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民族工业130年 中国产官学人士共话工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人士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国家经委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会长吕东:素质 结构 体制: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百三十年前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制造总局”诞生了。
一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新式工业也从萌生、发展走向壮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建设,我国工业经济,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前,有关部门正在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展望2010年发展前景,制定“九五”发展规划。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针对我国工业现状,研究制定一个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对于下一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研究制定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有三个重大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一、提高工业整体素质问题
我国工业目前总体上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效益低,这是影响我国工业整体素质的根本原因。
应当指出,由于我国工业原来的基础过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把速度和规模摆在重要地位,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问题就在于,当我国工业已经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以后,面对着国际上剧烈地经济、技术竞争,如果还是沿袭这条粗放经营的路子走下去,势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失去合理利用资源和竞争机制所能达到的最好效益;势必诱发需求膨胀和结构失衡,从而失去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所能得到的最好效益;势必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低,从而失去依靠科技进步所能达到的最好效益;势必助长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从而失去生产力合理布局、地区经济合理分工所能达到的最好效益。
二、调整工业结构问题
保持各种产业的综合平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更新换代,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工业的组织程度,这是工业结构方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滞后,“瓶颈”制约未能根本缓解。二是支柱工业产业未能形成规模经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不能有效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三是某些加工工业规模超过市场容量,能力放空。四是一些具体行业、具体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工业还需要很好解决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问题。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举办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项目,形成有辐射力的工业生长源,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尽快发展起来,是缩小区域差别的一项重大措施。
三、理顺工业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业管理体制,源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经过近几年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无论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实施我国工业发展战略出发,都要求改革现行工业管理体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变。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设置的同时,加强并发挥行业协会一类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它们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行业管理的基础力量,从而建立起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行业组织中介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工业管理体制。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王荣生: 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世界对新船的总需求,2000年前后达到高峰,可达到3500~4000万载重吨。另一方面,正因为今后船舶市场看好,一些国家正积极扩大造船能力,或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努力增强造船竞争能力。所以,世界船舶市场的走势是需求增加,市场看好,但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之,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说,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当说,我们在诸方面都有不适应之处。
——我国大型造船设施不足。
——我国船舶工业科研开发力量不强,产品没有形成系列,能够自行设计的先进船型和特种船少;自制船用配套设备的实际装船率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自行开发设计的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于突破;船厂内部布局不尽合理,外部协作配套网络不健全、不发达等。
——我国船舶工业管理水平不高,劳动效率较低。
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确定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努力增强经济实力,基本适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扩大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份额,到2000年进入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主要标志是:
——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
到2000年,船舶总公司系统将主要依靠挖潜改造,提高造、修船能力,造船产量在1994年160万吨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多,达到350万吨,在国际造船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5%提高到10%。
——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能够自行研究设计、建造30万吨以下常规船舶和占一定比例的高附加值、高技术、高性能船舶,建造质量达到国际当代水平。明显缩小与先进造船国家管理水平的差距,效率提高,物耗能耗明显降低。
——具有较强的国内配套能力
主要配套设备厂与骨干船厂协调同步发展,造船原材料和主要配套设备装船自给能力达到80%以上。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继续贯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船舶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军民结合的造船、修船、非船舶产品、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一定比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面向两个市场,扩大对外开放,以国际市场开发带动国内市场开发,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市场动作、经营方式、技术标准、财务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
——国家将船舶作为重要的出口机电产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形成支持船舶工业成为机电产品重要出口产业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其它经济政策的政策体系;
——重点建设外高桥造、修船基地,改造大连、江南、沪东、新港、渤海以及武昌造船厂,建设大连造船新厂建造VLCC(超大型油轮)的配套设施,扩大大型船舶造修能力,带动整个产业协调发展;
——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组,形成骨干船厂以总装为主,专业化协作网络发达的造船体系,形成以船舶产品或非船舶产品为龙头的若干个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
