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方庄煤矿地质特征与F_0断层富水性

开滦方庄煤矿地质特征与F_0断层富水性

一、开滦范各庄煤矿地质特征及F_0断层富水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田午子[2](2021)在《范各庄矿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范各庄矿属于华北煤田,目前主采12#煤层,底板受5~9MPa的奥陶系灰岩水压威胁。由于突水系数法简单方便、参数容易获取等特点,范各庄矿主要采用该方法评价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突水系数法是否适用是重点问题。因此,基于该矿现状及相关政策文件,以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特征研究为基础,采动底板破坏特征分析为补充,多方法对比分析底板突水危险性为核心,总结出适用的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区域突水危险性,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水建议,对同类矿井实现安全采煤具有借鉴意义。论文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从充水水源、通道、强度、时间等方面研究,将区域奥灰突水主要分为“突发型”、“滞后型”突水。提出了基于富水系数法计算新增涌水量、稳定遗留涌水量的方法来预测矿井未来三年的涌水量。2.分析采动底板破坏规律,并推导出横、纵断面上的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表达式。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12#煤层的开挖模型,得出研究区应力、岩移、塑性区破坏三个方面的采动破坏规律。并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21m。3.针对突水系数法的局限性,统计分析7个矿区多个突水及安全回采资料,得出了不同隔水层厚度条件下的临界突水系数方程(TL):0<M≤30m,TL=(1/7500)M+0.02;30<M≤80m,TL=0.0027M-0.057;M>80m,TL=0.06。当存在导水构造时,应以煤层底板和导水构造最高处的距离作为底板隔水层厚度,并选择相应的临界值进行分析。依据隔水层厚度(M)、底板破坏深度(CP)、奥灰导升高度(hd)、临界突水系数方程(TL)划分出带压开采时的5种底板隔水层类型,并提出了不同隔水层类型下的防治水措施。4.利用改进临界突水系数值的突水系数法、五图双系数法以及脆弱性指数法对比研究底板突水危险性,并区分异同、分析优缺点。得出范各庄矿进行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时,应使用改进临界突水系数值的突水系数法进行预判,利用五图双系数法和脆弱性指数法对比分析,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大型构造导水性研究、实际采掘出水情况等综合评价。以此将研究区划分为突水安全区、较安全区、过渡区、较危险区四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相应防治水建议,确保安全生产。该论文有图62幅,表29个,参考文献94篇。

田凡凡[3](2021)在《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消耗殆尽,不少煤矿已转入深部开采,矿井所面临的水害也更加复杂。苗庄煤矿属于华北型煤田,目前采掘部署集中在下组深部煤层,其开采条件不仅面临底板奥灰高承压水的威胁,而且存在着顶板采动裂隙沟通上组煤采空区积水的危险。本文以苗庄煤矿15-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进行煤层采动裂隙发育预测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采动裂隙破坏隔水层的观点,对15-3号煤层存在的顶板采空区积水和底板奥灰承压水水害进行危险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在分析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含(隔)水层及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对15-3号煤层主要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进行了探讨,认为由采动裂隙形成的贯穿式导水通道是诱发突水的主要因素。(2)运用FLAC3D建立了煤层开采数值模型,分析了工作面不同推进步距下的覆岩塑性区、应力以及位移动态演化特征,得出当工作面推进320m,煤层达到充分采动,覆岩裂隙带高度达到稳定;结合数值模拟、经验公式以及相邻矿井开采实测值,确定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95m,裂采比为25.2。(3)分析了底板破坏深度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权重分析,最后对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和冗余度进行处理,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最终得出15-3煤层和上组煤采空区的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分别为23.22m和20.04m。(4)结合15-3煤层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钻孔数据和顶板采空积水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绘制了 15-3号煤层与顶板采空区有效隔水层等值线图,得出15-3号煤层顶板采动裂隙不能沟通顶板采空区积水;结合钻孔数据、突水系数法和15-3号煤层底板采动破坏深度预测值,对15-3煤层底板进行了突水危险性预测,绘制了 15-3号煤层底板综合危险性分级分区预测图,将15-3号煤层底板分为8个相对突水风险区。研究成果可为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现阶段下组深部煤层安全开采的研究内容。

