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华[1]2002年在《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文化大革命”前总共培养了159名毕业研究生。从而积累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学位制度建立以后,学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使得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逐渐形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紧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中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历史是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缩影。 中南工业大学存在叁种主要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即: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工商管理(MBA)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模式;工程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学校的专门学院与工科综合性大学目标定位对其影响甚深,在学校转型的过程中,它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后两种模式在中国方兴未艾。学校在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定义和要求,“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策略。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该做出能动的反应,始终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周婵[2]2007年在《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毫无疑问,这就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合并后的中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因此,在传承原叁校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明确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对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笔者从中立的角度,以中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回顾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叁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通过院校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路径,探讨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
刘子云[3]2012年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学术素养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一直是各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懈追求。系统研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对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揭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特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广西区域生境为考察背景,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探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问题。论文主体部分对个案选择的缘由及其所挂靠组织的历史变革、民族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态、民族学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平台搭建、民族学科研特色与研究生科研性格的养成、民族学学术素养的系统培育等命题进行了探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认为民族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为:坚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为学术型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诸如学术演讲、田野调查等,并通过这些平台,系统培育学术型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理论和方法、把握学科前沿、独立探究问题等学术素养,最终培养满足民族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需要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人才。
李素芹[4]2010年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地方高校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数、学位点数、研究生规模也快速增长,但在这些外延发展的数量背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却存在着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方位困境,这些困境涉及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效益、质量的内涵发展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数量大、分布广、差异性明显、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存亡。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以地方高校或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着和论文不少,但大多都集中在现象层面或宏观层面,关注引起问题的制度因素以及制度背后的原因的研究不多。然而,制度应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核心变量,尤其是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制度甚至就是发展本身。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制度”,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的定义,即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包括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本研究中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指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管理体制、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制度为核心变量,从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透视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形成和僵化的原因。本研究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切入,推演出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通过分析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途径收集到的资料,暴露出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性发展的现实问题;随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叁个层次的地方高校中各选取一所进行案例剖析和比较,用微观层面的数据验证和充实整个分析框架;最后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本研究围绕着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和制度的趋同性导向之间的矛盾进行。本研究的立论基础是:我国地方高校的大量出现是在1995-2000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获得大发展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而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框架和核心制度体系的确立却是在1997年以前,这一制度体系是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以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的,制度体系是一元化、精英式的,其导向是趋同的,与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为廓清差异性期待的内涵,本研究在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管理体制等与部(委)属高校存在着现实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差异性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在差异性的角色定位方面,政府希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均衡化的主角,同时充当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均衡化的主体、培养开发应用型研究生的主体和实现硕士生教育去精英化的主体。在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方面,本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应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是研究生教育的普遍价值与本区域文化、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结合。然而,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并没有导致实践中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这种理想期待与现实表现的反差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角色定位缺乏强制性,政府和市场也没有按照差异性角色定位和差异性价值期待配置教育资源所造成的,因为,为了获得资源,地方高校不得不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导师遴选、招考标准、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向部(委)属高校看齐,导致现实与差异性期待的偏离和与部(委)属高校的发展趋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部(委)属高校趋同,既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制度的客观因素,但归根到底,主观原因也是由制度的客观因素引起的,即制度是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同最根本的因素。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主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导致地方高校选择趋同发展道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名为叁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主导并统一制定的、以科学学位为主的一元化的学位制度;产生于精英教育时期、主要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的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与一元化和精英式制度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制度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使这些制度产生并得以延续的并不是制度本身,对于制度背后深嵌的原因,本研究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了探寻。本研究指出:我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重学轻术的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及其制度化是使现有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文化传统因素;路径依赖的存在既能解释中央政府对一元化、精英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固守,也能解释省级政府权力虚置从而移植中央政府的制度体系,还能解释地方高校攀高求大地模仿部(委)属高校的行为,即路径依赖导致了一元化、精英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各个层面的僵化,进而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陷入了低效循环;制度成本的压力将制度障碍扩展到制度的实施机制中,使得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制度、分类分层办学制度、独立的专业学位制度、对应用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倡导制度等均难以实施。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分析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产生趋同导向的制度因素,并透视深嵌于制度背后的原因。透视是为了改进,在层层追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对于未来的制度体系,本研究指出:应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高校自身叁个层面进行制度变迁,特别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变迁,应建立与国家学位并存的高校学位、改变专业学位的依附地位、扩大学科建设的覆盖面、引导实施研究生教育分层发展机制、引导建立和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中观层面则主要是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微观层面主要是加强本校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特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实施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才能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谷韶华[5]2012年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文中指出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是一切高等工程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自洋务运动萌芽产生,发展至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目标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在不同的认知背景下,不同的主体,即教育决策者,教育执行者和教育研究者,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有不同的认知。我们将我国一百多年的高等工程教育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萌芽产生阶段,初创探索阶段,调整改革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产生阶段具有明显的民族自救的时代特征,其目标是培养“通才”为主,强调军工,但是急学即用,体系零散。在初创探索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照搬苏联模式,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执行者都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人才为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教育研究者认为应该合理借鉴苏联模式,培养工程师“毛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调整改革阶段,主要借鉴的欧美模式,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执行者对高等工程教育目标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主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研究者认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人文,偏离工程本质,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回归工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执行者在院校合并的认知背景下,认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回归工程,培养卓越的工程师,并且要注重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研究者在高等工程教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很多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盲目攀高,定位失衡的现象,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该分层次培养高级工程人才,重点是培养“高、精、尖”的工程师,以符合高等工程教育的金字塔结构。