——对承担重大任务的科研院所给予优先支持,建设好船舶工业共性技术、基础技术中试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在大型骨干企业中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和国产化基地,对工艺技术、基础技术、高新技术统筹规划,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跟踪世界船舶新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引起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培养船舶工业科技和管理人才;
——深化改革,增强基层活力,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结合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分析对所属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化改制,逐步建立起主要包括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产品龙头的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少量股份上市公司)及中外合资公司和企业、事业单位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军民结合、工科贸结合的大型集团公司。
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包叙定:振兴机械工业的五项构想
机械工业目前是我国工业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但是,机械工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面临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整体技术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大体落后二十年;产品质量差,技术性能低,很多急需的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远不能满足需要;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很多产品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生产集中度过低,分散重复,生产装备陈旧,内部管理薄弱。据1992年统计,机械工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率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六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存在使机械工业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得不面临国外产品的严重冲击。以致进出口逆差连年高举不下。
为此,机械工业按照十四大提出要振兴机械、电子、汽车等工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机械工业的现状,形成了机械工业振兴的五个战略。
第一,以竞争促发展的战略。机械工业不同于资源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是属于竞争性较强的产业,必须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竞争促发展,促振兴。
第二,切实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机械工业当前的实际,突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引进技术和建设自身科技能力的关系,特别是要把加强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提高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二是要完善和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商品化产业转换的过程。三是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推广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登上新台阶。
第三,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战略。从近期来说,振兴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以电力设备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以轿车为代表的汽车工业以及严重制约机械行业自身发展的以数控机床为重点的重要基础机械和以液压、气动、密封件、轴承等为重点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各地也要根据行业的总要求,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明确自己的有限目标和优势特色产品。
第四,推行经济规模的战略。机械工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之一,必须以市场为需求,以专业化协作为重点,大力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以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优势。为此,要加大对一批具有规模经济特性的企业的投入强度,帮助这些企业实行集中生产体制,走高起点、大批量的发展道路。要采取有效手段,引导企业集团以资产联系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同时鼓励企业兼并和股份制改造,加速资产存量的调整,使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尽快形成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第五,加强内外结合的战略。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来研究和考察问题,抓住世界经济变化的机遇,积极参予国际竞争,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既要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吸收世界已有的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走以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提高机械工业水平的路子,又要抓住机遇,走出国门,主动到世界市场上去参予竞争。
加强内外结合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要加强行业内外的结合。今后应该改变以产品用途划分企业,并以此来分配投资的不合理做法,要提倡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突破行业束缚,发展一专多能,真正把生产要素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吕新奎:中国电子工业着手产业创新
在新中国诞生前,国外电子工业已有50年的历史,而我国却基本还是空白,仅有的一点电信事业也控制在外国人手里。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办了几个通讯设备厂,主要是从美国进口散件搞装配,实际上成了美国公司的推销机构。到1949年,全国总共有十多个规模很小的电讯厂,从业人员4000多人,工业总产值495万元,这就是新中国电子工业最初的家底。
1950年4月28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了主管全国电信工业的管理局,宣告了新中国电子工业的诞生,把接收的官僚资本小厂和解放区的电讯修配厂合并和改造,建立了712、714、761厂等一批电子企业。自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中国的电子工业,其中8个属于156项建设项目。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电子工业形成了初具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科研教育配套、地区分布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
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新中国电子工业围绕着“为四个现代化服务”,酝酿着进行一场新的产业创新。可惜这个发展选择刚刚开始,就被文化大革命的动乱阻断了,使得我国电子工业与国外已经缩短的差距又拉大了。
进入80年代,中国电子工业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逐步走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是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1994年电子工业系统完成电子工业总产值1862亿元,是1980年的18.6倍;二是电子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1994年电子产品出口123.6亿美元,是1980年的1230倍;三是技术进步取得重大成就,15年来电子工业共完成科技攻关5万多项,完成技术改造3500多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3000多项,电子工业新增产值的60%以上来自技术进步;四是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产量大幅度增长,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微型计算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大量进入市场的电子装备和产品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我国在电视机、收录机和音响等消费类产品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名列前茅的生产大国。这说明我国民族电子工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竞争能力。