张红梅[4](2020)在《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陷落柱突水是华北煤田主要的水害类型之一,一旦突水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充水条件不同的陷落柱,将影响煤矿开采工作面涌突水威胁程度及其防治工程的设计。淮北煤田揭露的岩溶陷落柱多为干燥无水或弱淋水,但也发生过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淮北煤田进入深部勘探与开采,岩溶陷落柱水害威胁程度将增大。淮北煤田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均较复杂,不同构造单元岩溶发育规律、陷落柱的揭露特征、分布规律、充水性特征等差异较大。因此,系统地开展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发育模式、充水性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勘查、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模型预测等方法和手段,全面地研究了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揭露方式、发育规律、充水性特征,分析了陷落柱与灰岩地层组合、煤田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单元、古径流场、现今地温场、现代径流场、岩溶发育、构造演化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陷落柱的发育模式,揭示了陷落柱充水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淮北煤田典型发育模式陷落柱进行了预测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依据淮北煤田地质构造、基岩面和松散层沉积特征、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等,将淮北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2个一级水文地质单元和5个二级水文地质亚单元。淮北煤田受徐-宿弧形构造中段和南段影响明显,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段的特点,推覆构造西部外缘地带或锋带位置上的濉肖-闸河矿区和宿县矿区,揭露的陷落柱数量相对较多。2)综合研究了淮北煤田灰岩地层沉积组合类型、岩性特征,灰岩组成成分、灰岩地层测井特征等,确定了中奥陶统灰岩地层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基底地层。系统地研究了淮北煤田岩溶发育特征,总结了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规律。中奥陶统灰岩地层经历了沉积岩溶期、风化壳岩溶期、埋藏岩溶期、构造(半埋藏)岩溶期、二次埋藏岩溶期等5个岩溶作用期次,半埋藏岩溶期为淮北煤田岩溶发育和陷落柱形成的主要期次。3)系统地整理分析了淮北煤田陷落柱的揭露资料,从几何学特征、空间位置和分布规律、充填特征、充水性特征等方面,结合物探探查和放水试验等成果,构建了陷落柱特征分类体系。淮北煤田陷落柱揭露方式主要包括采掘直接揭露、突水显现和综合判定三种类型。揭露的陷落柱平面截面多为椭圆形,剖面为圆锥体,几何学特征差异较大;柱顶层位发育于太原组灰岩第2层段至松散层地层。根据陷落柱柱体充填特征,将其划分为压实和未压实两类。根据充水性将陷落柱分为不充水型、柱缘裂隙弱充水型和强充水型;结合陷落柱发育构造位置特征,厘定了陷落柱发育的四个期次。4)基于淮北煤田构造系统、灰岩地层沉积特征、岩溶发育规律、现代径流条件、古径流场恢复、地温分布规律、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充水性特征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岩溶接触带型、向斜构造控制型、断裂构造控制型、内循环控制型、灰岩地层半裸露外循环控制型和灰岩地层隐伏外循环控制型6种典型发育模式。5)通过研究陷落柱与构造特征、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边界断层性质、补径排条件、煤田构造演化、水质水位异常和地温场规律性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不充水型、柱缘裂隙弱充水型和强充水型三类陷落柱充水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充水或弱充水型均为古陷落柱,分别是印支~早燕山期、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强充水型陷落柱包括外循环控制发育型和内循环控制发育型,为现代岩溶作用的结果。灰岩地层岩溶发育程度高和含水层富水性强的位置,多揭露强充水型陷落柱。6)依据陷落柱空间位置特征和充水性控制因素研究结果,针对典型陷落柱发育模式的煤矿,基于GIS空间数据多源信息复合技术,定量地统计了内循环控制型、外循环控制型和向斜构造控制型发育模式下陷落柱发育特征参数,分别采用决策树分级归类法、多源信息复合预测法,对深部岩溶陷落柱空间位置及其充水性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已揭露陷落柱实际情况,验证了陷落柱发育模式和充水性控制机理结论的准确性,为深部岩溶陷落柱防治工作提供了空间靶区。图[121]表[45]参[205]