教育决策者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教育执行者从学校内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教育研究者从教育学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分别去理解和诠释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的内涵,叁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我们对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的研究不断深入,逼近真理,丰富和完善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沈振锋[6]2010年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叁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李友峰[7]2013年在《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军队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我军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然而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比如军队研究生教育游离于干部成长晋升的任职教育体系之外,定位不清晰;各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趋同,特色不鲜明;许多院校贪大求全、追求数量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发展后劲不足;毕业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任职能力偏弱,培养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重视并思考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对此,本文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索,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了以下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并得出了相应结论:一是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了军校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相应的SWOT矩阵并基于专家打分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地揭示了新时期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提出了军校研究生教育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应用能力培养滞后及外部挑战严峻等问题。进而运用SWOT组合战略方法,系统列举了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发展要求,并分析得出大部分要求需要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体现鲜明特色。这些分析结果直接表明,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也是最可行和最具潜力的方向。二是论证了军校研究生教育在军队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定位。针对研究生教育在当前军队院校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晰,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不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军队学历、任职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作用及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军校研究生教育应具备高层次学历教育和中高级任职教育的双重属性,主动融入军官任职教育的主流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的融合发展,既提升任职教育的层次,又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深入分析军队研究生培养目标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局限于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或简单应用型人才,而应该定位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并阐明了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具体内涵;通过对比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传统的军校研究生教育,分析军事人才的本质属性,指出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应坚持和发展鲜明的军事特色、强烈的实践特色和优质的校本特色。叁是规划了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根据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既是高层次学历教育又是中高级任职教育的定位,设计了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近期和远期形式;进而根据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需要及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战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使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均能直接面向部队、面向军事斗争准备、面向未来战场;根据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定位,规划了坚持军事特色、强化实践特色和发扬校本特色的方式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培养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以及对军队决策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思考军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参考价值。
彭静[8]2006年在《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以及随后《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2000年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的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培养资源总量增加的步伐没有跟上,加之我国传统的资源配置体制的弊端而导致的高等学校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使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效率,实现培养资源的增量和增效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因此而具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问题出发,选取了27所理工科院校,通过对教育部所发布的其各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数据的收集,以及通过对这27所学校中随机选取的6所院校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出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科研究生生源结构不合理,生源质量下降: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下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实验室资源配置模式阻碍实验室效率的发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缺乏合理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科研经费的配置和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不相称;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和高校培养资源意识缺失;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本文根据教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通过对资源重组的要素结构的分析,借用Malmquist指数构建了评价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率的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几项具体措施:加强政府与市场的配合,实现资源的增量改进与自主递增;建设综合性大科技平台,促进有限工科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益增大;合理利用研究生培养资源要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挥研究生教育对教育系统外的效益,协调“产-学-研”资源;优化变革研究生培养制度资源,为资源重组提供制度保障。本文力求的创新在于:梳理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配置制度的发展历程;界定培养资源重组的概念;分析工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构建评价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效率的数理模型;明确优化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的针对性措施。
罗军飞[9]2009年在《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主题之一,而建设创新型大学则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在辩证论述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大学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就建设创新型大学的若干问题的进行了重点研究。论文依照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逻辑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六块内容:论文首先是关于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的概述,在深刻认识两者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辩证分析。第二,基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论文对东西方创新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做了比较研究并从人性和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创新型大学的人性基础和文化内涵。第叁,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论文对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战略意义进行相关阐述。第四,在全面了解创新型大学的基础上,论文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四方面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重点论述。第五,大学软实力的建设作为高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面认识大学软实力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大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实施软实力建设的相关对策与建议。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以中南大学为例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关于创新型大学的研究。
徐刚[10]2013年在《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培养机制改革到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质量人才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创新和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始于2006年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到2013年正式发展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等。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系,二者都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理论支撑,以激励机制构建为主要内容。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其目标和内容的发展趋向,具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思想逐渐趋于社会化和多元化。但也存在政治意识淡薄、心理问题频发、诚信面临挑战等突出问题。当前研究生学风状况总体良好,研究生面临学业、经济、婚恋、人际关系和就业很大压力。总体上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目的的实现,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理念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先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德树人理念、与时俱进理念、讲求实效理念和柔性管理理念。建立和健全研究生的四级管理体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学校层面设立机构对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学院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学科导师组要结合培养工作,组织和要求研究生导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导师要切实发挥管教管导作用。整合和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线、以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为重点、以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为切入点、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阵地。构建一支叁位一体的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推进人,研究生组织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方法创新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学术文化、开展社会实践、重视心理健康和构建完备的资助体系等。载体创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 吴庆华. 中南大学. 2002
[2].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D]. 周婵. 中南大学. 2007
[3].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 刘子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12
[4].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 李素芹.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D]. 谷韶华. 中南大学. 2012
[6].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7]. 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D]. 李友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8]. 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 彭静. 西南大学. 2006
[9]. 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 罗军飞. 中南大学. 2009
[10]. 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徐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大学论文; 中南大学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考研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