展望未来,电子工业仍然是快速发展的趋势。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电子工业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0年电子工业产值达到5000-600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各项重大工程全面实施,到2000年为信息工程配套的产品,各种增值业务的开展都将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信息产品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45%;
——电子科研有所突破,技术和质量水平有较大提高。到2000年程控交换机、录像机、彩色电视机等主导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进步对电子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有20%的电子产品性能价格比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电子产品出口上一个新台阶,到2000年电子产品达到250-3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10%以上。有200家企业出口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其中15-20个企业达1-5亿美元。
——形成规模经济,建立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到2000年建成3-5个年销售额达到、超过200亿元的大公司。争取有的电子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从近两年来电子工业的运行情况和对“九五”电子市场预测看,上述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并且提前超额完成的。
总之,电子工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市场争夺日趋激烈,电子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可以预计,中国电子工业将逐步建成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结合为一体的现代信息产业,经济实力和自主发展会不断增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全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电子工业之林。
中国纺织工业总会副会长王曾敬:纺织现代化列出十大战略
纺织业是我国历史很久的传统产业。从19世纪80年代举办的第一家以机器动力为基础的兰州织呢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算起,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纺织业逐步形成鲜明的产业定位,即:经济先导型产业,市场竞争型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科技发展型产业。在党的改革开放这一总体战略决策中,传统纺织业也不断深化有独特内涵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包括如下:
产业升级地区转移战略。纺织业作为经济先导型产业发挥作用的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出现初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纺织业由较发达地区向别的地区转移的现象。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内,沿海一些老的纺织工业基地把一部分纺织业向内地转移。
市场经营机制转换战略。转换经营机制就是使企业活动从围绕国家计划运行,转换到能对市场信息和宏观调控信号及时作出反应。企业由计划生产型、生产推销型、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生产型转变。市场需求是纺织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也是其终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这种经营机制和营销方法,是确保市场需求同生产衔接平衡的有效机制。当然,这并不是说生产只能被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也能够去引导开发市场需求,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样也是生产的目标。
公有主体共同发展战略。按照市场竞争型产业发展纺织业,投资主体由单一的变为多元化,广泛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办纺织的积极性,使各地方分散的资金和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就纺织业说,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在容纳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方面,则宜有更大的余地。我国有一些地区一直就有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基础。即使在采用大机器工业后,在棉、针织品、编织机等生产环节中,也存在单机或小机群作业的可能性。因而在一定政策引导下,个体和私营纺织业有了相当发展。从外资经济发展说,这不仅是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还是与世界市场对接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纺织产业的地区转移。
以质取胜多元市场战略。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纺织业作为出口创汇型产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从纺织品生产和资源看,出口量总会受到生产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纺织品依然是敏感商品,是多种纤维协定规定实行配额管理的商品。在最近达成的乌拉圭回合纺织品及成衣协定中虽然确定使配额列管的纺织品分阶段取消配额,逐步回归到自由贸易结构中,但尚需10年左右的时间。在数量不增甚至减量的同时,争取出口创汇的增加,这将是今后我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发展战略。
现代大型工贸公司战略。纺织出口经营权向生产企业复归,对增强出口企业的活力,对贸易形式的灵活多样,全方位开辟国际市场,最终对纺织品出口创汇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出口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上也要相应的调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工贸结合的大型国际化公司(集团)。
发展服装深度加工战略。成衣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结构及其流通和消费方式。纺织业向成衣业的延伸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机械生产、流水作业、合理套裁,显著节约了社会劳动;成衣业及衬辅料、装饰件的发展,成为纺织业新的增长点。
三大应用领域开发战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用纺织品也应运而生。装饰用、产业用以及衣着用纺织品的发展,大大拓宽了纺织业的应用领域,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发展化纤原料基础战略。据测算,如无重大的经济投入或重大的科技突破,天然纤维的总供量大体在500万吨的水平,距纺织业的需求差额较大。所以,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重的发展战略是很必要的。
新型纺机技术更新战略。目前我国纺织业,新型纺织机械使用量尚少,超期服役的陈旧设备很多,有的还出现低水平延伸。要更新纺织业的技术基础,单靠买进的办法是不足取的。通过引进技术和稳步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使我国纺机制造业具备批量生产和自行开发的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提高艺术附加价值战略。在纺织业发展到以生产服装和装饰等最终产品为已任以后,设计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纺织业作为科技发展型产业,除了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材料、采用新设备等以外,也要求新设计、新艺术的相应发展。设计的发展和提高,就使我们有可能把原来以大批量、高容量为特点的传统纺织业,转向多品种,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纺织业做为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断显露自己新的产业定位,也逐步深化自己的发展战略。纺织业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当前,对纺织业来说仍然是困难与希望俱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发展问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我国工业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工业经济实力明显的提高,一些工业部门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有的已居领先地位,令国人骄傲,引以为自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我国工业发展遇到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化以及“三资”企业的崛起,使我国民族工业在市场,技术和体制、管理等方面都面临新挑战。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转换工业发展模式、改革企业制度等都需要我们进行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
标签:民族工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造船论文; 经济学论文; 机械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