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以安宁风筝传承人为例
洪 元 赵甜子 云南艺术学院
民间艺人发展到传承人是“润滑油”与“颗粒”的不断拉动使之成长。了解民间艺人到传承人的经历与审美经验以及与社会互动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艺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艺术文化产业发挥的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日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017年6月13日笔者偶然结识了市级风筝传承人徐作昆老师,通过对徐老师的访谈笔者做出以下思考。
一、审美经历
作品不仅能展现出物体形态,更是表现作者艺术经验的载体,这种审美观念与生活经历、经验密切相关。
(一)简介
徐作昆老师,男,山东潍坊人,1958年随父母到云南省昆钢安家,工作闲于之时喜欢研究木艺,一次工作中因机器坏损需要制作模具的机会,使他成为木磨工。他精通龙串类、醒翅、软翅、立体自由板等各类风筝的制作,把30年工作中的木模工艺技术运用到了风筝的制作中,根据云南的风向、地形摸索出了一套扎风筝的时效法、炭化处理工艺、风筝平衡对称等设计原理。
(二)地方性审美
审美体现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每一个作品都存有独特性,它的独特来源于地理位置的因素、社会文化的动态、以及授予它生命之人的内心独白。
以徐老师的风筝为例,最早制作了龙串类风筝,这是传统的风筝形式。虽然出生在以传统风筝制作而出名的山东潍坊,但是制作风筝的技艺并没有被全部继承。山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与昆明大相径庭,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制作手法、制作工艺及纹样图案等都需要相对于北方传统风筝的制作进行创新.手编风筝骨架的时候就要根据所测风向,路径以及时间长短而定。由于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各民族都有风情特点,徐老师便将26个民族人物手绘在风筝的布上,制作了一组体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系列的风筝集。其中根据自己对大理的特殊感情,投入制作了一组“风花雪月”的风筝。
二、社会经验
作为民间艺人的徐老师起初制作风筝只是兴趣爱好,并没有其他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在制作过程中他慢慢摸索,不断进化和发展,他开始参加一些比赛,且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最早在2000年参加昆明传统风筝“万利达杯赛”中因制作了一条长260米的大龙串风筝荣获一等奖,因此被称为了云南第一风筝人。这样的机会使徐老师的生涯开始发生变化,徐老师开始制作小型风筝游走昆明售卖,并收获了经济效益。
徐老师因为在比赛中的表现出色,引起各行业的关注,很多文化博览展都邀请他前去参展,在这些活动中他不仅出售风筝收获了经济效益还打开了人脉关系,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2010年徐老师成为昆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安宁金方街道昆钢阳光社区和金方街道综合文化站为之布展并做文化宣传工作,每年有5000元的生活补助。在此期间徐老师有过走进校园施教的经历,先后在安宁市八街县小学教授学生们制作风筝,在安宁市戒毒所对青少年进行风筝文化的传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年12月14日,在安宁市温泉宾馆会议中心为安宁建设城市文明系列活动之“安宁记忆”启幕仪式布展。
徐老师不断实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对自我的反思与超越心理也逐渐加强。风筝的制作与价值也从单一性变得多元化,受众群体发展为了集体性的、社会性的。
三、设置适应“值”
(一)传承人的适应“值”
从民间艺人转换了身份成为传承人,角色的转换意味着条件的转换,不同条件下传承人应如何为自己设置一个适应当下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恰当的“值”。
与徐老师的交流中,他告诉我制作风筝这门艺术只能靠写书传授下去,原因是因为自己年岁已大没有精力再去制作风筝,另外,目前没有人能经受得起在学习过程中的苦与寂寞。学习风筝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考验耐心的。在民间技艺中光是“技”就分为“技术、技巧、技能”。要全部掌握是需要时间来过渡的。其中技巧是有着特殊性和关键性的,而三者的结合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被传承对象的接受能力,同时传授者也会将一些艺诀保留,所以出自两方面的因素,限制了这门手艺的传播范围与速度。如果将一般技艺和特殊技艺都毫无保留传授于下一代,手艺的传播会更为容易与广泛。但带来的结果又是如何?作为传承人应该如何决策。作为传承人除了为文化站布展,为政府活动布展,怎样既能生存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提升自我价值?在时代的发展中,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环境里,如何更好的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水平?
(二)传承技艺的适应“值”
作为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会考虑传承与发展道路如何开辟,如何能在当下这个动态图中走稳、走实、走远;如何掌握最新消息,社会市场需求是什么;手工艺本身的文化传承价值,应该蕴含多少地域文化本色;能否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传承难易等这些问题关乎着这门技艺能否有足够的生命力继续延续下去。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生存才可能发展,所以对于作品的定位应是继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契合社会文化的变动而植入多领域的文化元素,打造出既符合大众审美,又具备自我特色的作品。有很多的民间手工艺消亡,根本原因就是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当下的实际情况看艺术应该还原于生活,作品应该具有实用性,作品应适当转化为商品。在他者与自我的交流中生产出有实用性的作品。在民间与世俗的空间中将文化延续下去。
四、结语
无论是民间艺人还是传承人,首先应该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保护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艺,制定相关的契合地方实际的扶持政策,组织发掘更多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技艺,鼓励民间艺人的申报,并且不断完善扶持与监管体系工作,培育传承土壤,增强传承信心。而作为传承人来说,首先应具备的是传承人的良好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综合水平的提高,在秉承继承传统优秀技术的原则上,根据最新的社会动态与需求不断的创新发展,保持“根”不变,形式上进行适当的革新,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快接受传统,并进行有效的传播与传承。社会应该不断将市场需求扩大,通过多种方式的引流,能够让商品和技艺走出去,走的更长,走的更远。
文献参考
[1]邓佑玲编. 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M] .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李炎编. 再现与重构——传统民间工艺的当下性[M] .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论文作者:洪元,赵甜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风筝论文; 老师论文; 技艺论文; 民间论文; 云南论文; 安宁市论文; 作品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