胡彦博[5](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苟云用[6](2019)在《山西潞安漳村煤矿3煤水平延伸区水害预测与评价》文中提出矿井顶板水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灾害,预测和评价煤矿采掘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及灾害性对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潞安漳村煤矿3煤水平延伸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区域和水平延伸区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和水平延伸区水文地质特征,探讨了带压开采条件下的底板水的动力学特征,利用数值模拟和井下物探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采掘过程中应力场的演化规律,分析了矿井水的运移特征,建立了漳村煤矿水平延伸区3煤层矿井水的评价和预测方法。文章结论如下:(1)漳村煤矿地下水总体上由NW向SE方向径流,文王山南断层为北部补给边界,垂向上隔水层稳定,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2)通过计算评价,分别对水平延伸区奥灰、太灰进行了突水危险性分区。(3)通过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了3煤顶板富水性和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该论文有图44幅,表21个,参考文献88篇。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7](2019)在《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阐述了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及其突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煤田岩溶陷落柱偶然发现于煤炭开采中,因其带来开采及安全影响,研究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能源先行,陷落柱对煤炭开发的影响逐渐显现,在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同时,基础理论得到蓬勃发展,至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震惊世界,其成功封堵复矿标志着我国治理技术基本成熟,该事件得以成功处理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其后能源行业从萧条到黄金10年,煤炭开发向深部、西部转移,陷落柱突水威胁日趋严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相关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理论及治理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其局域性和特殊性,国外仅有岩溶塌陷和采矿垮落的理论可作为研究借鉴。从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导水性、突水模式及机理、预测探查和治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岩溶陷落柱空间形态特征、充填物特点、揭露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等,系统梳理了岩溶陷落柱分类及类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建立了岩溶陷落柱预测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分类提出了陷落柱突水模式和机理及力学判据,研讨了陷落柱突水量预测的可行性,规范了陷落柱预测探查及治理的程序,总结了陷落柱治理技术。作者指出了目前陷落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凝练了岩溶陷落柱成因、导水性、预测、突水机理及突水量预测等方面的待解科学命题,列举了陷落柱精细化探查、突水监测预警、治理装备技术等方面技术难题,指明了未来探索及发展方向。应当指出,尽管现有成果基本成型,但距离技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满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明[8](2016)在《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开滦集团范各庄矿3553S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井相关资料的收集,进行了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的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及室内相似模拟,并以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为基础,吸取主关键层判别方法及统计经验公式的精华,总结出了二者相结合的预测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新方法。通过井下仰孔压水试验法对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实测,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其导水裂缝带高度在35.9537.3m,并根据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及覆岩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室内相似模拟,模拟结果分别为36.38m和34.26m。在覆岩运移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井下实测及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预测新的方法,总体思路是围绕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关键层是否破坏,若主关键层采动未破坏,该关键层与开采煤层的距离即为导水裂缝带高度,若采动破坏,且向上不存在亚关键层,采用适当经验公式预测导水裂缝带高度,若采动破坏,且向上存在亚关键层,对亚关键层进行类似上述主关键层的新一轮判断预测,依此类推完成预测。多个矿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新预计方法密切结合覆岩运移规律,适用性强,预测精度高。

张永波[9](2016)在《范各庄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以开滦范各庄矿为例,通过收集勘探及生产期间的各种地质资料,对矿井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深入普查和研究分析,最终查明并确定井田范围内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隐蔽致灾因素主要有陷落柱、断层、裂隙、瓦斯、采空区、煤层自燃、封闭不良钻孔和导水裂缝带等,这些致灾因素的存在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这些致灾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发生灾害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徐慧[10](2015)在《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涌水量是评价矿井开发经济技术条件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矿井的生产安全。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于防排水系统设防以及防止淹井等煤矿恶性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预计涌水量与实际揭露涌水量之间差异,找出了误差产生的主控因素,即计算方法选择、参数选择以及参数与计算方法的匹配适用性。通过研究现有涌水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条件,并综合考量涌水量预测理论基础与方法,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前沿,提出一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对开滦矿区各矿井所获得的信息的完善程度进行评分,依据评分推荐出优先选择的计算方法,此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多种方法计算的最优结果高度吻合。从而证实开滦矿区“巷道-工作面-采区-水平”不同生产系统下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及方法体系具有实用性及指导性,大大提高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在类似条件矿井可以推广应用。

