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大学MBA教育走向何方--外经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访谈录_教育论文

中国国有大学MBA教育走向何方--外经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访谈录_教育论文

中国国有大学MBA教育走向何方——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论文,工商管理论文,中国论文,学院院长论文,对外经济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MBA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

记者:有人认为,现在国内的MBA教育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你对此怎么看?您如何评价国内MBA教育的现状

张新民:我认为,从整体上看,中国MBA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呈现出“秩序逐渐规范,质量稳步提高”的态势。在秩序方面,中国国有大学的MBA教育是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国有秩序的展开。到现在为止,中国已有89所的国有商学院,还有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也在非常规范的、有质量的进行MBA教育,当然还有经过政府批准的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在这几类办学项目里,无论是国有大学、还是像中欧商学院,他们的秩序都是在规范的管理下进行的。在质量方面,从1991年我们中国大陆开始开展MBA教育到现在已经有14年左右,在这个过程里,各类商学院对MBA教育的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到现在为止,我们从生源质量、教师质量、培养过程的质量以及从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来看,中国的MBA教育整体质量在稳步提高。

记者:国内商学院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在业界已经树立了几大品牌。您如何评价现有的国内商学院知名品牌和竞争格局?

张新民:正像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样,各个国有大学的MBA教育之间已经产生了差距,形成了相应的格局。

首先是MBA院校之间形成的格局。目前国内商学院已经形成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为代表,能够快速捕捉MBA市场变化、向国际化的一流水平接近的商学院,全国大约有20所;第二梯队为能够满足当地发展需要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商学院,约有30多所;第三梯队则是处于MBA教育的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在内在质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需要逐步完善的商学院,约有40所。

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第一梯队里面。但是我们有非常强烈的紧迫感。我们必须时刻往前跑,因为我们不跑的话就会落后。

其次是师资状况形成的格局。现在,国有大学89所有权办MBA教育的商学院中,只有一部分开展MBA教育较早的商学院储备了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但是,即使这些师资资源比较好的商学院,在近两年商学院MBA扩招的大背景下,其原有师资资源也显得并不充分。况且,EMBA的招生又分离出一部分优秀师资去搞EMBA教育。而另外相当一部分商学院虽然拥有比较正规的MBA课程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MBA的教学。

因为好的老师对MBA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壮大MBA的实力,从而又吸引更多的好的老师前来授课,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师资的争夺和分化也非常严重。据了解,各个学校除了牢牢抓住自己现有的王牌教师外,还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其他优秀老师的加盟。师资的实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学院格局的基本成型。

第三是硬件设施状况形成的格局。近年来,各商学院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部分商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包括专用教室、案例讨论室、多媒体教室、ERP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教学配套措施。而相比之下,相当一部分商学院的硬件设施还远不能满足MBA教学所必需的案例讨论、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等。

国有大学MBA教育改革面临若干因素的制约

记者:您认为中国MBA教育要向前发展,主要面临着哪几个制约因素?

张新民:首先是观念的制约。谈到观念,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如何认识MBA教育?我们看到,有的学校及其商学院把MBA教育视为创收项目、摇钱树,这些显然都不是对MBA教育正确的认识。我认为,MBA教育是正规的学位教育,是一种提供驾驭资源、与环境融合,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智慧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任何一个专业化的教育,比如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的主要之处在于其系统性。这是我们对MBA本质的理解。

第二是师资储备的制约。办教育最重要的是拥有优秀的师资。“高点整齐”、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是MBA教育的第一竞争力。前面我讲过,国内的优秀商学院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或者说能够基本满足MBA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缺乏整体的高质量,一方面是缺乏理论,另一方面是缺乏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商学院的老师,可能是博士头衔,是博士生导师,甚至有相当强的教育背景,但是给MBA授课时学生接受不了,什么原因?学生往往反应这些老师的理论太深了,其实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理论不够,是能够解决MBA教育的理论不够,没有这样的理论基础、理论装备,很难在MBA教育里面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MBA不成功的师资或者有缺陷的师资首先是缺乏理论,就像北大的张维迎讲的,商学院的老师教学不行,不是实践不行,而是理论不行,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第一是理论不行,第二才是实践不行。实践不行的问题,我想强调一下不在于他所见的实践内容少,比如说这个事情我没做过,我可能不懂,那个事我没做过,我可能不懂,如果这样的话,老师没办法做了,我们强调的教育本身是对规律的教育,MBA教育强调的是工商管理教育的规律的东西,在这里面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实践的基础上解读实践、感悟实践,通过教师的解析把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不仅是把个案传授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钥匙,不是个案的分析。无论是个案教学、模拟演练还是课堂的小组讨论,都是对教育规律的一种提供。所以,我们很多老师的实践不行,不是个体实践不行,而是感悟实践的能力不行。

