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

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

陈兴民[1]2000年在《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文中提出本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个体对灾害冲击的心理行为基础和教育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灾害及其成因,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纯自然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易损性的增加,人为因素更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尤其是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和冲击主要来源于社会的易损性和人们对灾害的不合适的心理行为反映。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自然灾害基本上是由纯自然因素所引发,自然灾害的灾因自然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和充分。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实践深度的增加,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灾害灾因表现更为复杂,它不仅表现为自然性,还有人为性。而且人为诱发或人为因素起作用引发的自然灾害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在灾因因素的作用下灾害过程并不完全是以灾害为主体的灾害演进的自然过程,而且它还是以人及社会为主体的消灾灭害的社会过程。 本文研究了个体面对灾害的行为反应。面对灾害社会个体行为反应有很大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有“一般避难行为”等八种类型。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反应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互动、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分析了作为个体对灾害发生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反应以心理反映为基础,因此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与心理反映具有一种相关关系。个体面对灾害心理反映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应激反映。灾时心理应激反映与个人特质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点、灾害经历、应激反应能力、减灾知识掌握程度等都是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反映的重要因素。 本文讨论了基于个体面对灾害心理行为反映的教育对策。具体分析了灾害易损性与灾害教育的关系,灾害教育与灾害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开展灾害教育的一些思路,包括讨论了灾害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灾害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灾害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董惠娟[2]2006年在《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是极其惨重,它在造成物质毁坏的同时,也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心理救助是灾害救援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救援中不仅要注重物质救灾,更要注重对受灾者的心理救助。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其对人的心理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极大。纵观国内外灾害心理的研究历程,其研究着重于灾害发生时的具体心理救助技术,系统地对灾害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救助措施的尚不多见。地震灾害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既有特殊性,又有适用于其它灾害心理的普遍性,因此,本文针对地震灾害心理的研究,即可以在理论上完善灾害心理学体系,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灾害救援工作,给救灾者以支持。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灾害领域以及灾害心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灾害心理的概念及内涵,继而解析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体系及其生成的动力学机制,并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地震灾害同心理伤害的相关性,最后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地震灾害心理救助措施体系,能够在地震救援时对受灾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救助。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界定了灾害心理的概念及内涵。包括灾害心理的涵义、灾害心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地震灾害心理的消极影响、地震灾害心理的特征以及灾害、生存条件和灾害心理之间的关系。 (2) 系统研究分析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内容及结构。本文将地震灾害心理解析为九个方面,分别是灾时应激反应异常、灾后需求倾向的异常、灾后心理情绪的异常、灾后生理反应的异常、灾后心理适应的异常、灾后认知过程的异常、灾后交往心理的异常、灾后行为反应的异常、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3) 在研究了地震灾害心理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时间进程、生成过程、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地震灾害心理生成的动力学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唐山地震、岫岩地震、印度洋地震海啸三次灾害的数据,对地震灾害同心理伤害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地震灾害同灾害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 (4) 本文根据前述研究,结合地震灾害救灾实际,设计了地震灾害心理救助措施体系,提出了针对不同灾害心理类型的救助方法,最后讨论了我国开展灾

金嫣[3]2011年在《自然灾害下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巨大。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造成灾后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种种社会行为和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灾后生产恢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所以,在救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救助生命和财产,也要重视对心灵的救助。在国外,心理干预已经是灾害后政府应急管理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的心理干预研究和实践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很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需要不断的加以完善,心理干预工作也还没有纳入到国家应急机制中。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是进行灾后救援的主要实施者,而帮助灾民重建心灵家园,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重视公共利益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理论研究和模式构建上的努力,意图将心理干预补充到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中。本文就心理危机的心理学内容和公共管理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先是研究心理干预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其次分析了在自然灾害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总结了我国在灾害救援时进行心理危机的相关现状。然后文章从多方面讨论了我国在宏观的应急管理层面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进行自然灾害心理干预时要注意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做法,并就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完善灾后政府应急管理的心理干预提出了一些建议。

