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匠人论文,诗人论文,语文教师论文,生活中论文,一半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催生课堂教学的艺术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教师也应当具有一点艺术家的禀赋。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将这句话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我理解为:凡是优秀的教师,多半既怀有“诗意课堂”的期望,又拥有能够实现这种期望的才能。这里的“诗意课堂”,肯定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好看,而是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的心智水平与学习能力悄然提升;也是在规定的时空里,师生相互感染与启发,共同体会学习的快乐。许多教师憧憬着“诗意课堂”,却不懂得让理想变为现实还需要切实的能力,更不明白这种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需要下苦功夫。从课堂教学来看,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因生而动,应时而变,一切从学情的需要出发。 2014年夏末,我有幸走进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的初一(6)班,与一群可爱淳朴的孩子共同学习写作,这在我是难得的锤炼教学功夫的机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我发现,要想打造“诗意课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专业能力: 敏锐的发现与敏捷的捕捉 在初一(6)班上课是幸福的。看到台下一张张纯真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你会觉得当教师是多么快乐。听着学生一个个踊跃的发言,一组组热烈的讨论,你更觉得教语文是多么有意思。在这样的班级上课,你会以为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什么就能教成什么的。然而,起始课上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师:同学们,根据你从小对写作的感觉,将“写作是件________的事”补充完整。 生:写作是件快乐的事。 生:写作是件有趣的事。 生:写作是件开心的事。 待全班31个学生一一回答后,我发现:认为写作是“快乐、有趣、兴奋、愉快、幸福、美好”的事的学生共有26人。进一步了解后,我看出了学生存在思维求同、思路狭窄的共性毛病,尤其是对写好作文就是要多用好词好句的认识,普遍而固执。这恰是我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努力改变的状况。 想改变就得找时机,我几乎每一节课都在寻觅打开学生思路的良机。比如——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你在写作课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收获了许多的学习方法,如用五官来感受。 师:他最深的印象是在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秘诀——观察,他认为观察中最重要的是用我们的五官来感知事物。 生:我学习到了不仅要有观察,还要有积累。 生:我从中得到了快乐的味道。 生:我在一个月的学习中学会了许多写作文的技巧。 生:我以前对写作可能没多大兴趣,现在我喜欢作文。 生: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师:你能不能举例说说你的收获是怎么得来的? 生:可以把一篇文章修改得更好。 师:好。有没有同学跟他们的收获不同? 生: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移步换景,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 这个设计本身就在于启发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其中,“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感受显然与众不同。于是,我追问了一句:“你能不能举例说说你的收获是怎么得来的?”既让学生的总结内容更丰富,也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思考更具个性。 敏锐的发现源于经验,也源于对学生成长的热望。敏捷的捕捉则需要具体而强烈的目标意识,需要教学中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发现学情中的优势与问题,捕捉依凭优势与解决问题的契机,都需要长期的锻炼,甚至一生的修为。尽管我在课堂上非常注意倾听学生,非常注意寻觅机会,但还是有些细节没有抓住。比如,在起始课上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拘谨,其后开展的“我想对你说”的活动中没有及时捕捉到“你”的对象的近似值高而采取相应的点拨措施,白白浪费了良机。 适切的安排与适时的调整 接到在“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执教示范课的任务时,我想得很简单,借一个班“秀”一节课而已。