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抚养费用知多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多少论文,费用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 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2.48亿。经过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的生育率已接近或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1998年我国的出生率为16.03%,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仍高达1000多万。另一方面,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而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因此,当国民收入为一定量时,新增人口的增加必然减少积累的比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每个少儿人口在成长为社会劳动力前,他(她)首先是一个消费者,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即社会的和家庭的抚养费用。因此,若有因实行计划生育而少生的孩子数资料,又能定量地计算出每个少年儿童(0~16岁)的家庭及社会的抚养费用, 则我们就能比较具体地确定我国因少生孩子而节省的抚养费用,这对于人口过剩而投资资本十分匮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本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推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更加重视、支持和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经济体制转轨、人口低增长的新形势下,研究和掌握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孩子的抚养费用及其构成,对于确定未来我国人口政策的中心、目标与任务,以稳定低生育率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实现计划生育的“两个转变”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孩子的抚养费
所谓孩子抚养费是指母亲从怀孕起,到把孩子抚养到16周岁止所耗费的各种费用,这里主要研究孩子的经济抚养费用。具体地说,包括两部分:孩子出生前的费用和出生后的费用,孩子出生前的费用,主要包括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各种孕检费、医疗费及住院分娩费等;孩子出生后的费用,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孩子的家庭或微观的抚养费用,指父母在孩子身上用于食物、衣着、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一切费用;同时包括母亲为抚养孩子而遭受的超时(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假)产假工资损失,哺乳期间增加的营养费支出、父母亲的误工经济损失等;二是社会或宏观抚养费用,指国家或单位集体为养育一个孩子使其成为社会正常的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为母亲生育孩子而支付的产假工资,为孩子本人提供的免疫接种费、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资、统筹医疗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国家为每个公民所分享而对基础建设、生活公共设施的投入经费等。
由于资料的限制,本研究所涉及的孩子抚养费用等于从母亲怀孕至孩子出生的相关费用及出生后0~16周岁的费用支出总和,以1998 年现价估算。
二、中国孩子抚养费用及其差异
按照1998年的消费模式及物价水平,抚养一个孩子从母亲怀孕开始到16周岁的劳动力,在中国平均最少需花5.8万元,最高需要6.7万元,差额在1万元左右。从抚养构成看, 中国目前孩子的抚养费以家庭微观支出为主,社会宏观支出为辅。1998年,家庭支出的孩子抚养费占孩子总抚养费的85.58%,社会支出约占14.42%。可以预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孩子抚养费的家庭支出部分将进一步提高。
孩子抚养费用的城乡差异
在中国,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城市经济较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方式、乃至消费观念,包括对孩子抚养费的投入均与农村地区有所差别,从而导致父母在孩子抚养费的支出上会有所不同。
一个城市家庭,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孩子抚养成一个16岁的劳动力,平均最少需要花费9.5万元(其中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需花费近11万, 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需7.7万);若一个家庭既给孩子投了健康保险, 又要雇请保姆,则孩子的抚养费最高可达14万。这类家庭占城市总家庭的3.14%。而一个农村家庭,相应的孩子抚养费用较低,最低需要3.6万元,比城市平均最低值(9.5万元)减少5.9万,不到城市的一半;最高需要3.9万元。
孩子抚养费用的性别差异
中国历来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现代都市中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对子女的抚养成本上, 女孩子与男孩子已没有差别(P>0.05),甚至对女孩子的投入超过了对男孩子的投入。可能的原因,在城市中绝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除了生活消费外,其余的消费均是女儿超过儿子,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是明显。
农村的情形与城市不一样,在农村,男孩子的家庭抚养费用为3.7万元,女孩子的抚养费为3.5万,比男孩子少2千元左右,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教育的投资上,男孩子于女孩,且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换言之,在当前农村,由于受某些客观条件的影响,生育男孩偏好的空间依然存在,或者说,农村中男孩子的效用大于女孩子,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农村依然存在,计划生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不同收入家庭孩子抚养费用的差异
家庭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投入。当家庭收入增加时,孩子的抚养费用也相应地上升;反之,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父母对孩子的资源投入也相对缩小,如果父母要维持家庭收入减少前的孩子成本或投入,则要考虑少生育孩子的数量。
1998年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孩子抚养费用最低仅为2.4万;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3000 元之间)的孩子抚养费用最低为3.3万;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在3000 元以上)的孩子抚养费用为5.6万元, 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孩子的抚养费用相差一倍以上。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抚养费用上的差异
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为一定量时,家庭孩子数量越多,则对每个孩子的投入就越少。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大大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1998年,中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抚养费用最低需4.7万元,而非独生子女家庭只需3.3万元,比独生子女家庭少1.4 万元。因此,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对于提高中国人口质量是有利的。
总之,孩子的家庭抚养费用,受居住地、家庭收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具体地说,城市孩子的家庭抚养费用高于农村;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抚养费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抚养费用。农村中男孩子的抚养费用高于女孩子的抚养费用;独生子女的抚养费用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抚养费用。
三、中国孩子抚养费用的纵向比较
按1998年可比价计算,与20年前的1978年相比(1978年中国一个家庭的孩子抚养费用,城镇需3.2万,农村仅需0.96万),1998 年城市孩子的抚养费用比1978年需多花7万,换言之,1998 年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在1978年可以培养3.4个,增长了2.4倍;农村提高的幅度更大,可以培养4.3个孩子,增长了3.3倍。这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对孩子的投入相应提高。而且,1978年以来农村家庭的孩子抚养费年均递增速度为7.53%,快于城市家庭的孩子抚养费用的增长速度(6.33%);农村孩子的社会抚养费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城市的抚养费用。从抚养费的构成看,孩子的家庭抚养费支出迅猛增长,城乡几乎保持一致的态势。
四、计划生育的经济效益
人口的有效控制为国家和家庭节省了大量的抚养费用。 研究表明1971~1998年全国因计划生育减少的出生人口达3.38亿,为国家和家庭节省抚养费合计7.4万亿元,这几乎等于1997 年我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为广大城乡家庭节省6.4万亿元抚养费。 这大大缓解了人口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沉重压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且,控制人口增长对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