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_两极分化论文

论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_两极分化论文

也谈中国的两极分化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极分化论文,中国论文,也谈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5)06-0028-03

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公民现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收入差距不 断扩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中国社会是不是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呢?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就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我国两极分化问题,但是,当时我国的收 入分配差距并不大,只是在趋势上显示出两极分化的迹象,因此,当时的研究并没有引 起太多人的注意。近几年来,对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研究的焦 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到底有没有发生两极分化问题上。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 种是两极未分化论,另一种是两极分化论。

两极未分化论是目前的主流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虽然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但是,两极分化并没有形成。南开大学教授陈宗胜(2002)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不等于两极分化,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还处在0.4~0.5之间,没 有超过0.5国际公认的两极分化线;另外,从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也 没有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人伟先生和国家发改委的常兴华先生认 为,中国还没有进入两极分化的国家行列,但是,他们认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确实比 较大。

两极分化论在过去和现在都是非主流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社会已经开 始或进入两极分化状态。其实,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对两极分化理解的不同或数据 来源的不同。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0.4的基尼系数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基尼系数为0 .5时,社会已经进入绝对不平等的社会,即两极分化的社会。国内一部分学者接受这种 观点,还有一部分学者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明显,计算总体的基尼系数无太大意义。还有人持有相似的观点,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 认为:要给中国专门设计一个警戒线标准,这个标准要比国际标准高一点。还有是数据 上的争议,国家统计局从未向外公布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因此国内缺少权威的数据。 学者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但数据结果大相径庭,因此,给我们判断两极分化问题 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两极分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

(一)两极分化的内涵

国内学界对两极分化的界定,存在着一些分歧,很多学者把两极分化定义为社会学、 心理学和政治学的概念。即使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两极分化,也存在一些分歧,一些学者 认为要从存量(财富)角度研究两极分化,另一些学者认为要从增量(收入)角度来研究两 极分化。笔者从经济学的增量角度来研究两极分化,理由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而且发展历程不长,财富积累还处在一个开始阶段,从存量角度研究两极分化意义并 不大,因此,笔者只从增量角度来研究两极分化,即从收入分配角度研究两极分化。增 量角度的两极分化包含动态和静态两层意思,动态意思是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静 态意思是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

(二)两极分化的衡量方法

在增量角度研究两极分化的方法上,国内学者大都采用基尼系数来作为分析指标。但 是,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第一,基尼系数的计算前提是收入货币化,在我们 现阶段的中国,市场化进程远未完成,很多收入不能货币化,尤其在农村,自然经济还 广泛存在。因此,在计算基尼系数的时候,要进行修正,这种修正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 性,因此使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两极分化有一定的困难。第二,基尼系数指标本身也存在 问题。它对低收入者的收入变化不是非常敏感,也就是说10%的最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 加或减少不能很好地通过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出来。基于以上两个原因,笔者认为:基 尼系数并不适于衡量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衡量两极分化,其实还有一个最为直接的指标,就是收入不良指数。收入不良指数的 计算来源于五分法(或十分法),即将最富有的一部分人的收入与最贫穷的一部分人的收 入比,通常是把最富有的10%(或20%)的那部分人的平均收入除以最贫穷10%(或20%)的那 部分人的平均收入。富极与穷极之比,更能直接体现两极分化程度,而且也克服了基尼 系数的对穷极收入变化的不敏感性问题。

三、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衡量与趋势分析

(一)城市收入不良指数的测算及趋势分析

首先,我们先看看城市收入不良指数变化情况。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常兴华先生, 对城市收入不良指数进行了整理计算。从表1中明显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的收入不良指 数呈快速上升趋势,1996年,我国城市收入不良指数为3.78,而2002年就上升到7.87, 数据扩大1倍多只用了6年时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的收入不良指数相比2001年 的收入不良指数,增加了2.48,这个速度令人惊叹。扩大的原因在哪里呢?仔细观察表1 中的数据和图1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1996年至2002年,我国城市高收入人群 的平均收入呈不断上升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没有明显增 加,忽升忽降,比较2002年与1996年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可以看出6年中他们的收入 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考虑到物价的因素,他们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因此,收入不良 指数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而且速率之大,确实罕见。

