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队医院13-14年ICU感染前瞻性监测分析与对策论文_桂筱玲,陈丽玲,通讯作者,黄素芳,潘小平

桂筱玲 陈丽玲 通讯作者 黄素芳 潘小平

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感染控制科 江西鹰潭 335000

【摘 要】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中高危患者集中的区域,国内李革等报道ICU的医院感染率为29.33%[1],甚至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50%[2],文献报道山东省2007年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31%,欧洲重症监护流行病学调查(EPIC)显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0.6%[3],ICU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医院感染监测特别是目标性监测被证明是较好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方法。

【关键词】部队;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71-02

Chen Liling Gui Xiaoling Huang Sufang Pan Xiaoping

(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感染控制科 江西鹰潭335000)

(the first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ight four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department of Jiangxi Yingtan 335000)

【Abstract】the ICU (ICU) is to focus on high-risk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of regional, domestic Li Ge reported ICU hospital as the 29.33%[1], and even the domestic scholar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CU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 50%[2], reported target monitoring showed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11.31%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07 ICU hospital infection, epidemiology survey of European intensive care (EPIC)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 of 20.6%[3] hospital infection of ICU,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medical workers problem becomes ICU 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especially targeted monitoring proved to be better to prevent hospital infe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

【keyword】troops ICU infection

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进ICU全体患者,对转出患者进行追踪到相应科室随诊断48h.

1.2 监测方法

制定目标性监测方案,固定专人前瞻性监测,创建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格,建立ICU日志,包括:“新入ICU患者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ICU总患者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数,包括新住进和原有的患者;在ICU监测登记表上详细登记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病历号、入ICU和出ICU日期、入ICU诊断、使用留置导尿管、深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和转出去向,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同时进行每月总结形成月报表。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入住ICU48小时后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登记在监测表格上。

1.4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及反馈

各项监测资料及时输入电脑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果以“周会报”的形式在医院周会上进行反馈。

1.5 感染率的比较

依据ICU患者病情平均严重程度(Average Severity of Score,ASIS)调整法[4]。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分)=每月根据患者病情评定总分值/该月ICU患者数。

调整率=ICU感染率/ ASIS

2 监测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了17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例,男97例,女75例,年龄 19~85岁,平均57.9岁,其中≥60岁患者79例占 46.1%。住院天数2~7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4.5天 。

2.2 医院感染发病率和例次发病率

172例重症监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 例,感染率为18.0 %,与未开展前瞻性监测前2年同时期平均医院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23.2%为,与未开展前瞻性监测同期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多部位感染6例,占感染例数的19.3% ,感染2例次3 例,感染3例次3例,感染3例次以上0 例。

2.3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的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占67.6%,分布比例见表1.

3 讨论

3.1目标性监测是比较科学的监测方法

ICU目标监测能准确、实时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时探究感染发生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力保障。开展目标性监测前ICU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报告意识不强,医务人员病原学送检率不高,药物敏感试验率不高,导致不能按照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细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通过专人蹲点ICU开展目标性监测,督促医生尽早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有明确提高。

3.2 ICU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路感染

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重症医学关注的焦点,难以控制,主要原因可能有患者因中毒、严重基础疾病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病原菌耐药率增高,耐药菌所导致的 感染与与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率增加有很大关系;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也是增加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有国外研究表明尿路感染在ICU医院感染中位居第2位[5]。留置尿管破坏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削弱了尿道粘膜对细菌的抵抗力,导致细菌易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郭丽针等研究表明,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年龄、慢性疾病等有明显相关关系。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尿管的适应证,坚持每天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3.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主要是引起血液感染,开展目标性监测时,积极督促医生给静脉插管患者进行血液培养及中心静脉导管头培养,并指导医务人员根据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通过监测发现留置导管时间长短与感染呈正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任军红,李六亿,贾会学,赵秀莉,李双玲,乔虹,顾秀娥.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12)

[2] 林江,刘淑俊. 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03)

[3]李双林;王东信;吴新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05)

[4]杨康;杨莉莉;唐方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医学 2005(08)

[5]亓春花;姜永杰;吕荣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04)

作者简介:

桂筱玲,女,(1963-)大学本科,护师,副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

陈丽玲

论文作者:桂筱玲,陈丽玲,通讯作者,黄素芳,潘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某部队医院13-14年ICU感染前瞻性监测分析与对策论文_桂筱玲,陈丽玲,通讯作者,黄素芳,潘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