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途径分析_教育论文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途径分析_教育论文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青年学生论文,途径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3)02-0061-05

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2005年1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当前来看,我国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大学生的主导信仰。但也必须看到,在青年学生中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与当前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基本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分析,对于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对于方法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曾指出,利益决定思想,利益是思想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这就是说,思想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物质利益关系的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离开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流于空谈。苏联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不注重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致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空洞,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效果。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高等教育部门制定的《共产主义教育示范综合计划》仍然是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强战士”作为信仰教育的唯一目标,要求所有学生“在个人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与行为中确立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理想以及积极而且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文关怀,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始终关注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关心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使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理论教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任何信仰的教育都必须以知识为载体,都需要传授某些与信仰有关的知识。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如此。要使青年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必须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习。在理论教育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作为理论教育的重点,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为此,要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光辉历程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青年学生;倡导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用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辉煌成就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年学生;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除必要的理论教育外,还要加强青年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来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树立其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涉及多方面内容、多层次对象、多领域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增强实效,必须既统筹安排、系统推进又区分层次性。区分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宣传教育。要善于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不能强求所有青年学生都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复杂的理论原理,都能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所有要求,不能按照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此外,还要把学生党员同一般学生区分开来,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对于学生党员来讲,要使其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于一般学生,则要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其对现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程度,促使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能够找到着力点和切入点,并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注重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教育相结合。人需要理想,理想为人提供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靠理想来维系。这个理想就是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条件、需求、愿望而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只有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目标,才能建立起共同的社会认同,才能凝聚全社会成员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强调共同理想的作用,并不是否认人们有选择和拥有个人理想的权利,但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共同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江泽民指出,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利益愿望、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社会也才能获得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既要让青年学生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更要注重他们现实理想的实现,并积极引导青年党员自觉把个人理想实现和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实现紧密结合起来。

(五)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科学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既具有高度理论性又具有严格科学性,绝不会因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失去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集中回答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等首要的基本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中,必须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要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并引导青年学生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读和分析一些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导,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加强高校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引导,使其能够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一是培养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知能力。青年学生是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青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时期,具有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可塑性强、鉴别能力差的特点,各种社会思潮在校园的传播与盛行必然使其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导,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他们对现有社会政治制度、思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能力,从而树立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强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调适,引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行为。政治心理是指“人们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兴趣、情绪、愿望、要求,并支配或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的一定心理倾向”[3]。政治心理作为一种潜在的政治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的政治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也存在着部分青年学生政治素质水平低下、政治心理不成熟甚至扭曲、政治认知界限比较模糊、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缺乏以及政治淡漠等现象。因此,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深入政治心理层面,深刻分析青年学生群体的政治心理状况及其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政治心理调节,引导青年学生的政治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其独立的政治人格,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三是弘扬主流政治文化,优化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政治环境。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无论是党报党刊还是都市类报刊,都要强化阵地意识,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通过主流政治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宣传与传播,为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

(二)确立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主性探索

承认和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青年学生自主性探索是高校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关键途径。当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应确立青年学生主体地位,培育青年学生主体意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自主性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和空间。社区是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应加强我国社区和社团建设,把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纳入国民教育计划,以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总之,只有切实尊重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主性探索,才会使青年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探索中激发出正确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

(三)优化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积极培育校园政治文化

校园政治文化是师生在其政治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从深层次上引导着高校师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政治文化的培育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观,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开拓青年学生的政治视野,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弘扬主旋律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青年学生中的地位。在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高校校园政治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与时尚都会敏感地被校园政治文化所接受,这就使得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具有多样化的鲜明特点。然而,在多样的校园政治文化中必然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没有主导文化的引领,校园政治文化就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势必造成青年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位,甚至导致理想信念动摇。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前,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内容融入高校和谐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当中,并充分发挥其对高校校园政治文化的主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对校园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政治文化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政治文化活动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此外,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类社团组织的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和社会政治生活,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在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中,还要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关系。列宁指出,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这种统一。高校校园和谐政治文化的形成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下的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只有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主动汲取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与文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确保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政治文化的主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在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领和一元主导地位,又要积极面对社会价值和意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差异和多样中寻找社会基本价值的共同点,建构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从而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提供坚实的政治文化支撑和思想保证。

(四)建立健全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机制,使教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是使教育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宣传部门是进行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部门,应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负起教育的主体责任。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师生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和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组织上保证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配套的监督约束机制,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其次,要不断完善青年学生目标管理制度和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健全学生理论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使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制度化、经常化。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要把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分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体现价值向导,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准则。要把对青年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文明修养教育与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管理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与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些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再次,不断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方面,应按照胡锦涛在2005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要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要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的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后备人才。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帮助青年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剖析当代纷杂的社会思想和思潮,认清错误思潮的危害与实质,使其树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五)加强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创新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

当前,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等主阵地的作用,抓好学生社区阵地建设和网络阵地建设,使其成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党课教育的对象是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特点是突出先进性,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广大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之对党的理论和各项主张,做到真信真懂,坚定理想信念。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比较完善,既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实效性强的特点,又具有便于管理、易于建设的优势,应该作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当前,既要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抓好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又要抓好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主流舆论。学生社区是大学校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区文化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区文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应不断创新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各种载体形式,通过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校史馆、校园文化活动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校风是一所大学风气的总和、总称。作为大学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校风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营造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可在全校形成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风气和氛围,能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宣传、教育和传播。校训、校歌是对高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目标信仰及优良传统的准确概括和生动表达,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所独有的品格和精神气质,是高校统一学校思想,凝聚力量,并在众多的高等院校里独树一帜的关键所在。除校训、校歌外,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进行校史教育是高校开展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娱体育活动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建设优良校风和学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弘扬主流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高校可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和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六)促成合力共建,构筑整体化教育,为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的相互配合。江泽民曾经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4]当前,应整合高校、社会与家庭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全方位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利用教育合力,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络。其中,家庭是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平台。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家庭教育是德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开始,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长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往往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对孩子的价值观启蒙教育是其他教育方式和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家庭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是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内容结合起来,贯穿于学校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学科之中。社会是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保障。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也是进行公民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大课堂。在社会中,可利用社区及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途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传播,从而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收稿日期]2012-11-15

标签:;  ;  ;  ;  ;  ;  ;  ;  ;  ;  ;  

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途径分析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