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北方金融中心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我国开放的重点渐趋北移,环渤海地区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这为环渤海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快北方经济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在环渤海和北方经济发展中,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启动环渤海和北方经济的重要杠杆,正如小平同志所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小平同志的精辟论述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使我们感到加快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势在必行。
以京津冀为中心,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密集,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科技发达,综合经济实力强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地区的优势和潜力远未发挥出来,与我国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和洙江三角洲地区存在明显差距,这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中,金融市场中的资本与证券市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同样需要有一个较发达的资本与证券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中心,来带动环渤海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北方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架与目标
目前,世界上的金融中心有国际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大国中,不仅可有国际性和全国性金融中心,而且还应有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我们设想中的北方金融中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北方和全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其基本框架和目标是:形成发达的各类金融市场、功能各异的众多金融机构、高效灵活的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的资金融通、证券交易规模和强大的金融辐射能力。
中国北方金融中心应具备整体的开放性、功能的综合性、结构的多元性、运作的市场性、环境的配套性等特征。
北方金融中心的建设,要以建立规模容量较大的区域性资本与证券市场为突破口,带动其它各类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以核心金融机构的建立、引入为重点,促进金融业的繁荣与发展;以各种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大量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财团来此展业。总之,北方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深化改革,政策启动,重点突破,快速推进。
建成北方金融中心的主要目标预测到2010年:信贷总量应占全国信贷市场份额5%以上;融资能力和交易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核心金融机构在20家以上;金融机构密度平均每2500人有1家以上;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8%提高到20%以上。
二、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条件
天津是处于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发展金融业方面有许多优势,把天津建成北方金融中心,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京津冀以至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解决经济发展中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等问题,而且可以壮大天津作为北方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的作用,更好地为首都和周边地区发展服务,进而带动环渤海地区和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
1、金融优势。天津金融业比较发达,有成为北方金融中心的较好基础。天津历史上曾是我国北方金融中心。三十年代中期,有国内银行29家,银号269家,典当88家,外商银行17家。国内银行存款余额占全国的18%。四十年代有国内保险机构50余家,外商保险机构达228家,当时在全国是仅次于上海的金融和保险中心。天津的历史影响以及海内外的各种渊源关系,大可为今所用。
从现实情况看,截止1995年末,天津市有各类金融机构2333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5家,信托公司4家,保险公司4家,证券经营机构110家,金融从业人员4万多人。天津金融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负载能力较强,交通运输方便,通讯设施先进;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较为完备,中介服务功能齐全;资金清算快捷,调控有效。这三种优势综合起来,使得天津在资金融通、吞吐和运作上,能够负载较大的资金流量,基本上具备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所必需的“硬件”能力。可以说,除首都外,天津的金融辐射作用在北方城市中是最强的。1994年天津融资中心融资额501.65亿元,沈阳229.12亿元,青岛196.54亿元,大连125.75亿元。证券交易额,天津为801亿元,沈阳107.7亿元,青岛78亿元,大连104.7亿元。
目前国家各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总部基本上都设在北京,客观上北京已形成国家的金融管理中心。将天津作为国家金融改革的试验地,积极发展证券、期货、外汇、黄金、离岸金融业务等各种金融市场,使其成为北方金融运作的中心,成为金融创新的基地。使北京超脱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并回避金融风险,从而有利于京津两市功能的科学分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综合经济优势。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潜力较大。天津市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石油、冶金、化工、机械、汽车、轻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95年,工业总产值2230.69亿元,居北方各城市之首。国内生产总值920亿元,在全国城市中名列第4位。同时,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在形成天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交通设施先进。天津海陆空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设施先进,功能齐备,是全国最大的客货运输枢纽之一。商贸服务业发达。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商品集散地之一。有众多全国性的商品交易中心、购物中心、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和企业,已形成较健全的市场体系。目前,天津有各种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约16.5万个,商业从业人员约53万人,年消费品零售总额375亿元。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1995年出口总值为29亿美元,创汇额在我国北方城市中居于前列。通过天津海关的进出口货物217.4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7%。外商投资涌跃。近年来,天津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许多国际著名的大跨国公司纷纷来津落户。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签定协议的“三资”企业突破10000家,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100亿美元,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3、区位优势。环渤海地区北起丹东、南至日照,海岸线长达6500多公里,约占全国35%,天津市位居环渤海地区中心,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与渤海湾的城市群形成交叉的T型区位。天津港发展以转口为主的大陆桥运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线路多、运距短,是最佳起点。目前,在国内同时有三条线路可通欧洲陆桥的,唯有天津港。在陆运方面,北京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京津两地也是我国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及管道运输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公路交通的现代化、高速化和信息的电子化,进一步缩短了京津两市的距离,使京津两市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也使天津在建设北方金融中心中借用北京的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成为可能。这是北方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拟的。
