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机制研究
张丽玲1卢穗华2林丹霞1
(1.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 内地民族生招收的学生学习层次不同,而医务工作者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较多,针对职业类医学院校两年在校一年实习的教育模式,还有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的规律,要求民族生的德育教育要采用分层式和渐进式。本文认为,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德育工作,培养民族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首先,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德育目标、学生学习特点。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形成学校、家庭、医药企业合力办学的模式。
[关键词] 民族生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教育
医学院校的德育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制订的,按照院校三年的培养目标层层递进,德育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在各个学年、学期目标中,课堂教学与校园社团活动形成课内外网络,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医院和医药企业的见习、实践体现了职业类医学院校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的特点。内地民族生招收的学生学习层次不同,而医务工作者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较多,笔者将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德育工作,让民族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订立个性化的德育目标和计划 形成阶段性教育的有效衔接
1.1 树立目标 明确方向 提升素质
德育教育的阶段性,以学生年级作为划分点,从一年级的新生成长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起始阶段,要求学生树立目标,明确方向,提升素质能力,着重打好职业类医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导向性,明确医学发展的角色定位。
1.2 强化训练 巩固知识 加强技能
二年级是医学生职业目标发展的阶段,职业类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基本采用“2+1”的教育,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第二年作为三年级顶岗实习的转折期。要求学生强化训练,巩固知识,加强专业技能,着重强化职业类医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加强专业性和技能性的培养。
总而言之,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是创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实践,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高职数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数学建模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逐渐深入研究,可以看出数学建模思想在提高职高的学生数学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3 更新观念 转换角色 发展素养
三年级是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关键期,从书本的知识学习到岗位的实际操作,学生要适应角色发展的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要求学生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发展职业素养,着重强调学生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实现医学生的角色转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校园文明礼仪中树立新风尚。组织民族生学习《医学生手册》,增强民族生法律意识和校风校纪意识,进行医学生形象大讨论,开展最美校园、最感人公益微视频等活动,强化民族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建设积极向上的学风、医风。
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根本指向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培养民族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主要是指医学生在习得间接性专业知识外,他们还从潜在的人文环境,如学校的传统文化、教师教学特色等受到影响,从而引导民族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院系的文化长廊、班级文明、寝室文化等因素都具有思想引导和文化熏陶功能。
一出门,丁香就给权筝打电话避开一切与自杀相关的敏感话题,直接切入“结婚”。她要求权筝别人说什么都别想,就问问自己对何东的感觉,他是不是比较接近你条件的男人?权筝想了一下说是,我长的不美,傻博一个,还不会持家,能找到他这样的,很满意。丁香就说,那还等什么?女人是性别上的弱势群体,八十岁的男人还能传种接代呢,八十岁的女人你试试?
2.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校园宣传阵地
党团组织建设和社团文化在医学生的日常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校园党团组织建设以“民族团结幸福花,情同手足红旗飘”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梦圆家乡·大美中华”手抄报比赛,“民族一家·感恩你我”感恩卡制作比赛,“中华民族全家福”宣传报设计比赛,“我们的祖国”纪念建党周年系列活动,“青春五四·白衣梦圆”纪念五四青春诗会,“医者仁心,健康护航”心理情景剧大赛、“为医不悔”学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组织民族生定期在校园和社区内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和睦、亲情、祥和”的团圆氛围,充分表达民族生“求发展,谋幸福”的心愿以及同心同德共筑白衣梦的信心和决心。
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制度文化新风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导基》虽然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以浅层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但应对筛选性资格考试,学习与记忆起来还是有点枯燥,并容易混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立体化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不再单一,可以激起学生们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学习中。
2.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党团文化旗帜
在图书馆、校园运动场、课室建立风格各异的文化角悬挂医学名人塑像和警世名言,宣传科学求真求知精神,用校史展宣传学校发展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通过校史的展览,使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优良传统。
3 形成学校-家庭-医药企业合力办学的模式
医德医风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医学生的职业特点,特别是医学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的要求,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
3.1 搭建合作平台——多形式共享德育资源
整合优势资源在于合力办学,包括学校、家庭、医药企业的协调配合。医学生三年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阶段性从入学开始,三方形成共同目标,对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的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袋。医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学风医风建设、社团工作与管理是学生德育档案袋的主要内容。在家校合作方面,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回执卡、家访、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形式,通过工作简报、电话回访和记录表等活动方法建立沟通与联系,医学院校及时将医学生的专业要求、素质目标、职业方向告之家长,还可以利用好的家庭教育资源运用在德育工作上,如家长提供的家风家规。医学生的培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叠加影响的过程,三方合力,特别在校园文化长廊、信息网站、宣传墙、公众微信、班级博客、腾讯QQ等平台,多形式共享德育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家长、医药企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台上开展生动的专题德育活动,及时反馈教育效果。
3.2 工学结合——多途径引导就业和升学
医学院校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医学生除了掌握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医学专业理论外,还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民族生除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操作之外,他们还要真实地接触病患进行临床实践。这有利于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又能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就业升学奠定基础。所以,让学生到医院、医药企业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与就业升学相结合。到医药企业见习、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医药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给专业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活力。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医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践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发现专业的价值,体会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责任心。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德育工作,引导民族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发展中对医学类民族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涂晓琴,陈杏冰.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类医学德育体系构建刍议[J].职教通讯,2012(8):70-72.
[2]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一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132-139.
[3] 李洋.德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困境与突破[J].学理论,2013(8:上):194-195.
[4] 钱昌照.民族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蕴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32-134.
[5] 林韧卒,高军.基于项目化教学视角的高职德育创新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100-102.
[6] 常佩雯.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2):33-35.
(备注:卢穗华为通讯作者。)
标签:民族生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