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梁国勋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梁国勋

西安水务(集团)黑河输水渠道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300

摘要: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上升,而各种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其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导流施工技术要点,使导流施工技术能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一)导流施工技术的内涵

所谓导流施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确保水流能够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绕过施工区域并顺利流向下游的水利引导技术。这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区域附近的水流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控制。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导流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了基坑排水以及截流和下闸蓄水等一系列子工程,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开展以及施工进度和最终施工结果。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注重对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完善至关重要。

(二)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1)科学选择坝址。在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工程坝体选址方面的问题。对地形地貌进行考察是工程坝体选址的必要前提。在选择坝址时,勘查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地形地势、水能指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难度等诸多问题。

(2)制定并完善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对于工坝体选择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确定工程坝体选址后,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分布的合理性,通常以导流明渠为施工方案的着手点。

(3)编制施工计划。编制完善的施工计划是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到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以制定出更为完善和优质的施工计划。

(4)涉及内容较广。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导流施工技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下游生态环境、水能指标、居民搬迁规划以及周围建筑分布等。而这也都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主要有三种导流施工方式,即明渠导流法、全段围堰法导流和分段围堰法导流。不同的导流施工方式所采用的导流施工技术有所不同,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导流施工方式,进而采取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样可以促进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一)明渠导流法

明渠导流法主要是指通过在河岸或滩地等处开凿渠道或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等方式,令水流沿渠道顺利流往下游。一般来说,这一技术较适用于岸坡平缓或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与此同时,若当地河流附近有古河道,亦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明渠导流,由此不仅可减少施工量,并且还有利于缩减施工成本。明渠导流的适用条件:河流流量较大且地质条件不适于开凿导流隧洞;河床沿岸有较宽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缺乏挖洞经验和相关设备且工程施工工期较紧;施工期间需进行通航、排冰或过木等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全段围堰法导流的具体应用

一般来说,对于难以进行分期导流的工程都会选择全段围堰法导流。全段围堰法导流主要是通过全段围堰一次性将主河道进行拦截,在主河道旁侧会设有相应的泄水建筑物,保证被拦截的水流可以得到有效的引导。一般全段围堰法导流可以应用在基坑作业面不大、水流深急、河床足够狭窄等施工的环境中,其常用的导流技术包括明渠导流技术、隧洞导流技术。明渠导流技术。明渠导流技术就是若渠道施工场地位于河岸,则要在基坑的上下游分别设置围堰,使其通过渠道下泄,促进渠道施工顺利开展。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导流量的条件不好,并且流量过大,而具体的施工又具有排水和通航的施工要求,那么就可以选择明渠导流技术进行施工,其可以有效保证明渠与上下游对接顺畅。而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利施工工程周边有河道,那么则可以充分利用河道充当明渠导流,这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施工成本。隧洞导流技术。由于山区河流的地势地形都较为恶劣,并且其土层结构也十分复杂,所以隧洞导流技术一般在山区河流中应用比较多,比如可以应用在坝址河床窄、导致水流量下其地形险峻的河流中。正是由于隧洞导流技术所应用的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其建设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在隧洞导流技术实践中一般需要淹没基坑的方法进行辅助,或者另外开辟渠道来进行施工。

(三)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具体应用

分段围堰法导流也可以称之为分期围堰法导流,而分段和分期有所不同的是,分段是空间的角度进行围堰,而分期则是从时间上进行的导流。分段围堰法导流主要是通过围堰将水中的建筑物以分段和分期的方法进行维护,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工期长、河流量大的工程中,其有利于工程的后续施工。分段围堰法导流具体可以分为前期导流和后期导流,前期导流一般是使用束窄的河道下泄,后期导流则是使用事先已经修好的泄水建筑物下泄。对于泄水建筑物,在事前修建过程中要设置底孔或者缺口,这样便于后期导流。基于此,在分段围堰法导流过程中,又分为底孔导流和缺口导流两种,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施工需求合理选择导流方式。

(四)隧洞导流法

隧洞导流法在山区河流、两岸地形陡峻或山岩坚实等水利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同时,因该项导流技术在泄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造价较高,在水流汛期时一般采用淹没基坑方案。在设计导流隧洞时,应尽可能地与永久隧洞相结合。隧洞导流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几方面:导流流量相对较小且坝址河床相对较窄;河流两岸地形较陡峭,综合地质条件良好。

(五)涵洞导流法

纵观实际,涵洞导流法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通常用于水闸及中小型土石坝工程中。该项导流施工技术旨在于水利工程施工下游修筑围堰挡水,从而实现引流导向作用。另外,大量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后期导流中的应用价值亦较高,同时由于其具备了高度灵活性与便捷性等一系列优势,还能在加快施工速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在该项导流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水流两岸山体或滩层表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涵洞均呈直线状,而为进一步确保水流通畅,应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淤泥或渗漏等问题,以免影响该项导流技术作用的良好发挥【2】。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作用,不仅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的优越性,并且还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最大化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柏晟,韩亮.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3):60-61.

[2]解银全,李超.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居舍,2018(15):42.

论文作者:梁国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梁国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