二、开滦范各庄煤矿地质特征及F_0断层富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滦范各庄煤矿地质特征及F_0断层富水性(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岩溶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与构造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含水层系统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3.1.2 岩性特征
        3.1.3 岩石矿物特征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3.2.1 溶孔
        3.2.2 裂缝
        3.2.3 溶洞
        3.2.4 岩溶陷落柱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3.3.1 充填物类型
        3.3.2 充填特征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3.4.1 平面分布特征
        3.4.2 垂向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3 岩浆活动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4.2.3 微量元素特征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4.3.2 形成环境分析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5.1 沉积岩溶
        5.1.1 地质背景
        5.1.2 古气候
        5.1.3 古水文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5.2 风化壳岩溶
        5.2.1 地质背景
        5.2.2 古气候
        5.2.3 古地貌
        5.2.4 古水文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5.3 压释水岩溶
        5.3.1 地质背景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5.4 热液岩溶
        5.4.1 构造运动
        5.4.2 岩浆活动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5.5 混合岩溶
        5.5.1 地质背景
        5.5.2 古气候
        5.5.3 古地貌
        5.5.4 古水文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6.1.1 碳酸盐岩岩性
        6.1.2 岩层结构
    6.2 侵蚀性流体
        6.2.1 大气淡水
        6.2.2 地层压释水
        6.2.3 热液流体
        6.2.4 混合流体
    6.3 断裂构造
        6.3.1 构造分期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6.5 岩浆活动
    6.6 岩溶作用时间
    6.7 本章小结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7.1.1 溶洞形成机理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4 本章小结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8.1 预测方法
        8.1.1 层次分析法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8.2 预测模型建立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8.3 预测结果分析
    8.4 结果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范各庄矿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审阅认定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水文地质概况
3 采动底板破坏特征分析
    3.1 采动底板破坏特征及规律
    3.2 研究区1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分析
4 突水系数法的改进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4.1 突水系数法的发展历程
    4.2 突水系数法的局限性
    4.3 突水系数法的适用性分析
    4.4 改进的突水系数法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
5 基于五图双系数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量化
    5.2 五图双系数法评价结果
6 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1 研究区突水主控因素的量化
    6.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6.3 脆弱性指数法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
7 底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及防治水建议
    7.1 底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
    7.2 防治水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研究现状
        1.2.2 采动覆岩破坏研究现状
        1.2.3 矿井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交通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矿井生产概况
    2.5 地层和可采煤层
        2.5.1 地层
        2.5.2 可采煤层
    2.6 地质构造
        2.6.1 断层
        2.6.2 褶皱
    2.7 主要含(隔)水层
        2.7.1 含水层
        2.7.2 隔水层
3 15~(-3)煤层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3.1 充水水源分析
        3.1.1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3.1.2 主要含水层水
        3.1.3 顶板采空区积水
    3.2 主要充水通道分析
        3.2.1 顶底板采动裂隙
        3.2.2 采动裂隙和断层组合式导水通道
        3.2.3 陷落柱
        3.2.4 封闭不良钻孔
    3.3 本章小结
4 15~(-3)煤层覆岩采动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概述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工作面概况
        4.2.2 单元模型参数和边界
        4.2.3 模型地层物理参数
        4.2.4 数值模型模拟过程
    4.3 模型结果分析
        4.3.1 覆岩塑性变化特征分析
        4.3.2 覆岩应力变化特征分析
        4.3.3 覆岩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
        4.4.1 煤层开采两带发育高度理论计算
        4.4.2 相邻煤矿导水裂隙带实测值
        4.4.3 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5.2 模型原理
        5.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5.2.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2.3 PCA-GA-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5.3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选取和分析
        5.3.1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
        5.3.2 样本数据获取
        5.3.3 数据归一化
    5.4 数据优化
        5.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5.4.2 因素相关性分析
        5.4.3 因素权重分析
        5.4.4 因素冗余度处理
        5.4.5 主成分变量可行性分析
    5.5 BP神经网络的优化和训练
        5.5.1 BP神经网络参数优化
        5.5.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和训练
        5.5.3 BP神经网络的检验
    5.6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7 本章小结
6 15~(-3)号煤层顶板和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6.1 顶板采空区水害危险性预测
        6.1.1 安全性分区原则
        6.1.2 煤层顶板隔水层分析
        6.1.3 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
        6.1.4 顶板有效隔水层
        6.1.5 顶板采动冒裂安全性分析
    6.2 底板奥灰含水层水害危险性预测
        6.2.1 煤层带压范围
        6.2.2 评价准则
        6.2.3 评价参数
