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机对近年来踝关节运动扭伤的运动康复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踝扭伤”、“运动康复”;应用计算机检索Medine相关文章,检索词“ankle sprain”、“sport rehabilitation”总结分析运动康复在踝扭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踝扭伤、运动康复、发展前景
1.前言: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多数较为轻微的扭伤都有自愈倾向,但是也易于反复发。
2.国内外发展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对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手段很不一样,国外比较提倡积极主动的运动康复手段;国内主要是被动的等待自愈或他人康复。
3.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康复
3.1运动训练
踝关节扭伤后除了疼痛肿胀外,因疼痛肿胀引起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的异常和本体感觉的降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康复问题。而且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对并发症的预防和降低复发率效果明显[1、2]而且相较于其他康复手段来说更方面适用,对康复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患者时积极向上的想要康复,主动参与,有自觉性,是一种适合各类人群的广泛性康复。
3.1.1肌力训练
踝关节扭伤除开外因,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周围肌肉过于薄弱导致,对于踝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除了能对扭伤后因疼痛长期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起到康复作用外,还可以预防踝关节扭伤的再次发生[3]。可分为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早期可以进行静力性收缩练习,后期则可以进行动力性练习还可以适当的加阻比如利用弹力带或沙袋加阻进行踝泵练习等。对于踝关节扭伤的人来说肌力训练更重要的是患者自己积极主动的练习。
3.1.2柔韧性训练
有主动的活动与牵拉也包括被动的关节松动与PNF技术最为有效和常见,主要运用在踝关节扭伤康复的后期,因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和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度的异常,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及踝关节的恢复。关节松动术的手法:一二级主要适用于踝关节还有疼痛的患者,三四级则主要使用与关节有粘连活动度降低的患者.PNF技术则主要是被动牵拉,需要治疗师的帮助来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师在正确体位下被动牵拉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屈、伸等活动,达到极限范围时,维持10s再嘱咐患者与之做对抗6s然后放松,治疗师在放松期间通过肌肉本身的反牵张反射原理,使患者达到一个新的极限范围维持10s连续做3组,以达到被动的改善患者踝关节柔韧性的效果。
3.1.3本体感觉的训练
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此外,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主要涉及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因头面部者尚不明了)[4]。
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缺失,运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二级缺失;神经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三级缺失。
根据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感觉输入(外力协助)→本体感觉输入(无外力协助)→ 运动模式标准固定 →多次或超量标准重复运动 →在大脑皮质建立运动功能区→ 运动功能再获得!我们可以得知:没有本体感觉输入,就没有运动功能再获得!
本体感觉的缺失及受损,对踝关节扭伤患者的康复再获得能力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而关于本体感觉的训练着重是对平衡的训练[5、6],踝关节的失稳是造成扭伤最直接的因素。可以通过平衡板的站立练习来训练,训练由易到难,由睁眼到闭眼,由单脚到双脚,由自动态到他动态,由注意下到不注意。本体感觉训练能有效的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及防治扭伤再次发生。
4.前景展望
运动疗法经济实惠,还能调动全民参与,主要体现的是主动参与,积极性很重要,大到康复器材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都能作为运动疗法的媒介,范围广且灵活。而且现在全球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这种能自我锻炼的康复方法不仅为社会减轻负担也是为家庭减轻负担,在全球化的全民健身倡导中对于运动疗法的研究与创新使非常有前景且光明的更是大势所趋。
5.参考文献
[1]王丹.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12):10-10
[2]杨凤翔,王桂荣.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中国康复,2009,24(2):132-132
[3]刘晓光.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0,4(8)
[4]王瑞元,苏全生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5]Wortmann MA,Docherty CL.Effect of balance training on postural stability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J]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2013 May; 22 (2):143-9.
[6]Faizullin I.& Faizullina E.Effects of balance training on post-sprained ankle joint instabilit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 safety in medicine 2015 Nov; 27 Suppl 1S99-S101.
论文作者:丁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感觉论文; 本体论文; 踝关节论文; 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缺失论文; 主要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