程亮[4]2016年在《华南沿海突发电力灾害背景下公众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沿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脆弱的电力系统时刻暴露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经常发生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事件。电力作为国家各项产业的支柱性能源,具有广泛性、不可替代性、即时性的特点[1],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基底性支撑,突发的电力灾害如果长时间无法修复,将直接导致整个城市系统的崩溃。公众是政府行政的服务对象,灾后公众应急也常是政府忽略的部分,但目前突发电力灾害背景下的公众行为研究几近空白,本文针对突发电力灾害背景下公众应急理论依据不足的现状,进行了相关探索。台风及台风灾害链极易导致突发电力灾害的形成及传导,灾害的扩散效应不但增加了救灾难度,更是影响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恶性电力灾害下的公众行为,本文在理论及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调研数据提取出个体特征、物资供给、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四类公众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依据不同停电时间下的公众行为特点把公众行为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始期、发展期、膨胀期、爆发期四个阶段,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期研究各阶段下各类因素对公民行为的影响强度,最后根据这四类影响因素与公众行为的对应关系和相应权重,得到电力灾害下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其次,公民个体的承灾能力和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亦是不同的。根据公众在电力灾害中的个体行为趋势和表现特征,灾害中的公众可划分为领导者、参与者、跟随者和孤立者四种类型,四类公众的形成和发展与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关系到制度和社会、灾害公众心态、政府应急工作等不同方面,并在互相的影响下逐渐朝集群行为发展。突发电力灾害下的群体行为可划分为良性(有序)、中性(无序)、恶性(极端)三类,其中带有维权和抗议的极端群体行为是最为频繁且破坏性和影响力最大的,根据调查反映的公众行为趋势,可将群体行为的形成分为独立期、聚集期和爆发期三个时间段。运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QSIM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灾后各主体在灾害环境压力、社会环境压力、生活生存压力三类压力之下,其行为由平静到爆发的演变过程。结合环境因素和政府因素,通过群体内部四类公众之间的关系互动,分析了集群行为的发展路径。最后在政府工作层面,从制度体系、应急能力、联动水平三个方面介绍了华南地区目前的政府应急现状,虽然较前期有较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电力灾害背景下集群倾向最高的群体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等特征,这和其他类集群事件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结合公众调研中反应的对政府及电力部门的应急工作评价,从救灾渠道、信息沟通、物资供给、心理帮扶、应急公关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和意见。

缪世岭[5]2012年在《突发情境下灾民行为与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与日剧增,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回顾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援行为可以发现,所有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几乎都搁置在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有效实施外部救援上,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对于灾前预防和灾后救援的关注。灾害应急管理不仅是政府的应急反应,更应该是灾民的应急反应。灾民是应急管理的受众主体,其灾时的状态极大的影响应急救灾的效果,过度的恐惧心理会使得灾民认知能力下降、行为能力受挫,从而导致会造成个体的异常行为,而灾民冷静的心理反应可以降低个体恐慌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避灾逃生行为,有利于提升灾民应急能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目前虽然有个别学者开始对灾害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往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研究不足,系统性不强,特别是对于灾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极为缺乏。本文研究可以为进行灾民进行实时性救援提供依据,为政府制定应急管理政策提供建议,以其最大程度的降低生命财产的损失。本文从实时性止损角度出发,以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灾民个体心理行为规律为应急管理研究的着力点,重点分析灾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文章首先对突发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及我国突发灾害应急实践进行了总结概括,然后利用环境应激理论、动机与需要理论、风险认知理论及群体心理行为等相关的理论,提出了突发情境下灾民恐慌行为理论框架,具体分析了灾民恐慌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并根据恐慌程度等维度对灾民个体行为进行了分类。然后根据理论分析,提炼出了灾民恐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控制感、灾害事件的持续性、社会支持等因素显著影响灾时个体行为。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优化个体行为选择的政策建议。