表1 城市收入不良指数

 收入最高的10%  收入最低的10%  10%收边际值

年份 城市居民的人均 城市居民的人均  入不良

  D(D =

(年) 可支配收入(元) 可支配收入(元)  指数上年C值 -

  A

  B C(C = A/B) 今年C值)

1996

9235.51 244.87 3.78—

1997

10250.93 2430.244.220.44

1998

10962.16 2476.754.430.21

1999

12083.79 2617.804.620.19

2000

13311.02 2653.025.020.40

2001

15114.92 802.805.390.37

2002

18955.90 2408.607.872.48

资料来源:常兴华:《共同富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二)农村收入不良指数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农村中的情况,观察表2中的数据可见,我国农村中的收入不良指数也 是不断增加的,1990年为6.34,2000年就上升到9.51。其原因也与城市相似,农村中的 最富裕群体的人均年收入是连续增加的,而农村中最贫穷群体的收入呈停滞状态,1995 年与2000年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年收入都是691元,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这部分群 体的收入是下降的。因此,农村中的收入不良指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表2 农村收入不良指数

年份 高收入组(20%)

低收入组(20%)  20%的收入

(年) 人均年收入(元)  人均年收入(元) 不良指数

1990

1891.05 298.20 6.34

1995

5236.73 691.59 7.57

2000

6582.93 691.95 9.51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整理。

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收入不良指数,似乎相差不大,但其实这是计算问题。表1中计算的 收入不良指数是采用城市最高收入的10%群体的人均收入与最低收入的10%群体的人均收 入相比,而表2中是采用20%。从简单的数学推理,可以知道,采用20%计算出的收入不 良指数要远远小于采用10%计算出的收入不良指数。如果采用10%来计算我国农村的收入 不良指数,那么这个数据远不止于9.51。因此,农村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城市更加明显 。

(三)中国总体收入不良指数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以上分别计算出城市和农村收入不良指数,而且指标还不统一。如何从总体上计算出 我国的收入不良指数呢?目前国内学者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尝试,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 ,他们认为从总体上计算收入不良指数没有太大意义,理由是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现象;第二,我国统计资料不完备,不能提供现存的数据来计算总体收入不良 指数。笔者认为,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进程的加速,城市与乡村已经 开始融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弱化,另外,虽然统计资料不完备,不能提供现 存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来计算出收入不良指数。因此,笔者认为 计算我国总体收入不良指数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根据我国统计资料将城市与农村分别进行统计的特点,笔者自行设计一种近似收入不 良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收入不良指数≈城市居民收入组的前20%的平均每人每 年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的后15%的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分子近似于中国最富的10%人 口的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数据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分母近似于 中国最贫穷的10%人口的平均每人每年的纯收入,数据也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间 接获得。这种方法有导致高估的因素,也有导致低估的因素。高估的因素是分子和分母 的人数比例有可能不在10%,粗略估计在8.5%~10.5%区间之内,根据以上分析,人数比 例减少会导致收入不良指数增大,因此会有高估的可能。低估的因素是计算中把农村中 15%最低收入者作为全国的10%最低收入者,有些误差,因为城市也有些非常贫穷的人群 ,处在全国的10%最穷人口区间之内,因此,计算出的收入不良指数可能会低估。计算 结果见表3。

表3 中国总体收入不良指数(近似值)