起先,我打算上一节关于描写的课,借助美术中构图、着色等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要领——这样的课应该很好看。后来发现学生一时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于是决定从头开始,从初一年级写作教学的第一课《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开始。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被安排为学生初中写作学习的起始,是颇有意义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先懂得写作常常就是写生活,让学生学习“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对其今后的写作道路至关重要。为此,我决定将此课作为学生本学期写作学习的重点,将观察作为这一课的重点,并打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写作的快乐天地。 我把观察的学习分作了四步,用四课时完成。第一课,《我有一支棒棒糖》,主要完成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对最寻常的棒棒糖进行看、触、嗅、尝、听等感官体验,获得了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了观察事物不能仅靠视觉的认识。第二课,《看望一棵树》,主要完成多角度定点观察事物的学习任务。学生面对一棵树,从平视到仰视再到从楼窗上的俯视,了解了观察角度的重要性。第三课,《跟我来欣赏》,要求学生从校园的不同特点——书香、活力、清新出发,分组选择景物与路线,进行观察,写成文章,学生从中明白了观察当有序的道理。第四课,《用文字画画》,主要完成准确、清楚、有序地表现观察结果的学习任务。课前,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跟我来欣赏》仔细修改后,拿到组内互改,参评;各组最后推荐出一篇,再经组员轮流修改,形成小组“代表作”,在课堂上讨论。整个这堂课的设计是从教材出发的,但更是从学情出发,可以说是为初一(6)班量身定制的,其目的在于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 示范课《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用文字画画》,本来的设计是各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校园特色选择观察的景物与路线,其他组则在完成本组任务后,课余时间也走一走别组的路线,了解别组的观察对象,以便在课堂上对该组的“代表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课前发放的讲义上,我只给出了对各组的“代表作”提意见和建议的位置。没想到上课时,我发觉学生竟然都憋足了劲互相挑刺,我预感到这种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情急之下,我顾不得课是否完整、能否好看了,临时在原先可以充分讨论的“建议”环节前,增加了“夸赞”的环节。这个适时的调整,虽然造成后面的教学时间被挤压,遗留了诸如“有序”的探讨没能展开等问题,但学生经过这一环节的补充,开始学习欣赏他组的作品,这也为后面的“意见与建议”环节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是临时的调整,所以该部分与后面的内容显得不够协调,我也没来得及思考并交代这一环节的作用,使得这一部分显得有些突兀。不过,我知道,一切为了利于学生学习而做出的改变,都是值得的。 自由的对话与自如的点拨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几节课是很有意思的,真的给人一种诗意的享受之感。就拿示范课《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用文字画画》来说,课堂上,学生由谈学习收获时的拘谨,到提修改建议时的踊跃,心门渐次敞开,认识水平也逐渐提高,这实在是令人开心而鼓舞的事情。 尤其难得的是,即使面对许多前来观摩的教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仍可像平时一样谈笑风生,如话家常,自由而自如地交流,表现出课堂真实而欢快的情状。这让我倍感欣慰。 不妨看看这个镜头—— 师:我们三个组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了,我想,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件小事,互相夸一夸,怎么样?你在别的小组的那篇文字里,觉得哪一处印象最深,很有画面感,能因此记住了校园里的那个景象,我们就把它画出来。 生:我画的是王晔晗的:“池塘虽然不大,但是上面却有不少的荷叶。从植物的颜色来看,秋姑娘似乎还没睡醒,一切都是夏天的模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秋姑娘似乎还没睡醒,一切都是夏天的模样。” 师:你能想象到池塘里满是荷叶的样子,是吗?现在还是这样吗? (学生沉默。) 生:我画的是董静雯的:“与其他亭子不同,它的前方是小溪,几块石头,几株水草,甚至几朵莲花。那莲花在风中摇曳着修长的躯干,在水面上飘动着妖娆的身姿,在水草后扭动着性感的蛮腰,令人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师:其实董静雯所写的跟王晔晗写的是不是同一个景象?你为什么觉得董静雯写得好?你觉得是你发现的这处好,还是刚才这位同学发现的那处好?他看到的是秋姑娘没睡醒的池塘景象,你看到的是一枝具体的荷花冲出水面,在风中那么袅娜,是吧? (学生沉默。) 