        6.2.4 突水系数法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6.2.5 底板有效隔水层
        6.2.6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分级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4)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工作过程与工作量
2 淮北煤田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1.1 区域地层
        2.1.2 煤系地层
    2.2 地质构造特征
        2.2.1 淮北煤田构造特征
        2.2.2 淮北煤田区域构造史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含隔水层
        2.3.2 淮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4 本章小结
3 淮北煤田岩溶发育规律
    3.1 淮北煤田灰岩地层
        3.1.1 太原组灰岩地层
        3.1.2 中奥陶统灰岩地层
        3.1.3 中奥陶统和太原组灰岩地层沉积特征
    3.2 淮北煤田中奥陶统灰岩地层岩溶期次
    3.3 淮北煤田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3.3.1 太原组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3.3.2 中奥陶统灰岩地层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3.3.3 淮北煤田灰岩含水层富水性
    3.4 本章小结
4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
    4.1 淮北煤田现有陷落柱揭露方式
        4.1.1 采掘直接揭露型
        4.1.2 突水显现型
        4.1.3 综合判断型
    4.2 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特征
        4.2.1 几何学特征
        4.2.2 平面分布特征
        4.2.3 柱体充填特征
        4.2.4 充水性特征
    4.3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期次
        4.3.1 淮北煤田半埋藏期岩溶期次与陷落柱形成
        4.3.2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期次
    4.4 淮北煤田陷落柱特征分类
    4.5 本章小结
5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与充水性控制机理
    5.1 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条件
    5.2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
        5.2.1 岩溶接触带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2.2 向斜构造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2.3 断裂构造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2.4 内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2.5 灰岩地层半裸露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2.6 灰岩地层隐伏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发育模式
    5.3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充水性控制机理
        5.3.1 不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5.3.2 柱缘裂隙弱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5.3.3 外循环强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5.3.4 内循环强充水型陷落柱控制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
    6.1 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控制特征
        6.1.1 陷落柱发育古河道控制特征
        6.1.2 陷落柱发育现代地表水补给特征
        6.1.3 陷落柱发育断裂构造控制特征
        6.1.4 陷落柱发育向斜构造控制特征
        6.1.5 陷落柱发育地温场控制特征
    6.2 内循环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6.2.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6.2.2 单因子决策树分级分类法
        6.2.3 任楼煤矿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结果
    6.3 外循环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6.3.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6.3.2 AHP-独立性系数耦合权重法
        6.3.3 单因子指标数据归—化处理
        6.3.4 朱庄煤矿岩溶陷落柱发育预测结果
    6.4 向斜构造控制型陷落柱预测
        6.4.1 预测指标单因子分级依据
        6.4.2 AHP-独立性系数耦合权重法
        6.4.3 刘桥矿区深部陷落柱空间位置与充水性预测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3.3 本章小结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山西潞安漳村煤矿3煤水平延伸区水害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层和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
    2.3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4 矿井水文边界
    2.5 矿井充水条件
    2.6 太灰与奥灰的水力联系
    2.7 小结
3 矿井底板水突水性危险性评价
    3.1 底板太灰突水性评价
    3.2 底板抗压强度与隔水能力分析
    3.3 3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
    3.4 3煤层底板隔水岩柱的岩性组合特征
    3.5 导水通道对带压开采的影响
    3.6 底板破坏深度对带压开采的影响
    3.7 防隔水煤(岩)柱设计
    3.8 小结
4 采动应力条件下顶板水运移规律
    4.1 顶板水富水区评价
    4.2 顶板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
    4.3 工程验证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华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危害及其研究历程
    1.1 岩溶陷落柱危害
    1.2 研究历程
    1.3 国外研究情况
2 岩溶陷落柱研究进展
    2.1 岩溶陷落柱特征
        2.1.1 岩溶陷落柱形态特征
        2.1.2 岩溶陷落柱内部充填物特征
        2.1.3 岩溶陷落柱出露特征
        2.1.4 岩溶陷落柱结构构造特征
    2.2 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2.2.1 区域构造控制岩溶陷落柱区域分布规律
        2.2.2 区域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
        2.2.3 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2.3 岩溶陷落柱分类
        2.3.1 陷落柱单项指标分类
        2.3.2 陷落柱综合指标分类
    2.4 岩溶陷落柱成因
        2.4.1 陷落柱形成基本条件及控制因素
        2.4.2 岩溶陷落柱成因
        2.4.3 岩溶陷落柱形成时间
    2.5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
        2.5.1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影响因素及条件
        2.5.2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宏观定性辨识
        2.5.3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微观定量半定量辨识
    2.6 岩溶陷落柱预测及探查
        2.6.1 岩溶陷落柱预测
        2.6.2 岩溶陷落柱探查
3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分析
    3.1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
    3.2 岩溶陷落柱突水模式及判据
    3.3 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评价
    3.4 岩溶陷落柱突水量预测
    3.5 岩溶陷落柱治理
        3.5.1 岩溶陷落柱综合治理原则
        3.5.2 岩溶陷落柱突水治理
        3.5.3 岩溶陷落柱超前治理
4 岩溶陷落柱及其突水机理研究展望
    4.1 待解科学问题
    4.2 工程技术解决措施
        4.2.1 岩溶陷落柱精细探测精准定位精致堵水
        4.2.2 陷落柱突水监测预警系统
    4.3 建议
5 结论

