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连锁审计”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运用“连锁审计”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运用“链式审计”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链式论文,国有商业银行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链式审计”的定义及内容

“链式审计”,是以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运转模式的审计方法,从“责任”入手,沿“履职”轨迹,围绕决策事项,将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生产链条划分为决策传递链、公文流转链、行政管理链、业务流程链而展开审计,形成相互关联的审计链,得出互为佐证的审计证据,从而丰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全面客观反映审计结论,达到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链式审计”的链条构成,一是“决策传递链”,是以决策人所处的岗位角色为起点进行审计。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肩负着董事会决策执行和授权范围内的决策制定双重职责,在决策传递的多个环节负有责任,按照决策形成、执行到效果的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审计,可以全面评价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决策事项执行的及时性、决策效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公文流转链”,是以公文为载体,从公文的制发与传递方面,对被审计单位制度制定层面和执行效率进行审计。从公文内容获取业务管理和经营决策信息,从收发文的及时性等环节验证被审计单位的决策执行效率。三是“行政管理链”,是从管理角度,对机构设置以及行长职责划分是否科学进行审计。查证部门间和岗位间是否实现制约均衡,是否协调有序、职责清晰,行政管理是否有序高效。四是“业务流程链”,是按照业务条线进行审计,即验证决策执行的最终落实点,验证业务结果和业务风险状况,验证决策效果和风险的管控能力以及被审计机构的运作效率等。

二、“链式审计”的确定依据

一是由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的公司治理架构所确定。按照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体系,各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各级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根据一级法人授权经营,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计划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外汇管理、机构人员管理等管理权限均由总行自上而下层层进行转授。作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各分支机构高管人员,其管理权限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其职责既包括主持本行经营管理工作,也包括组织实施董事会或上级行决议等,对高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应按照其岗位职责范围和决策传递的顺序,沿其履职过程来开展,从管理链条和业务链条同时开展审计,才能得出较为全面的审计结论。

二是由商业银行管理行为模式所确定。在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中,管理层级间、同层级部门间的职责、职能划分是否明确、制约协调机制是否完善,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其行政管理、公文流转、指令发布等具体流程可以判断其管理水平和效率高低。

三是由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模式所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运营按照业务条线运行,实行授权登记制度,各业务条线均有其一定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很多环节涉及权限管理,是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链式审计”的方法运用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从履职入手定思路,从责任入手查问题,从行为入手取证据,从人和事入手做评价”的审计思路,链式审计方法的运用核心应从“责任”入手,即:责任到哪里,审计到哪里,围绕“一条主线”、沿着“两条路径”、把握“三个环节”开展实施,即:以履职过程为主线,沿着决策过程和内部控制机制的两条路径,从决策、执行、效果三个环节充分把握责任的形成及责任界定。

在选择审计的切入点时,由于高管人员的责任事项主要涉及由其直接决策或参与决策的重大事项,因此,链式审计方法应从“决策审计链”开始切入,按照决策从上至下的传递环节进行查证,从决策、执行、效果三个方面判断其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具体运用上应选取被审计对象直接决策或参与决策的重大事项进行实质性验证,主要验证重大决策事项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风险性和效益性,同时结合其业务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对比验证。在重大决策事项样本选择上应以综合分析和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审阅党委会、办公会、贷审会等会议纪要和相关业务经营分析报告、风险分析报告,全面、综合分析被审计行业务发展特点和被审计人履职中的亮点,从宏观层面和治理层面揭示业务经营和发展中的不足,继而较快锁定审计重点。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制贷审会、财审会等决策执行情况调查表,交由被审计行相关部门进行全辖核查,审计人员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将具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审计重点,选取样本。

在实行“行政管理链”审计时,除查阅相关部门职责、岗位分工文件、授权文件外,还要多方面开展访谈,通过与各层级干部员工的分层访谈,从不同层面了解被审计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部门和岗位制约情况、部门间协调情况、廉洁从业情况等。通过对公文流转的审计,则可以比较直观地查证被审计行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审计样本确定后,各条线业务审计应按照“业务流程链”开展,对审计发现问题按照业务环节和授权范围界定责任,在开展业务流程审计之前,应结合其战略方向和业务发展特点,对条线业务进行总体分析把握,做到有的放矢,对发现的问题应分析成因、合理界定责任。

四、“链式审计”的运用条件

一是必须充分利用非现场审计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庞杂,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数据海量,链式审计各链条所涉及环节较多,要想提高审计效率,必须采用计算机审计手段对所需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非现场审计在对经营行进行总体分析,对任职期间数据比对分析、对分管条线业务风险特征分析、对疑点线索提取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是链式审计最为有力的辅助手段。

二是要求项目组织安排有效。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专项审计,在项目组织安排上不能仅按业务类型摆布审计力量,而应侧重经济责任形成的层级和业务,抓住风险和责任的关系,从上到下摆布审计力量,在各级行均要选取一定的审计样本,同时注重选取有代表性的业务和分支行进行延伸审计,保证获取的审计证据能够全面、充分地支撑审计结论,要有一支精业务、懂管理的高素质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三是要严格审计质量控制。“链式审计”要求从审计程序入手,对底稿、证据、报告进行具体规范。在审计程序上实行审计规范化操作,从拟定审计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组织进点会议、执行访谈制度到审计现场进展、汇总报告等审计程序都严格按要求进行;推行审计会审制,特别是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事实和定性进行会审把关;逐步完善底稿要素,把审计事项基本情况、问题发生的责任权限、违规事项描述、风险预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措施和效果、责任界定及依据确定为经济责任审计底稿编制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不断提高综合性和客观性,避免以偏概全,增强责任界定的科学性和总体评价的全面性。

标签:;  ;  ;  ;  ;  ;  ;  ;  ;  ;  

运用“连锁审计”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