师:这样吧,我换一个问题问你:秋天还没睡醒,荷塘里都是夏天的模样,与那个突出水面风吹袅娜蛮腰的荷花,哪一个能在你头脑中成为一个画面? 这是个有趣的片段。第一位学生与许多学生一样,见到好词好句,特别是“春姑娘”“太阳公公”之类的,就一定认为好,即便我追问他:“现在还是这样吗?”(因为彼时已是秋天,荷塘早已一片颓败了)他也不愿放弃对带有童话色彩的语句的偏好,甚至对观察到的实景也可以屏蔽,这可能是因为受小学写作学习的影响太深,导致他一时不能扭转。一个好的契机出现了,第二位学生发现了对同一对象的不同描写,这一处显然比上一处要更形象具体。我立刻抓住这一点让他作比较,也让全班学生领会观察后实写的好处。然而,该生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点犯难,因为他也觉得“秋姑娘没睡醒”写得好,但又不能否定自己,于是保持了沉默。我顺势将问题进一步明朗化,并向“观察与描写”的方向位移,然而他仍然不能放弃“秋姑娘”,其他学生的回答也是一样。此时我知道这个点拨不太成功,因为强扭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再等时机了。好在学生写作学习的路还长,观察与描写的方法也不是一时能完全掌握的,不如先放一放了。 能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交流,还能自如点拨,这首先需要放下教学的功利心,不可对开课的成功有过高的期许,因为只有这样,内心的压力才不会太大。其次,给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要单纯一点,要求也简单一点,这样学生发挥的空间大,自己驾驭课堂的自由度也大。再次,就是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能随时明白他们的想法,这一点应该更为重要。 精确的判断与精准的评价 示范课上,在给各组“代表作”提意见和建议的环节里,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 师:对第二组刘叔文的,有没有意见和建议? (学生沉默。) 师:都觉得非常好了?那我提一个。我觉得有一处不太看得懂:“一入眼,就是红、黄、蓝。”我没看到我们校园里到处是红、黄、蓝啊。 生:(齐)校服的颜色。 师:那你就要说清楚啊,你这个画面“一入眼,就是红、黄、蓝”,你不说,我以为是在调色板上呢。那怎么办?你得让一个陌生的读者读完后产生一个画面感,你让我产生的就是一团颜色的感觉,哪个来帮她? 生:一入眼就是红色加黄色,加蓝色的美丽校服共同在一起,颜色非常搭配。 (师生笑。) 师:我现在明白了,穿蓝色校服的是初二的同学,红色的是初三的同学,咱们初一的同学都是黄色的,那你一入眼的是三个年级不同校服的颜色,可是这句话不能这么说吧?“一入眼就看见三种校服。”(学生笑)这不像话呀。这句话不好看,真不好看。你帮她。 生:可以说入眼即是穿着红、黄、蓝校服的学生们,都在操场上运动着。 师:都在奔跑着,跳跃着。因为他们这个组想突出咱们这个校园啊,不是单单有着古老的江汉公所的读书之地,这个校园既古老又年轻,到处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我们是亚青会、青奥会的体育场馆,对不对?你看我们那个操场上,到处都充满着运动的气息。那我们怎么能不把它写清楚呢? 这个片段的出现也在我的预料之外。我发现学生对“观察与描写须准确”的评判是用心的,也比较到位,但对“清楚明白”“井然有序”的要求其实并不在意,或者说还没具备这方面的判断力。我于是见机行事,抛出一处描写不清楚的句子,引发学生讨论。应该说,学生的观察是清楚的,但表达时往往沉潜在自己的话语氛围中,以为别人都能懂。我在听学生朗读这篇文字时就注意到这个句子有问题,此时将其引出,果然击中了学生思维的薄弱处。慌乱之间,学生修改句子明显出了偏差,此刻我的评价是不能模棱两可的,所以我及时否定并强迫学生继续修改。在这样的“逼迫”下,学生终于把话说清楚了,我也舒了口气。 精确的判断与精准的评价,对语文教师而言,是很高的专业能力。我常常感到自己力所不逮,比如,学生读道:“银杏树枝头挂满了白色的果实,一个挨着一个,好似一串串银铃。”我听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到:其实挂在枝头的银杏果实有一层外皮,不是白色的,还有臭味。只有去掉外皮,才能见到我们常见的白色骨质外壳。没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关注不够,更根本的原因是自己也缺少观察,缺少相关的知识积累。可见,能作出精确的判断和精准的评价,教师自身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诗意课堂”的追求,是实现课堂教学艺术美的前提,然而,空有追求的愿望,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很难催生教学的艺术。“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这是真正艺术家的模样,也将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就算“虽不能至”,也常“心向往之”。语文教师: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工匠--对“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的思考_教学反思论文
语文教师: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工匠--对“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的思考_教学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