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学也一样。但是,教师在具体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冲淡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是讲技巧和策略的,我们要深入研究,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一、先学后教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熟练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我们必须先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并要有课前预习案,学生要按学案的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或是学生相互检查督促,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为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才能顺利展开,也才能收到它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这样操作,与原来的教学程序相比,原来“先教后学”,现在“先学后教”,程序的翻转,使学生先学。学生学习了,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教师的教才有了指向性。同时,学生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其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更为丰富。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获知方法可能还存在着差异,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交流思路和想法,学生的获得会更多。而且我们通过学生的学,知道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是能够自主学习学会的,这些知识点我们教师不用教,将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存在困难和有疑虑的问题。
二、以学定教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先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究,在小组内统一看法、认识,统一答案,以待在展示环节进行展示。这一环节,我们教师要巡回在各小组之间,努力使自己成为小组的一员,充分掌握学生的合作效果,合作交流的进度,对问题的探讨方向、方法、思路、过程等;还有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探讨交流活动中,不能让学生思想开小差或干其他事等。在这样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对自己下一步采取什么样的教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有可能实现“对症下药”,即用学生的学确定教师的教。小组成果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又一重要环节,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展示小组的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展示实现思想和方法的碰撞,让思维更为活跃和宽广。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给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不能只偏向好学生;让学生把话说完,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更不要叫停学生回答;要每组有一个代表发言,不能乱了套;尽量提供更多的展示方式方法,使学生更有兴趣、激情、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这一环节也是了解学生学情的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学促学
学生都有好胜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要激发学生的斗志,优化课堂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小组的建设促进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以学促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要及时到小组中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引导学生想办法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有些消极学生,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不想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者就是长时间保持沉默来抵触小组合作学习。这时教师就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明白我是小组的一份子,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小组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们乐于参与小组学习。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课堂上要求学生将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叠放在一起,用铅笔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于O点,并用大头针将交点O固定,绕O点将上面的一个平行四边形逆时针旋转180°。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尝试,再换个平行四边形,换个转动方向试一试。提问: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上、下两个平行四边形绕一个点转是可以完全重合的,由此联系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可以找到对称中心———“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此外,还能得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规律的学习没有多少演算和论证,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在总结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应用到了“中心对称性”,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实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转化与融合。
四、客观评价
1.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自己的评价,客观、公平、公正是前提。在语言上,我们要尽量采用激励性语言,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不能揭学生的“短”。
2.在评价方式上,我们要采用多形式的评价。如:可以在学习小组中采用互评的方法,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在互评中实现“取长补短”;还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班级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完善,不断实现超越自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本的,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提高教育观念和专业修养,正确把握数学新课程的内容、特点、目标和要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论文作者:杨生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