开辟了财源,而且在经营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逐渐使人们认清报业经营的性质。报社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工商企业,报社是宣传报道的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国家要求它搞好经营管理的同时,又要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对报社经营的管理不能照搬工商企业的办法,而要制定一套适于文化发展需要的经济政策。如果要求报社完全像企业那样经营,工资、福利、奖金等要自己解决,必然导致单纯追求利润。对报社经营的税收,不能报社日子好过就征税,不好过就补贴。不论报社内部经营机制还是对报社经营税收的调节,都要规定符合办好报纸、具有报社特点的具体政策,这样才能以经营管理促进办好报纸,保证报纸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确定报社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报纸事业。努力搞好经营管理,但不忘办报为本。要做到抓钱为办报,把钱用到发展报纸方面。在经营上,既要认识抓钱的重要,更要明确抓钱的目的。再次,要以报为主,多种经营。办报是报社的主要任务,经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办好报纸。要分清主次,不能主次不分,以至于主次倒置。要在集中精力保证办报的前提下,下功夫开展好其他经营。最后,要划清办报和经营的界限,恰当处理办报和经营的关系。经营是为了办报,但经营和办报纸本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要在财政上分级核算统一管理,而在编制上保证互不介入。在报社的工作系统中,分为编辑部和经理部两大系统,有人专门办报,有人专门抓钱,不得兼而有之。一定划清这条界限,从制度上保证办报的不去抓钱,抓钱的不插手办报。坚决做到限制编辑、记者参加经营活动,不搞有偿新闻,不得出卖版面,不搞新闻广告,报社的经营机制在由单一、封闭和靠国家财政包干补贴变为多功能、开放,逐步过渡到减少补贴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历史性转折中,正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以便探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报业的新路。

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报纸的主旋律

中国报业经过长期探索、发展,在报道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报业一个更伟大的转变。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为新中国新闻工作规定了基本方针和基本任务。他在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的各项工作,包括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是代表党中央为我国新闻工作确定的正确方针,有力地推动了报纸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后来错误政治运动的干扰,这一方针未能很好地坚持贯彻执行。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报纸工作才真正开始实现从宣传政治为主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报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报纸的主旋律。我国的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以及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我国报纸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深刻变化,为报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报纸也在不断探索自身的改革。近年来报纸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报纸注重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导向作用。报纸既满腔热情地报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成就、新创造、新经验、新人新事,也对存在的问题展开批评、对消极丑恶的现象进行揭露。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报道,最终目的给人以力量、勇气和信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突出经济报道。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向经济工作的转移,报纸也把经济报道放在重要地位。不仅综合性报纸把经济报道作为重要内容,而且创办了各类经济报纸。在众多的经济报纸中,既有发布宏观经济信息和报道经济政策、法令的全国性经济报纸,又有发布微观经济信息、沟通产供销渠道的地方性经济报纸;既有以对内搞活为己任的经济报纸,又有对外开放服务的经济报纸;既有反映不同经济领域活动的行业报纸和企业报纸,又有大胆探索经济理论的报纸。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过程中,除各类报纸经常刊登广告外,又有一批广告信息报先后创刊。为发展区域性经济,还出现了一批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为主要任务的区域性经济报纸。综合性的各级党报以及工人报、农民报、青年报等报纸,也都把经济报道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报道的信息量。报纸重视广大读者普遍关注的新闻,注意反映群众的生活和要求,代表群众讲话,在广大群众同党、政府之间,在各部分人民群众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努力使新闻真实、新鲜、短小、活泼,反映视野广泛,报道面不断扩大,除了大量的政治、经济信息外,报道内容还包括文化、体育、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受读者欢迎的社会新闻不断增加。国际新闻受到重视,成为广大城乡读者爱看的新闻。重视对预测信息、动态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报道,使常见的单纯反映事件结果的报告式新闻,逐渐地发展和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报道、分析,事后联系反馈的多层次、多角度、多品种、多体裁的逐步报道全过程的新闻。

