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奋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伟论文,蓝图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的北京,春风送暖,百花初绽。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在这里闭幕了。在这两个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图兴国大业,又一次充分体现了“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精神。会议最大的收获,就是讨论、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实现了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衔接,具体贯彻、体现了《建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个伟大里程碑。《纲要》的出台,是我们国家发展史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热烈祝贺“两会”的圆满成功和《纲要》的胜利诞生!
从1996年到2010年的15年,是跨世纪的15年。这个时期跨越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两个发展阶段,因而这是一个特殊的、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乃至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怎样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或者说如何衡量工作的成败得失呢?《纲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值此世纪交替之际,展望全球,许多国家都在考虑进入21世纪的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强有力的执政党,作为一个对人民利益极端负责任的政府,党中央、国务院早就开始谋划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问题。从《建议》到《纲要》,由党的决议变成政府的决策,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变成了国家的意志,全民的意志,这充分显示出全党、全国上下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念和广泛共识,也昭示了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光明前途。
《纲要》是我们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综观国际国内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既有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善于把握机遇,抓紧和利用好机遇,发展自己,把经济搞上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按照我国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原定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提前于“八五”期末实现。根据这一情况,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要》把这一奋斗目标具体地落实到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阶段性目标或指标上,它们既宏伟远大、鼓舞人心,又是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只要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努力进取,一条一条地落实好《纲要》,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样,也就可以为到下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创出新的局面。
《纲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根本指针,依据《建议》的基本思路,立足国情,放眼全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计划5年,规划15年, 从而把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放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可供依循的现实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质技术基础还不够雄厚。在中长期的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突出的是人口和就业的压力较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还面临两个国际压力:一个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有优势的压力,一个是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这些压力将会牵制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已有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大踏步前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正是中央制定和实施《纲要》的更深刻的意义所在。《纲要》实现之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将会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亦将取得明显进展。到那时,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就可以在进入21世纪时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大舞台上取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地位,并且能够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落实《纲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和动员全体人民,坚定必胜的信心。思想上、理论上的统一,是行动上步调一致的前提和保证。邓小平理论和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经受住了近20年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经受住了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引导我们民族走向振兴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胜利前进的正确路线。实践也已经证明,党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是新时期保证我们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正确方针。这“三个基本”,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统一的基础,信心的依托,力量的源泉。五中全会的《建议》和这次“两会”讨论通过的《纲要》,正是贯彻“三个基本”的产物。当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不动摇,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纲要》的落实。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要讲政治。我们要用政治的眼光、观点来看待落实好《纲要》这件事。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这次“两会”的精神,研究部署实施《纲要》作为目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三个基本”的指导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同政治、经济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认真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今后15年,改革、发展、稳定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处理好三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发展要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改革要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都会引起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必须高度重视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实现《纲要》所确定的今后5年和15年奋斗目标, 必须在整个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效益的路子,因而难以摆脱明显的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困扰。改革以来,我们力图解决这个问题,反复强调要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路子。然而在缺乏市场机制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要根本改变粗放经营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把两个转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刻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九五”一开头,我们就要紧紧围绕“两个转变”来安排和开展各方面的工作。要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八五”期间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水平。要注意把握好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增长的趋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注意缓解“瓶颈”的制约,尤其是要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要以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坚持把改革、改组、改造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壮大企业实力,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宏观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之逐步深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国际交流和合作向规范化、高效益方向发展;要坚持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程序,避免增长和发展的畸高畸低、忽冷忽热、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只要我们认真实行两个转变,把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现《纲要》,必须坚持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社会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纲要》是一个关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它把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再一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得物质文明的一时发展。要在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努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大力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在实处,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通过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种形式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各项政治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深入开展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纲要》的实施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化解新旧各种矛盾,调动和依靠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加快健全和完善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而绝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方面,轻视或忽视另一方面,都不利于改革与发展大业。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切实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集中,保证中央能够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办大事;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发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积极性,使之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在共同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要调整好分配关系,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得到兼顾,积极性得以发挥。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切实防止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逐步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我们坚信,有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作保证,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奋发进取,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必定能够在我们的手中变成光辉的现实。2010年到来之际,必将是我们举国高奏《纲要》凯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