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县中医院 425300)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美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预防护理并发症,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就医的过程中,已不再只是追求治疗效果,而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对心理、生理双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神经内科患者,因多数缺少自我管理能力[1],对护理的要求就更高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56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40~79岁之间,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体重39.55~80.11kg,平均(42.48±2.51)kg。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42~80岁之间,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体重39.75~79.33kg,平均(43.62±2.15)kg。两组患者在体重、学历背景、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所有患者均签署观察同意书,属于自愿参与研究。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1)患者入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及疾病的相关介绍[2];2)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关注,一旦发生异常,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3)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清扫和消毒。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1)心理护理:神经内科患者多数发病急、病情较严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心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的心理调护。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时应仪表素雅、举止端庄、亲切和蔼、坦诚相待,给患者及家属留下很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平时多与患者的交流,充分了解他的心理压力来源,而适时地对其进行疏导,解答患者的内心疑问,告知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及依从性[3]。2)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多数的神经内科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容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结石、肢体废用综合征等并发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及合理更换体位,确保其皮肤干净、衣服整洁、床单位平整无碎屑,避免压疮的产生。在帮助患者翻身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减少推、拉、拽动作[4]。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扣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督促患者多饮水,食粗纤维之品,保证足够的尿量和大便通畅。及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并要求家属参与计划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认可患者的配合与成绩,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树立其信心。3)病情监测:观察患者头痛、瞳孔、神志、恶心呕吐、大小便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转归。根据病情,床旁配备一定的抢救药品及物品,确保安全。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适时对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的相关知识。5)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合理膳食,病情允许时充分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食用易消化、低糖、低盐、低脂的食物,少量多餐,防止胃黏膜损伤。6)环境护理: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打扫、通风消毒,温度适宜,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播放轻音乐,减少紧张氛围。
1.3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情绪自评量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5]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观察中所得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4数据处理
本次观察数据均采用SPSS18.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为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注:两组总发生率比较,x2=7.036,p<0.05
3.结论
神经内科的患者多有失语、肢体瘫痪的症状,患者在缺乏沟通能力以及自理能力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有效且可以缓解患者病情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较小,疾病的恢复效果较差,而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具有个性化、整体性及创造性的特点,并以降低病人的不愉快程度,提升其生理、心理舒适度为目标[6]。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有:①帮助患者及家属缓解焦虑、忧郁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提升治疗与护理的主动性与依从性。②及时的病情观察与用药观察,能提供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依据,同时也能适时地给予患者和家属讲解治疗效果,提升护理人员的信誉度及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住院日及住院费用。③通过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④合理的功能锻炼,有效地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⑤适时的心理疏导及优质的整体护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大大地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舒适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治疗费用,值得在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漪.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7(12):52-53.
[2]李纯. 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14,09(03):1388-1390.
[3]杨洁.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155-156.
[4]徐有俊,李萌,赵悦.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3,01(02):133-134.
[5]张艳春. 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2013,30(16):169+171.
[6]胡丹. 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02(15):558+559.
论文作者:宋莲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舒适论文; 情绪论文; 并发症论文; 焦虑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