四、正确实行舆论监督。报纸通过公开报道、开展批评、建议、讨论等方式,使群众参与国家大事,对党和国家的公职人员及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监督。吸引群众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是我们国家报纸的一个优良传统。近十年来,这一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对党政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和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已经成为报纸的经常内容。反映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占据了报纸的重要位置。对学术观点和文化艺术的不同见解的争鸣和各种问题的讨论日益活跃。群众来信受到报纸的普遍重视。我国报纸真正成为反映群众意见、推动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

五、增强服务性。报纸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成为群众赞誉的政策顾问、科技参谋、生活向导。报纸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尽可能使报纸的指导性与现实的服务性结合起来,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出现了以服务为目的、深受读者欢迎的新颖的报道体裁。报纸通过服务性报道,在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中间搭起了联系的桥梁,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许多报纸设置了经济、科技咨询义务服务专栏,为生产单位和个体生产者送经验,送办法,送技术,开辟致富的新门路,还有不少报纸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及时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答疑解难。在学习、工作、文化娱乐、日常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报纸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服务性新闻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适应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当代中国报纸在发展上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在当代中国报纸事业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和喉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报纸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党委机关报在新闻改革中加强了舆论引导,增加了信息量,更加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报调查,《人民日报》的读者在北京市和江苏省的读者中占的比例分别为47.6%和37.1%。《浙江日报》和《新华日报》的读者在本省读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9%和78.9%。党报的发行量比较稳定,影响很大,在全国报纸总发行量中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党报的期发数为2779万份,比1980年增加6%。此后,从1985年至1988年党报期发总数一直稳定在2800万份左右。1988年共产党机关报407家,占全国公开发行报纸总数的25%,期发总数占全国报纸期发总数的17.33%。党报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努力提高质量,突出党报的优势,才能更加充分地在政治思想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专业性报纸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报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大特点。经济类报纸、科技类报纸、教育类报纸、政法类报纸等专业报纸成为我国报业的重要力量。琳琅满目的经济报成为促进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大量科技报主要面向农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参谋。这些报纸很受农民欢迎,有些报纸期发一、二百万份之多。为了培养成一代新人,创办了适合青少年发展各个时期的教育类报纸。政法报以法制报发展最快,是拥有广泛读者的报纸。

第三、报纸适合读者对象和地域的需要,对象报、地区报蓬勃发展。对象报不仅品种增加,发行数量也不断增加。少年儿童报、青年报、老年报、妇女报、工人报、农民报、侨报等对象报,各为某一特定的读者阶层而创办,注重报道自己的读者关心的新闻。地区性报纸也由于自己的接近性,在一定区域吸引着更广泛的读者,在一些大报的发行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发行量不断上升。以1980年至1984年的地、市、州、盟及县报为例,期发数除1981年下降外,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1984年比1980年增加74.42%。从1985年至1989年,在不少大报的发行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地、市、州、盟及县、市报纸的发行量都有所上升,期发总数保持在1000万份以上,这说明报纸在地域上的合理分工是报纸发展的必然,一般报纸不是覆盖面越大越好,而是对自己的读者越近越好。各地区都需要地域、经济、文化、生活更加接近的报纸。地、市、州、盟的人力、物力比较雄厚,这一类的地区报纸近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重视对象报、地域报的发展,这是建设我国报纸结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四、生活类报纸的出现使报纸更好地反映群众生活,更多地为群众生活服务,显示着我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些报纸的内容几乎囊括了生产劳动、工作之余的整个生活,以生动的事实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传播新鲜有趣的渊博知识,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近十年来,随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随着从封闭走向开放搞活,新闻改革使我国报业充满了生机,报纸正在从以党报为主开始走向以党报为主导的多品种、多层次、多语种、多特色的报业结构;从以单向传播为主走向多向传播;从侧重于宣传功能发展为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宣传政策、传播知识、提供商品信息、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从单一的办报开始走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在新闻改革中,我们既有对优良传统的发展,又有许多创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纸事业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标签:;  ;  ;  

新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