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在少数的商学院的师资正在损害中国MBA教育的声誉。就我所知,有的给MBA学生上课的老师,完全不清楚MBA学生上课与普通研究生上课有什么不同。如果以为有个大概雷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就可以办好MBA,那就错了。各国有商学院如果对师资培养掉以轻心,将在未来吃尽苦头。没有高质量师资支持的MBA教育不可能长久,不可能有生命力。

第三是生源质量的制约。我国MBA教育从无到有,从90年代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现在的燎原之势。如何把好MBA入学考试关,把握好生源质量,是确保和提高中国的MBA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MBA的入学考试,从1997年起即实行全国联考,现在MBA联考已经成为我国整个MBA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不得不承认,原有的MBA入学考试无论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上都存在诸多弊端。从明年开始,MBA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由4门改为2门,即英语和综合能力。将政治理论科目调整到复试中进行;管理科目的部分考试内容放在综合能力科目中,主要内容放在复试中考核。这次MBA入学考试的改革,应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具体效果如何我们还拭目以待。

到目前为止,MBA入学考试虽然几经改革,但仍然没有解决使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参加MBA教育这一问题。入学考试中应试色彩很强。要想解决原有考试的弊端,唯一的出路是改革——在不断的实践中以全新的概念建立一套全新的考试体系,不断完善MBA的生源质量。

第四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国有大学商学院改革面临的另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国有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不仅涉及到商学院和非商学院的关系问题,还涉及到商学院自身在国有大学中的特殊地位问题,这是令很多学校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否建立符合商学院发展的机制,学校管理层的魄力很关键。相当多的国有大学的管理体制,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还不能适应市场对商学院的要求。

第五是MBA教育者的创新精神还不够。现在从事MBA教育的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引进和吸收国外教学内容的阶段,他们满足于用洋教材、原版案例,以为这就是前沿,就是国际化,考虑教育创新的教师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其实创新才是教育的生命。如果在管理理论、管理教育上没有创新,中国MBA教育很难有飞跃。

国有大学MBA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您认为国有大学MBA教育改革的方向主要在哪几方面?

张新民:首先要加大国有大学商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国内一所国际工商学院的一位副院长说过,即使发展到今天,他仍然认为商学院赚不了钱。可是,在众多的国有大学中,又有几个学校不把MBA教育看成是不赚钱的项目呢?将MBA教育视为可以赚钱的教育项目思想的直接体现,就是相当多的高校将MBA学费的相当比例收缴到学校,剩余的才是MBA教育的办学成本。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你还有勇气谈创造世界一流、吸引世界级大师、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吗?国有大学必须加快体制转变,为国有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创造条件。

必须看到,国有大学商学院在过去十几年在MBA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其所在大学的原有管理体制斗争的结果。

记者:您提到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指哪几方面?

张新民: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两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商学院是国有大学各学院中受市场运作影响较大的学院,这就需要商学院院长在人力资源管理,如引进和淘汰师资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除此之外,在教师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上、在教师的实践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更宽广的胸怀,鼓励教师参与实践。

在财务管理方面。国有大学应将更多的财力用于MBA教育的发展上,而不是用于填补学校财务支出的缺口。在财务分配体制上,商学院应建立较强的以业绩为基础的收入结构。

记者:刚才您还提到MBA教育者的创新问题,您能否就这个问题详细谈谈?

