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让学生实现应知应会基本知识的有效掌握,还应当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在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规律探寻、定理应用、问题解决中实现发散思维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学生 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
一、以开放性问题探索为载体,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在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开放性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在开放性问题中很多时候问题解答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有的在条件上较为开放,有的则变现为开放性的过程与结论,那么在这一类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就能够为学生搭建开放空间,将学生在思维上的独创性、广阔性、变通性与流畅性充分发挥出来。
以开放策略引领学生进入思维发散空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判断与推理是其中的常用方法,教师应当强化学生这一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周密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物理习题解决中更好地推断推理,学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处理。比如,在进行密度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一个千秋的体积为90立方厘米,其质量为216千克,那么请对于该铅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进行判断?这一问题就能够引导学生寻求多种方法、寻找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借助密度比较、质量比较和体积比较等方面进行答案求解。
以开放条件强化学生思维变通性与流畅性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进入到思维定势之中,造成思维呆板、单一,基于此,教师应当精心选择一些题设条件可以变化的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思维障碍进行克服,让学生突破思维固化的藩篱,达到灵活多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流畅性充分激发和提升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小明坐在一辆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然后抛下一个物块,那么物块应当落在什么地方?教师还可以将题目中直线改为向右转或者向左转,也可以将题目中的匀速去掉,或者改为加速、减速等,此时物块应当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习题条件改变,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认真思考和分析结果,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更加发散。
二、以问题导引为切入,强化学生聚合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
聚合思维主要指的是在同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种不同方式进行求解,并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多种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之间是相逆的,一个是从一点到多点,而另一个则是从多点向一点上进行综合,在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对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也是极为有益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寻找更多的个性化方法或创新性思维,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变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努力将学生存在的思维定式挖掘出来,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突破,一方面要强化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多思、多想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借助多样的物理现象和丰富的物理实践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化,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充分锻炼。比如,在进行质量相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一千克纸与一千克铁哪一个更重?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争论、思维的碰撞之中对问题的条件予以充分关注,并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与结果的比较。在进行合力与分力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讲解给学生,在学生难以厘清时,教师可以从反向进行切入,让学生从分力学学起,然后再综合到一起,这样能够强化学生思维矛盾的解决,同时正反向结合讲解能够强化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这样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益的。
三、以思维导图的运用为手段,强化学生独创性和灵活性思维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往往会受到一定局限,在进行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思考中往往是割裂开来的,难以将所学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有机组合、统一起来,实现物理综合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基于此,教师要强化学生开放眼光的锻造、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且尽可能地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零散、琐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知识总结课,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首先列出最核心的“主题”并将其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央,主题可以是图像,更多的则是关键字,再由主题逐步延伸和拓展到“次主题”,并以此为框架进行更多细致概念和要点的罗列,在要点的呈现和展示中也要尽可能地提炼其关键字,确保与次要主题在内容上相互连接。要强化学生联想思维培养。比如,在“光”一章节教学完成后,让学生思考该章节的内容,此时学生有的想到光的反射、有的学生想到光的直线传播,有的想到光的折射,有的想到光的色散以及看不见的光等内容,这样就实现了物理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多个对象放到一起进行思维的总结和归纳,其主要特点在于更好地呈现内容的本质与规律,而且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分门别类的,这样有助于提升思维导图的条理性和清晰性。在思维导图的构建和梳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其与主题或者次要主题的相互联系和对比关系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其中每一种关系都是一条主线,这样能够带来更清晰的脉络、更发散的思维、更准确的描绘。通过经常性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梳理、归纳知识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纵横交叉的立体化物理知识体系与核心素养。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强化对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思维更加开放、发散。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开放性问题探索为载体,以探究性问题导引为切入,以思维导图的运用为手段,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中积极尝试多种思维、探索多种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学生物理发散思维的持续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2).
[2]刘廷军.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3(4).
[3]王祖东.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2016(10).
[4]雷正春.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3).
论文作者:黄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