年份 收入最高的10%的居 收入最低的10%的居 收入不  边际

(年) 民年平均收入(元)  民年平均收入(元)  良指数  值

19967312

 654 11.21  /

19978856

 717 12.35 1.14

19989420

 690 13.65 1.30

199910358

721 14.37 0.72

200011373

696 16.34 1.97

200112744

691 18.44 2.06

200215384

696 22.10 3.66

200317480

688 25.41 3.3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期整理计算。

我们先来衡量一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可以查到 中国1998年的最富裕10%群体与最贫穷10%群体的收入份额数据,这个数据是比较客观的 和准确的,经计算,得到收入不良指数为12.67。再将这个数据,与笔者计算的数据13.65(1998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笔者计算的1998年的数据有点高估,但是,误差并不大 ,最起码不至于大到无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问题的地步。总而言之,笔者计算的近似数 据是比较准确的,能反映大致的情况。

现在来分析表3,我国总体收入不良指数一直呈现扩大趋势,1996年我国收入不良指数 为11.2,也就是说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年平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10%的居民年平均收入 11倍以上。2000年,这一指数扩大到16.34,到了2003年,继续上升到25.41。值得注意 的是,收入不良指数在增加的同时,增加的边际值也大致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至1999 年,边际值稍大于1(1999年除外)。2000年后,边际值开始迅速扩大,基本在2以上,20 02年和2003年分别达到了3.66和3.31。低收入者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还有下降的 趋势,而高收入者的收入火箭似地上升,是造成收入不良指数及其变化的边际值不断增 加的主要原因。

四、贫富两极分化程度的国际比较

在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3》中,中国的收入不良指数大小排在 第十七位,排在前面的国家依次是:尼加拉瓜(99.33)、危地马拉(77.67)、中非共和国 (68.14)、巴拉圭(66.57)、巴西(52.89)、莱索托(48.22)、尼日尔(44.25)、南非(41.7 3)、洪都拉斯(35.08)、哥伦比亚(41.91)、萨尔瓦多(33.75)、智利(32.93)、墨西哥(3 0.57)、巴拿马(29.75)、委内瑞拉(28.46)、哥斯达黎加(26.69)。它们都是非洲、拉丁 美洲和南美洲国家,已经明显处在两极分化状态之中。

在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3》中,考察前十大经济规模国家的收 入不良指数,中国的收入不良指数在其中排在第二位。收入不良指数排在第一的是墨西 哥,为30.57(1995年),比中国高出5.16。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排在第三位,为16.94(1 997年),比中国少8.47。排在后面的依次是法国(14.36)、德国(11.67)、英国(10.5)、 西班牙(9.0)、加拿大(8.5)、意大利(6.23)。日本排在最后,其收入不良指数为4.52, 比中国少20.89,相距甚远。

考察前十大人口规模国家的收入不良指数,中国的收入不良指数排在第三位。排在第 一位的是南美洲的巴西,收入不良指数为52.89(1996年),比中国高出27.48。排第二位 的是非洲的尼日利亚,其收入不良指数为25.5,只比中国高出0.9,基本上属于同一水 平。排在后面依次是俄罗斯(22.76)、美国(16.94)、印度(9.57)、印尼(8.41)、孟加拉 国(7.3)、巴基斯坦(6.73),排在最后面的依然是日本。

比较世界上19个转型国家的收入不良指数,中国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俄罗斯 ,其收入不良指数为22.76(1998年)。排在第三位的是土库曼斯坦,其收入不良指数为1 2.19(1998年)。排在后面依次是:吉尔吉斯(11.74)、哈萨克斯坦(9.74)、拉脱维亚(8.93)、波兰(8.77)、蒙古(8.45)、越南(8.31)、立陶宛(8.26)、乌兹别克斯坦(8.13)、 乌克兰(6.77)、保加利亚(6.62)、斯洛文尼亚(6.47)、匈牙利(6.36)、罗马尼亚(6.14) 、捷克共和国(5.21)、白俄罗斯(3.92)、斯洛伐克(3.57)。

五、结论

以上对我国收入不良指数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国际比较,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了 我国两极分化状况,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标签:;  ;  ;  ;  ;  

论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_两极分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