张新民:MBA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MBA教育改革中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尽管现代管理学的发源地是美国,但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并不只属于美国所有。现在我们所谈的管理教育或MBA教育,是一种驾驭资源的智慧教育,而这种智慧应该和环境密切结合。在美国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必然是符合美国商业运作规律的,而我们要引进的应该是他们的框架、思维方式等,至于具体的理论,如果可用我们就学习,如果不可用我们不一定非要学习。

我们不仅仅要考虑从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理论,我们更应该考虑,总结我们自有的管理理论。我们讲《孙子兵法》,很多人都认为《孙子兵法》就是中国系统化的战略思想集大成者,很多书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在现在的管理实践中是可以得到运用的。现在的关键就是在结合现在已经变化了的实际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整理和挖掘。如果我们把这些做好的话,就是我们中国管理教育界对于世界管理教育界的贡献。但遗憾的是,目前比较系统化的有组织的在这方面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工作还远远不够。我觉得如果我们再不把我们自己宝贵的思想和理论整理、总结、提炼,那么将来我们在世界管理学界将会越来越没有地位,在理论上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东西。

中国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比喻:外国人到中国来不会买洋装,而会买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同样的,外国教育者到中国来,不仅会关心中国课堂里讲了哪些国外的东西,更会关注中国的课堂里有多少中国特色的内容。

这就是说,中国的MBA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两个方面做出探索:一是要挖掘提炼中国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一些理论。二是要挖掘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不但在中国课堂讲,还要在国外课堂讲。中国丰富的管理实践完全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库。如果仅停留在模仿国外教育的阶段,永远得不到国外同行的尊敬,永远不会有我们的地

我认为,哪个在学的商学院管理体制符合商学院运作规律,教师创新意识强,哪所大学的商学院就会获得更快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点我想强调的就是商学院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就业是硬道理”。当前的大学教育,除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外,它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和岗位。MBA学生也不例外,放到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就业才能说明问题。考的人再多,培养出的人没有就业的竞争力就是失败的。因此,MBA学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也会使我们的MBA教育富有生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MBA院校开始日益重视学生的就业,商学院教育质量的检验在一定意义上是靠就业说明问题的。从长远来看,就业的水平完全会影响到招生情况甚至是商学院的发展。就业渠道畅通,商学院教育才更具有生命力。

完善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是面向个人长期的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而不是一时一事的得失。很多学校现在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问题往往不在于当时的人才市场如何不景气或是竞争如何激烈,其根源还是在于没有深刻理解职业发展工作和就业的关系。前者其实是后者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自然事倍功半。来商学院读MBA的学员,平均有6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他们这个时候来读书,很多就是在职业发展上遇到了困惑,所以选择再次回炉,在充电的同时来寻找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些学员都具备不同的经验、能力和个性,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结合每个学员的特点、兴趣,帮助他们进行未来职业规划,才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职业发展工作中要针对学员的特点有的放矢,例如有的学员比较外向,有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那么就有目的的引导他在这个领域进行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使其整个进修体系中即有广度,也不乏深度。如果学员经过两年的磨练后,在未来不再迷茫了,那就达到了商学院教育的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自然会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可见,完善的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在MBA教育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在这里,您能否再谈谈商学院院长在商学院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新民:国有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商学院院长主要职能之一是筹集资金,而我们很多学校对商学院院长的要求一是看参加学校会议的到会率,二是看在学院办公室里的坐班率,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考察商学院院长?

张新民:我认为,商学院院长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筹资能力。这是商学院院长区别于其他院长的很重要的一点。商学院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充足的资金、多方的合作是必要的。所以作为商学院的院长,必须有意识、有能力开发和拓展资源。

二是相当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中国的商学院院长是在教师里面开展管理工作的,应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实力相当强,是学术带头人,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能对老师有所要求,不能抓教学质量的管理,不敢被学生打分,因而也就没有影响力。

三是较强的管理能力。商学院院长应该有相当强的管理能力。商学院院长和其他非商学院院长之间很大的管理差别就是商学院院长同时要兼顾管理和经营的关系问题,更多的商学院院长在管理的同时要经常考虑经营。因此,商学院院长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更要有经营的色彩。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他要更多的考虑捕捉市场的变化,捕捉市场对商学院教育的要求,应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并对市场的需要予以不断的满足,否则就被淘汰。

四是要代表商学院的形象。商学院的院长应该对工商管理教育的规律或者对工商管理教育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并能代表这个学院对外展示这个学院的形象。这就要求商学院院长必须不断研究商学院的MBA教育变化、市场变化以及整个教育发展方向的变化。

标签:;  ;  ;  ;  ;  ;  

中国国有大学MBA教育走向何方--外经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访谈录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