4、人才优势。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较为集中,经济管理和金融人才密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院等院校经济类专业较为齐全,金融保险专业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这为天津发展金融业、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建设北方金融中心的步骤与对策
建设北方金融中心,设想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高起步,打基础,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0年以前,力争建成我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建立若干新的区域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金融机构,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并大力发展资金融通,信托投资,保险事业,培育和壮大各种金融市场。
第二步,形成金融中心雏形。在2005年以前,建成现代化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为北方各省市服务的金融网络,增强吸引和辐射能力。
第三步,建成北方金融中心。到2010年,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融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金融功能全面、高效,金融市场发达、辐射能力强,与国际金融互接互补,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
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天津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十分艰巨。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保险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还不够快,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金融与国际对接的差距较大,金融的服务功能和运作现代化水平较差,金融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还不适应金融中心的要求。为此,在“九五”和后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对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大金融市场建设力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准突破口,大胆创新,打破地区界限,加快天津金融业的发展。
天津在北方金融中心建设中,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观念,开拓天津金融业发展新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冲破地区、部门的界线,打好为首都、为环渤海地区、为北方服务牌,大力实施金融创新战略。力争在金融机构建设上,金融市场的发育上,金融业务和融资方式上,走出自己的新路子。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吸引国内外各金融机构的总行和分行、国内外金融集团的总部和分支机构来津落户。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以证券市场为龙头,各种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并存,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按国际惯例运行的金融体系。
2、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经济联合,增强辐射力。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关键是要扩大辐射能力,只在本地区范围内是形不成中心的。必须把金融的辐射力扩大到周边地区,服务于环渤海地区,服务于北方地区,才能形成中心。树立资本流动的观念,努力使资金能进能出,大进大出,成为北方的资金集散地。把扩大天津的辐射能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和横向经济联合,将产品、设备、技术扩散出去,同时,使金融的服务范围、功能作用进一步延伸,形成新的金融业增长点。
3、大力发展天津金融市场,形成开放、有序、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是金融中心的核心,主要市场有:(1)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国债、股票、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中长期证券交易。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已初具规模,基金、国债、内部股等市场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康发展。(2)货币市场。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之一。大力推行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争取国家支持在天津建立区域性票据贴现市场,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辐射北方,成为国家主要票据贴现市场之一。(3)保险市场。以民族保险为主体,适当引进外资保险,积极争取组建区域性、专业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形成多家保险公司的有序竞争,保险服务功能完备高效,产险与寿险分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分离,保险与再保险结合的保险市场,使之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要加快培育外汇、黄金、金融期货等市场。
4、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要形成以下体系:(1)金融管理机构。力争中央银行大区分行设立在天津,执行中央的金融统一政策,规范金融行为,发挥金融监管、政策导向的调控作用,成为北方金融管理中心。(2)核心金融机构。力争在天津更多地引入全国性、区域性商业银行总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总部以及外资、合资银行。并着力壮大天津市现有合作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几个核心机构。并力争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和一批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3)金融网络机构。积极扩大市内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增强资金的存贷、投放能力,拓展信息网络的传导作用。同时,鼓励市内各种金融机构到国内外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和营业部门。
5、形成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高效、快捷、安全的金融支付、清算和信息服务系统。组建金融人才培训中心,为天津和北方乃至全国金融业发展提供人才。通过对现有职工的深化教育,以及新的人才补充,使天津涌现一批精通业务、通晓国际金融的现代金融家,培养出一支年轻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队伍。实施加快金融发展政策,创造优良的金融环境。按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和实施区域性金融管理法规和条例,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管理机制,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成与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金融调控监管体系。
6、大力扶植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争取尽快形成气候。一是按照国家改革部署,应争取天津成为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加快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二是对已经商业化的金融保险机构要大力扶植,利用其机制好、包袱小、服务面广、金融资产质量高、机动灵活的优势尽快形成气候。三是经批准组建一批拾遗补缺、灵活配套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租凭公司、担保公司、贴现公司、典当公司、财务公司等新的机构,逐步培育发展成为天津金融业新的增长点。
7、增强为首都服务的意识,促进京津经济一体化,推动北方金融中心建设。北京作为首都,国家已定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而且现在也是国家中央银行和九大商业银行、政策银行总行的所在地,是全国金融的调控管理中心,金融实力在全国占首位。天津距离北京很近,是首都的门户,必须为首都服好务,充分利用北京的资金优势和天津的区位优势,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北方金融中心的建设。天津可以作为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基地,为国家金融改革及时提供经验。建议在天津建立第三家证券交易所。也可将在京的部分金融机构总部迁到天津。这样既可缓解北京城市的压力,也可进一步推动京津经济一体化建设,加快促成北方金融中心的建成。
8、加强领导,切实推进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的工作。建设北方金融中心,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关系到天津发展的命运,任务光荣而又艰巨。必须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全面推动,力争突破。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天津的优势和条件,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金融意识,为北方金融中心建设营造强大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