陶鹏[6]2012年在《基于脆弱性视角的灾害管理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非典"蔓延事件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亦呈现出多样性,讲求应急管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应急管理的社会科学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研究与实践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社会科学视角出发的灾害研究强调灾害管理的人文主义属性,弥补长期存在于灾害管理与研究领域的技术主义倾向所产生的不足,群体行为、社会制度、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等社会科学研究要素加入到灾害管理研究之中,将深化灾害社会属性的认知,把握灾害周期内的各种客观社会规律。长期以来,风险、危机、灾害分属不同学科,话语、视阈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对灾害认知混乱与研究分歧。学科交叉性造成对于三个概念的认知与判断皆具有连续统特征。以灾害概念为例,在社会科学范围内,"事件-功能导向"、"脆弱性导向"、"社会建构主义导向"、"不确定性导向"、"权利资源分配导向"已成为灾害认知与研究主流范式。对灾害的"盲人摸象"似的碎片化认知与研究阻滞了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开展,而以整合研究为基本范式的灾害社会科学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其中,以DRC为代表的学科整合和以波恩为代表的概念整合成为国外灾害社会科学整合研究发展趋势的代表,而"风险-危机"转化理论则是基于中国问题与本土话语的灾害认识与整合研究范式。本文立足于整合式的灾害社会科学研究,聚焦灾害社会科学研究话语的构建,通过对灾害动力学的社会科学阐释,实现灾害管理实践与灾害管理的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融通,并推动灾害管理政策产出。于是,本文将研究问题分为两大部分:灾害社会科学的整合性话语体系应当如何构建?如何从灾害认知、话语以及政策层面来提升灾害管理体系?对于两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首先,灾害社会科学的整合性话语体系的构建。面对概念模糊、理论差异、视角分散、话语隔离的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现状,本文系统梳理了风险、危机、灾害概念及其研究的理论脉络,并通过"危险源-关系链-结果"为逻辑结构厘清了灾害认识与研究的宏观图景。本文提出了 "风险-危机转化模型",以社会脆弱性为核心概念来联系风险与灾害,并将社会脆弱性与触发因素视为灾害危机产生的催化剂,其中,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作为社会脆弱性构成的核心因素,在灾害动力学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灾害的可管理性内涵就体现在对四大社会脆弱性要素的行动千预之上。其次,从灾害认知、话语以及政策层面来提升灾害管理体系,完成宏大叙事话语与灾害管理实践的有效对接并优化灾害管理实践。以社会脆弱性为基础的社会科学视角的灾害动力学话语体系具有宏观性,而将社会脆弱性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宏观面向与灾害管理周期内的实践的结合则需要更具中观意义的概念与话语体系。于是,本文提出灾害社会脆弱性的"金字塔模型",丰富了"组织适应"、"脆弱性分布"、"灾害文化"这三大概念,并以此链接宏观灾害叙事与微观灾害管理。组织适应主要针对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关系协调、应急资源、组织风险治理结构、预案管理等政治-行政灾害研究传统下的经典议题。将现实政府组织弥合官僚制组织特征与灾变情境特征之间的"情境差距"视为灾害管理的本质属性,利用组织结构与组织功能将组织适应四分为:维持型、结构扩张型、功能拓展型以及突现型,通过组织适应过程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划分,将组织适应过程又划分为预案适应与组织自适应,二者被认为灾害的组织适应所不可或缺的组成。"灾害的组织适应一般过程模型"则将利用组织的一般管理过程将风险感知、资源保障与目标功能作为组织灾害适应的限制因素,而对于三大因素的突破则可以有效推进正式组织的灾害管理绩效。而脆弱性分布则聚焦社会脆弱性的经济与社会面向,本文认为灾害问题可视为一种社会问题,灾后社会状态与灾前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具有存续性联系。针对灾害与风险研究领域中的"风险分配"议题,本文则提出了"脆弱性分布"概念,并从复杂社会性、全灾种性、常态性、动态性、本地性、管理性维度全面比较了二者内涵,并将脆弱性分布视为灾害的群体脆弱性的核心概念。群体间的脆弱性分布过程分别为:以先存状态与自然作用为基础的自然分布过程和以社会制度作用为基础的社会分布过程,通过双重过程作用将脆弱性分布的四大资本要素即自然、社会、个体、公共资本在群体间进行分配,从而造成群体在风险暴露与应灾能力上的差异。灾害文化可作为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的文化面向的集中体现。价值要素、规范要素、信念要素、知识要素作为灾害文化的结构要素,在灾害文化语境下,它们共同影响着灾害管理的政策产出、执行与评估各个环节。灾害管理周期中的减灾与整备、灾变反应、恢复阶段分别对应灾害文化中的风险文化、灾害迷思、社会学习。灾害文化将灾害管理微观行为与灾害的文化脆弱性相联系,揭示了组织、个体、专家、媒介以及整体社会对于灾害的认知、知识传播以及社会学习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对以上两部分的论述,本文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结论对策:其一,构建了以社会脆弱性为基础的灾害社会科学整合研究话语体系;其二,提出动态开放的灾害管理系统,确立以预案适应与组织自适应为基础的建设方略,其中,对组织风险感知、组织功能以及组织结构方面的突破是完成灾害的组织适应的基本路径;其三,初步构建了灾害社会管理的基本价值与战略,将灾害社会管理与灾害管理周期相结合,细述了灾害社会管理的服务与管理机制;其四,提出灾害文化可作为建设具有灾害恢复力社会的起点,将减灾文化、反迷思文化、问责文化的培育视为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

冉茂梅[7]2012年在《基于地震避难行为心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此次汶川地震,引起了大家对避难场所规划的高度重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城市的防灾规划的不足、避难场所的缺乏等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已有的避难地体系规划大都集中在理论层面,避难地指标均沿用一些规范规定的指标,未从避难者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汶川地震后的避难行为心理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居民的避难行为规律,合理地确定出避难地的服务半径。再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总结出避难地选址的基本原则,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研究做了一些铺垫,为城市避难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进行简要说明,并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国内外相关现状研究,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比较,基本了解国内外避难地空间体系的理论知识、体系构成和规划实践等内容,为本文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主要是避难行为心理规律分析,是本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找出成都市居民的避难行为规律,确定成都市避难地的规划选址原则,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构建,是论文的主体。结合之前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基础以及避难行为心理规律的研究,结合城市用地分类进行分析,在城市各类用地中选择出适宜作为避难地的用地,并对避难地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平灾转换分析,构建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第五部分是实例研究,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对成都市避难场所规划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成都市避难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等级结构、避难场所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原则、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避难通道规划布局、避难场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找出成都市避难地体系的不足。并根据成都市的现实状况,对成都市避难地空间体系的规划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朱华桂[8]2012年在《突发灾害情境下灾民恐慌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突发灾害情境下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以风险认知过程为主线,提炼出行为选择的主要维度和内在的逻辑框架,重点分析了灾民行为反应类型及恐慌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般恐慌行为的概念模型。

