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体育;社会体育;衔接;对策
前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极大提升,生活娱乐方式也逐步丰富。体育锻炼促进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中,将业余时间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还锻炼了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缓解日常工作中的巨大压力,可谓一举多得。因此,体育锻炼已经渐渐成为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学校体育教育也在这一过程中颇受关注。
一、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具体含义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中国体育由三部分体育类型组成,一是社会体育,即社会群众在业余时间内自发参加地社会公共体育活动;二是学校体育,即为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们参与的体育活动,最高水平的学校教育为高校体育;其三就是竞技体育,即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竞赛制体育项目。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因此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交接处。
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也就顺势而生。高职体育作为高职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体育的一部分。促进高职体育的教育水平提高,为的是促进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提高学生对于健康锻炼的重视程度,让健康第一的理念原则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在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也能坚持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思想观念。简单来说,高职体育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身份的转变[1]。
二、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倡导的全民运动根据年龄层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活动。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是息息相关的阶段性内容。
从一个角度来说,高职体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同感,这种观念不是一下子可以养成的,要靠日积月累的熏陶教育和长久的健身体验来促成。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是培养一个人健身习惯的启蒙点,由此可见,高职体育教学起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过渡作用,促进全民运动落实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校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前提,做好学校体育的教育工作,才能促进全民体育的深化进行。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身习惯,明确体育锻炼是未来社会人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也能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三、促进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衔接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培养健身的运动观念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会成为其行为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养成全民健身的运动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可程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高职体育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职业技术人才,要求这些毕业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灵敏的反应能力、坚强的意志力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也是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基本就业基础,如果学生在学校中就练就了一身本领,出了校门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体育教育可以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面对挫折。学生在进行学校体育活动中,需要建立团队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对于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同时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这是走上社会后必不可少的能力储备。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通常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体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也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设定一些不同的教学目标,这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体能训练,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水平。除此之外,学校体育活动还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发展特点来进行调整,以此来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提升。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了解自己的自身情况,要向符合自身发展的运动目标努力,促进体育活动的职业作用和健身作用的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设定,了解自身专业的职业性质,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要自发地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中,及时调整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防止自己因为缺乏锻炼出现职业病的问题。
(三)完善高校体育的评价考核制度
在进行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根本目标,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评价考核制度,制定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核体系,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个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新型评价考核方式的合理性、规范性、公平性,促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高职的体育教学在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中,没有时间的局限,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进行考试,时间较为自由;除此之外,也不受到考试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学生的实习单位;另外,高职体育的评价考核标准也较为人性化,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化考试方式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评析后得出结果,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进行评价考核。学生也可以自行和老师交流沟通,在实习工作的时间里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并且,高职体育的评价考核标准灵活化,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学校的评价考核打破了传统高职体育评价考核的硬性规定,促进学生的自觉运动意识的养成,促进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还会坚持体育锻炼。
(四)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作用。高校可以全方面地进行教学思想的深入和教学活动的引申发展。例如举办一些体育竞赛,创建一些体育社团等,还可以组织教职员工的体育比赛,促进开展全员化的体育活动。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深化进行的同时,促进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营造积极上进的学校氛围,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2]。
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现状,会有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教师的职业化能力不够,缺少教学环境等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促进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转变,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将全民健身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总结: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发展问题,也会关系到我国国家群众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发展。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必须要加深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根据目前的教学实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强化身体素质的意识提升,促进培养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雷.新时期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130.
[2]朱广龙.新时期高职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问题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53):358-359.
论文作者:刘岳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体育论文; 高职论文; 社会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体育锻炼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