(8)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2 矿井概况
    2.1 矿井地质条件
    2.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2.3 3553S工作面概况
3 3553S工作面导水裂缝带井下实测
    3.1 目的与意义
    3.2 探测方法
    3.3 试验过程
    3.4 压水试验分析
4 数值模拟及室内相似模拟计算
    4.1 建立数值模型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室内相似材料模拟
5 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方法研究
    5.1 经验公式与关键层理论评述
    5.2 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新方法
6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范各庄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矿井地质条件
    2.1地层
    2.2地质构造
3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3.1采空区普查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3.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3.3.1 断层普查
        3.3.2 裂隙普查
        3.3.3 褶曲普查
    3.4陷落柱普查
    3.5瓦斯富集区普查
    3.6导水裂缝带普查
    3.7地下含水体普查
    3.8井下火区普查
    3.9古河流冲刷带、天窗等地质不良体普查
4 治理工作计划与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4.1陷落柱
    4.2断层
    4.3裂隙
    4.4瓦斯
    4.5采空区
    4.6煤层自燃
    4.7封闭不良钻孔
    4.8导水裂缝带
5 结语

(10)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概述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4 含隔水层组
    2.5 主采煤层充水条件及充水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3 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及评价体系
    3.1 层次分析法基本概念及原理
    3.2 影响因子体系确定原则
    3.3 影响因子体系建立
    3.4 影响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的因子分析
    3.5 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3.6 一致性检验及权重分配
    3.7 预测模型及评价方法体系
4 东欢坨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4.1 矿井历年涌水量概况
    4.2 矿井涌水量预测信息完整程度评价
    4.3 矿井涌水量预测
    4.4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误差分析
    4.5 小结
5 其他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1 范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2 吕家坨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3 钱家营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4 林西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5 赵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6 唐山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7 荆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5.8 林南仓矿矿井涌水量预测及误差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开滦范各庄煤矿地质特征及F_0断层富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范各庄矿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D]. 田午子. 华北科技学院, 2021
  • [3]苗庄煤矿15-3号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 田凡凡.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模式及预测研究[D]. 张红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山西潞安漳村煤矿3煤水平延伸区水害预测与评价[D]. 苟云用.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J].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1)
  • [8]范各庄矿综采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研究[D]. 刘明. 华北科技学院, 2016(12)
  • [9]范各庄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防治对策[J]. 张永波. 煤炭与化工, 2016(01)
  • [10]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 徐慧. 华北科技学院, 2015(12)

标签:;  ;  ;  

开滦方庄煤矿地质特征与F_0断层富水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