王滢[9]2016年在《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疏散的全局性和实效性角度出发,通过归纳国际上对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概括其定义与类型,对避难场所规划方法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借鉴了相关国家法律背景下的疏散规划方法。针对我国滨海城市的灾害类型多而且频繁发生,但避难空间体系建设及防控措施单一而薄弱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力图弥补当前我国避难场所课题研究的空白,系统化完善避难空间规划体系,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灾害损失,为我国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提供实效性较强的策略。本论文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探索一般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影响的诸多因素,分析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不同疏散意识和行为对疏散结果影响的特征,力求找到有效地疏散办法。本文依据量化的数据及大量的调查与综合分析,具体剖析了瓶颈口竞争行为、延缓择机行为、从众结伴行为、拥挤竞争行为四种疏散行为机理。兼顾疏散行为研究的特殊性,以老龄人群为例,探索了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行为规律,老龄人群在突发灾害情况下对空间需求的特殊性,为完善避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探索了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从城市空间形态、空间结构、避难空间组成、用地布局、开敞空间等方面提出了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特别针对滨海城市海洋型灾害、气象型灾害、地质型灾害和人为灾害四种频发的典型灾害,构建适应不同滨海城市灾害特征的避难系统,并针对每一种灾害提出了与灾害特征相对应的城市避难空间的防灾策略。在研究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可达性及适用性等风险评估基础上,按照海洋型灾害和气象型灾害发生的时序为老龄人群提供可行性的疏散方法。并根据研究国内外相关滨海城市应急防灾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小学学校为主要空间载体,由市、区级负责下的社区防灾应急避难系统,形成城市全覆盖防灾机制,深化了平灾结合的原则。论文的最后,从人群实际疏散角度出发,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人口密集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老龄人群疏散中体现的避难空间合理性进行实际的模拟分析。并对比借鉴了日本有关滨海城市老龄人群在灾害遇难的启示经验基础上,以Mapinfo的GIS功能作为技术支撑,探索滨海新区塘沽主要自然灾害的避难有效途径。为避难空间规划中不同灾害的疏散设置路径、方法和避难场所布局,为防灾决策以及避免灾害疏散的盲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赵黎明[10]2003年在《灾害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灾害管理系统。论文以灾害为研究对象、以灾害经济理论和灾害文化理论为基础,以灾害保障理论和灾害行为理论为支点,以灾害管理方法为手段,研究现代灾害管理问题,构建了现代灾害管理理论框架。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灾害管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该系统的动力机制,建立了减灾系统详细动力学模型,为灾害管理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论文从进化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灾害管理系统的演化模型,探讨了灾害管理微观主体根据自身周围情况变化,不断改进自身的行为库和知识库,组成相互分工与协作的自组织系统,完成灾害管理任务。论文对灾害管理系统结构体制和运行体制设计的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灾害管理系统设计中的系统流程问题、流程描述的主要建模方法等,提出了灾害管理系统流程诊断、设计框架。本论文的创新点为:构建了现代灾害管理理论的框架,建立了新的灾害管理理论体系;在深入探讨灾害管理系统演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体的灾害管理演化建模方法,构建了灾害管理系统演化的理论框架、微观主体模型、多主体模型;深入剖析了灾害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动力机制,建立了减灾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研究并初步建立了灾害管理系统设计方法论体系,探讨了灾害管理系统的结构体制设计、运行体制设计和流程设计的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中心问题,内容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具有较为完整的研究内容体系。论文提出的解决相应问题的理论、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论文为灾害管理系统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D]. 陈兴民. 西南师范大学. 2000

[2]. 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 董惠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

[3]. 自然灾害下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 金嫣. 内蒙古大学. 2011

[4]. 华南沿海突发电力灾害背景下公众行为研究[D]. 程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5]. 突发情境下灾民行为与应急管理研究[D]. 缪世岭. 南京大学. 2012

[6]. 基于脆弱性视角的灾害管理整合研究[D]. 陶鹏. 南京大学. 2012

[7]. 基于地震避难行为心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研究[D]. 冉茂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 突发灾害情境下灾民恐慌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朱华桂. 学海. 2012

[9]. 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王滢. 天津大学. 2016

[10]. 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 赵黎明. 天津大学. 2003

标签:;  ;  ;  ;  ;  ;  

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