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12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建筑工程由于质量问题而见诸于报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人们也愈发关注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有效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手段。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质量可靠性,提升其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实践中若能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强其质量监督管理,则能实现其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使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增强建筑工程质量可靠性,使其长期实践中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2)有利于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增强其工作落实效果。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施工企业及人员能够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加强其质量监督管理,则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运用更具科学性,最终达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优化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提供支持,进而增强其工作落实效果。(3)有利于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同因素的客观存在,可能会给工程建设中埋下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若能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则有利于找出其施工中安全隐患处理所需的对策,使得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进而增加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结构上的问题出现,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此类问题的出现,通常都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不充分所造成的。而无法对于建筑工程进行充分的管理,也是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所导致的,而这个问题则是当前我国建筑管理中普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当前建筑企业仍旧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也就是重施工技术,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都导致没有完善工程管理体系的意识,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2.2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于其监管力度,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违规操作的发生,也可以避免贪污腐败情况的出现。但在对具体的工程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的建筑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就算有也通常都是其管理人员代替的,仅仅是为了应付所开设的岗位,导致监管机制对工程管理的作用也丧失了。并且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较为明确的问责机制。有些问题经过监管部门进行提出时,很多责任人为了不承担责任,故意的进行推诿,最终导致问题的无法解决,导致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2.3施工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对于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把关不严格,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设计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不到位,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复查,极易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建筑单位没有完善的惩罚制度,这就导致部分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对自身的建筑行为缺乏自觉性和有序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相关管理人员作为建筑管理工作有效展开的重要主体,其也直接的决定了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当前,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都是在建筑企业的基层中进行选拔的,或者就是在外招聘的。这些人员普遍的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经验不丰富的缺陷,使用这类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就必然会降低其管理的有效性。其实另一方面,使用不具备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体现了出当前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不重视,正是因为这样的不重视,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策略
3.1完善监督管理政策制度
首先需要从管理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层面加以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确保严格贯彻与落实,以便于实际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①健全建筑许可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只有申领了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才可以进行施工,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顺畅。②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得以执行,并保证招标投标过程的公平性与公开性,避免“围标”“卖标”的情况产生,确保中标企业拥有合理的施工方案与完善的施工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环境的良好,同时也能够改善质量监督管理环境。③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对施工现场的干部职工行为活动加以约束,以避免有损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
3.2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从施工准备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与竣工验收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对各种准备工作与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管理与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施工阶段,对实际需要投入使用的各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都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从材料选购到材料进场都进行完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并加强建筑施工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施工设备不会在外部环境或人为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与性能问题。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抽查与检测,确定检测项目、实践与检测人员等,确保质量检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此外,还可以按照施工层次构建系统性的质量监管程序,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等;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线工程与检验批次等。同时确保每一层次之间符合施工工序的具体要求,将大的质量监督管理目标细分为小的质量监督管理任务,以此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强对于现场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训,是质量监管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之一,应当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质量监管培训内容,例如就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而言,专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质量管理与检测方法上面;现场的技术人员则需要培训其质量监督与管理理论、质量控制标准与施工技术规范等,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从职业素养培训而言,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质量管理与控制理念植入到工作人员心中,并敦促工作人员加以落实。同时,也需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任务明确落实到每个岗位上,确保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认知自身在质量监管方面的任务与职责,有效约束其活动与行为,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可以快速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避免由此产生更大损失。
4结论
综上所述,实践中若能加强这些对策使用,则能实现建筑工程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并丰富其质量监管工作内容,满足其质量问题处理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其施工情况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重视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使用,且在适用性良好的对策作用下,处理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使得其实践中的安全性能得以优化。
参考文献
[1]吴统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7(36):53-54.
[2]伍平生.现阶段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J].江西建材,2017(24):252+251.
[3]淦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24):282+284.
[4]刘文斌.建筑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改革[J].低碳世界,2017(36):228-229.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