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论文_冯晓东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论文_冯晓东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金融工程标志着金融产业发展已进入崭新阶段。当前,中国金融工程主要侧重于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在金融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工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但是其中仍有不少障碍存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现阶段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并详细梳理其中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国家金融工程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发展条件;障碍

引言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金融工程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并迅速发展,这是近年来金融发展过程中最令人瞩目的事情。伴随信息处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的进步,金融工程还会进一步在金融业发展甚至整个世界 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知识经济在金融领域的主要标志就是金融工程。1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走过了由依附发展和金融抑制到逐渐形成金融体系和加快金融深化的过程,这无疑得益于中国的后发优势。由于发展金融工程可能是中国实现金融赶超甚至经济赶超的重大机遇,这种独特的战略位置要求中国必须将金融工程的发展提到应有的独特地位。

一、现代金融行业特征概述

(一)经济金融化程度日益加深

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金融主导经济程度的过程和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金融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金融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会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需求方[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当国民经济的发展越过一定时期和阶段后,更多表现出的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更多表现为“供给领先”模式。

(二)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加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说相继被西方发达国家奉 为主流学派,受其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广泛采纳了以“放松管制”和“金融自由化”为基调的金融新政策,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逐渐普及[2];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加快了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再加之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为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金融自由化促进了资金资源在全球的自由流通,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分化,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金融业的风险性。

(三)金融产业化发展趋势凸现

现代金融业在取得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以后,其功能和作用不再是简单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并服务于真实产业经济的发展(虽然这种功能和作用还将继续长期存在),金融业逐渐成长并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产业,现代金融业已经开始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不难看出,世界经济运行的轴心正在从钢铁、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转向现代金融业。近年来,全世界迅速膨胀的以金融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正在改变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和运行方式,不断产业化发展的金融业必将给现代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发展金融工程的成熟条件

近20年来我国金融产业迅速壮大,业务范围涉 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投资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金融法规的完善、资本市场的大发展等 都为发展金融工程创造了条件。我国发展金融工程的成熟条件具体还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

建立了在中央银行调控监管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独立性、高效率的运作使其行使金融监管和金融宏观调控的职能得到全面发挥。国有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了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多样化格局形成,投资银行业的迅速崛起,基金管理、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也获得大发展,这些都大大改变现存金融组织体系中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传统格局[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逐步建立了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从货币市场看,经过 20 世纪 90 年代的试点和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的货币市场;从资本市场看,经过十年多的努力形成了包括A 股市场、B 股市场、法人股市场等在内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市价总值已由1991年的109. 19 亿元增加到2000 年底的4. 8万亿元,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3. 8%。一个以承销商为主的一级市场和以沪深交易所为核心,各大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外围,各券商证券交易网点为基础的二级市场交易网络体系建立。

(三)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创新

从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看,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出住房储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 新品种;从资产业务看,新的贷款品种如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按揭贷款等不断涌现;中间业务的发展加快,服务内容涉及到结算、代理、信托、委托、信息咨询、金融租赁等各方面,服务多功能化日趋明显。金融工具的创新始于 80 年代,90 年代以来金融工具 创新发展很快,权益型金融工具有除了各种普通股 股票外,还创新了优先股、认股权证,封闭式和开放式投资基金等;债务型金融工具有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金融衍生工具有商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也即将推出。

(四)金融管理方式的转变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我国的金融管理从原来的计划金融管制转变为金融宏观调控,且宏观调控方式从计划性、行政性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转变。1993 年下半年起,中国政府实 施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证券、期货、房地产市场,并整治其混乱的秩序。至1996年高通胀得到有效控制,证券、房地产、期货市场亦已进入正常发展轨道,虚拟的经济泡沫得以消减。1997 年亚洲金融危 机爆发后,我国的宏观管理政策转向扩大内需,实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金融体制的改革的深 化使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逐渐完善,金融法规逐步 健全,金融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五)金融电子化为金融工程必备了硬件基础

金融电子化是信息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广泛。我国金融机构已从 80 年代初的传统手工处理业务阶段发展到初具规模的电子化系统格局,电子化营业网点迅速发展且遍及全国,逐步建成了辐射全国的主干网和分区网。各商业银行基本实 现了传统业务的自动化,实现了全国性金融业务处理、资金划付、信息处理的电子化。金融的电子化为 金融工程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大大简化了金融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使金融创新更为便捷。

三、我国金融工程持续发展的障碍

由于金融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目前体制转轨尚未到位,政策扰动因素仍很大的今天,笔者虽赞成要进行开放式思维,努力采用金融工程的先进成果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但从中国目前的现实考虑,我们也不宜盲目采用金融工程技术,金融工程大发展的时代尚未到来。

(一)制度因素仍是金融风险的主要产生原因和防范风险的根本所在

目前中国经济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还是旧体制带来的对人们行为的扭曲引导。中国是依靠计划经济实现内部积累的,潜在金融危机的主要危险,主要来自国内体制转型中发生的双重体制摩擦,包括国内信用度的降低,而外部风险是次要的[4]。从外部风险角度来看,中国对于资本账户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虽然效果有限,但是外国投机资本很难发挥破坏作用,国际投资资本的冲击,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

(二)真正的市场价格尚未形成

金融工程是在科 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市场化的价格来实现金融风险的市场分配和动态管理。价格的市场化是大力发展金融工程的必要前提。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上几种金融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均衡价格。因此,金融工程大发展的前提并不存在。

(三)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滞后

从发展水平来看,目前中国金融业基本上还停留在银行的存放汇,以及证券的发行、兑付与交易的低水平阶段,还没有达到为企业、居民和政府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水平。这种状况也制约了金融工程的发展。从前文我们对金融工程运用状况的考察情况看,中国金融工程产品的几方面运用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制度、市场及金融业发展水平仍对金融工程的发展产生制约。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改革,才能使金融工程获得应用前提。

参考文献

[1]谢家智. 金融工程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J]. 金融理论探索, 2004(3):5-7.

[2]周立.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1(8):3-5.

[3]刘小军. 我国发展金融工程的可行性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2(12):103-108.

[4]黄建. 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分析[J]. 时代金融, 2018(11).

作者简介:冯晓东(1997-),男,山西省运城市人,运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冯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论文_冯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