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心小学 516148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重要性,并且分析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相关的策略来改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阅读
一、情感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还可以为写作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知识。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过程,发现汉字的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多灵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强调情感阅读主要是希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内容的主要表达的思想一致,以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创作的背景和目的,同时情感朗读也能培养学生敢于放声读出来的自信,进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与感悟进行有效结合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愉快而富有创造力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朗读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创设阅读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录音、视频和编课本剧手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两首古诗时,可以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诗歌意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背诵,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为了表现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语言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后组织同学评议,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达到朗读的效果。
2.挖掘重点字词,读出真情实感。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外在条件,只有学生“自己想读,有情想表”才能读出真情实感,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正是促使学生读好课文的内在动力。如《窗前的气球》一文,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因得传染病不能外出,没有了朋友的陪伴,感到孤单、无奈,感到这样的生活真没意思。我首先让孩子进入情境,假如你得了传染病,没有了朋友的陪伴玩耍,你心情会如何?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孩子们充分体会感受后,我又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来朗读,如“静静的躺在床上——静静;呆呆的望着窗户——呆呆地”抓住这些重点字词朗读,孩子们读得那么的伤心、孤单、无奈,有几个孩子还哭了。此时,他们不知不觉自觉地把自己的体验融入了朗读,读得动情而真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挖掘重点字词,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使孩子体会到文中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含蓄……只有他们准确地把握了文字中情感的变化,融自己的理解于朗读,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3.通过教师范读,以此感染学生。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示范阅读,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动之以情地朗读,学生会默默地在心中模仿,并产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去超越老师的需要。这个时候的朗读,学生会异常地投入,甚至“忘乎所以”,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对语言文字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大有好处。特别像《地震中父与子》和《跨越海峡生命桥》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就无法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危急时刻,更不能感受到文中的主人公沉着冷静、机智应对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自己先要声情并茂地朗读。
4.尊重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担任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能力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朗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
(1)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
(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字词简单,但它们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含义。当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中文教学,充分发挥阅读在理解文本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在朗读中激发兴趣、发展形象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燕红 浅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时代教育,2015,(1)。
[2]肖丽华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4,(12),190。
[3]于井凤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4]裴晓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
[5]张丽芳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青春岁月,2015,(15)。
论文作者:谢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情境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