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贸易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国内经济论文

日本贸易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国内经济论文

简论日本贸易立国战略及对中国的启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启迪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民生产总值(GNP)稳步提高。到目前,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起飞”的前夜,或者可以看作是刚刚进入“起飞”阶段。这和二战以后,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经济形势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课题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当时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进行探讨,期望能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贸易立国战略的提出与确立

二战结束后,15年的侵略战争给日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废墟连片,瓦砾成堆;300万人因战争丧生,900万人因空袭流离失所,700万人从海外返回无处安置;1/4 以上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近一半的工业和交通设备受到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陷于瘫痪状态;老百姓生活贫困至极——缺衣、少食、无处栖身。

日本向何处去?重建日本成为战后日本政府迫在眉睫的课题。外务省为此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广泛地吸收日本优秀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官员研究对策。1946年3 月这个委员会就日本经济的重建问题提出了基本的设想——《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报告书。该报告书指出:日本要把战时的统制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和平的自由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民主化和技术的高度化,立足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出口产业,振兴国际贸易,走加工贸易的道路。这份具有战略眼光的报告书最初表达了贸易立国的思想,但还仅仅是一个设想而已。到1948年,由于倾斜式生产方式等政策的实施和美国的援助,日本经济形势稍有好转,但基础还很脆弱。如何重建日本经济的课题再次成为日本经济学界和一般国民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有人主张通过引进新技术,仿效30年代的美国大力开发国内资源,以此实现日本经济的自立与工业化。这被称为“开发主义”;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日本人口多、资源少、生活水平低,国内市场有限,必须把日本经济的自立与发展问题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解决。由此,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扩大出口,以作为进口粮食和其它物资的代价。这一主张被称为“贸易主义”。这两种对立的争论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基本采纳了后者的观点,于1949年9 月公布实行的《经济复兴五年计划》中确定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该计划指出:“将来经济规模乃至生活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我国的出口规模。”而出口贸易的关键是发展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增强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日本贸易立国战略是以振兴出口贸易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而且,这个战略确立的最初10年,仍含有保守的经济自立主义的思想,直到1960年的《民国收入倍增计划》,才使贸易立国的战略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过去那种以振兴出口贸易作为手段促进日本经济自立的思想转变成为要以全世界作为日本的原料、燃料供应地,以全世界作为日本的商品销售市场之开放的、经济合理主义思想。

二、贸易立国战略的主要措施

1.为了实施贸易立国战略,日本首先比较注重建立对外贸易的管理部门,并健全、加强其职能。1949年成立了主管贸易和产业的通产省。1954年设立了受通产省指导的特殊法人——日本贸易振兴会,负责海外市场调查,收集经济信息与情报,联系和组织国际贸易活动,并向海外宣传日本的贸易政策,介绍日本的企业和产品等。同年,日本还设立了出口会议,由总理大臣亲自出席,内阁各有关大臣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参加,包括产业界和经济学界的企业家和学者代表组成。每年召开 2—3 次会议,议定年度出口目标,研究如何扩大出口等问题。对于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促进出口,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行政指导和立法手段促进企业的合理化,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以加强日本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获得高附加价值。5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议会、调查会、协议会和委员会等加强产业界与政府的联系、交流和协商。同时,还利用政府的权力与地位及其财税政策与其所控制的金融部门诱导企业向政府规划的高级化产业目标迈进。60年代,政府又积极撮合汽车行业大企业的合并与协作。五六十年代,日本为加强出口贸易,核心的产业政策目标是实现重化学工业化。为此,不仅依靠行政指导手段,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法规。如《振兴特定工业临时措施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扶植石油化学工业对策》等。在扶植大企业,促进产业高级化同时,对中小企业也给予指导照顾,促进其联合、协作,与大企业形成系列化分工,在金融税制方面亦给予优惠。但总的来说,对它们的扶植要比大企业来得迟。

3.采取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对出口企业实行优惠的外汇配额和贷款,甚至实行出口预付金融制度,成立了进出口专业银行。在税收方面实行出口收入扣除制度,按出口多寡比例加速折旧等。还建立出口保险制度,减少了出口企业的风险。

4.日本的进口政策和制度尽管在贸易立国战略中不占主要地位,但也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五六十年代,日本的进口政策和制度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针而展开的。一个是为出口而鼓励的进口,主要是进口原材料、燃料和非最终商品的初级产品,再就是鼓励为提高产业结构而进口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另一个方针就是为保护本国落后的基础产业如农业,幼稚产业如轿车业、计算机产业等,而实行的限制进口的政策。

5.1955年日本正式加入关贸总协定,日本利用其缔约国的地位和权利通过贸易谈判消除西方国家对日本商品的歧视政策,扩大对其出口,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的农业和幼稚产业。同时,为了适应关贸总协定和西方国家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在事先向产业界进行充分宣传、诱导的基础上,定出各种产业得到保护的最后期限,促进企业在开放市场的时间表前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分阶段实行贸易自由化。

6.除了商品贸易外,日本还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但在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对海外投资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规模很小。特别是技术贸易,直到80年代初期,日本技术输出与技术引进的价值之比才达到30%左右,而70年代以前一般都在10%以下。可见,在六七十年代,日本主要是引进技术,而不是输出技术。

三、贸易立国战略的效果

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推动了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日本的综合国力。由于贸易立国战略的提出,明确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日本的产业界努力和国际市场接轨,把企业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极大地增强了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日本出口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刺激了国际市场对日本商品的有效需求,从而使日本的出口产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使日本出现了1956年—1973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局面。

日本在贸易立国战略思想产生的初期,也曾一度把扩大出口的主要精力投放到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但很快就发现,以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出口产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不仅较低,而且,其吸收劳动力、扩大国内就业市场的能力亦很有限,而且,无力同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相竞争。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贸易立国战略,日本实行了扶植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产业政策,使日本的生产能力与综合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对外贸易收支从1965年开始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大幅度盈余(也有个别的入超年份)。如果没有贸易立国的战略,那么,日本极其贫乏的国内资源,与五六十年代那种狭隘有限的国内市场容量是无法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以振兴出口为中心的贸易立国战略,由于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也就有能力不断扩大进口,特别是对原材料和燃料的需求,这就弥补了资源匮乏的不利条件。否则,如果在五六十年代即搞内需型经济,不仅难以扩大国内市场,而且,由于日本资源不足,以国外增加进口势在必行,但内需型经济对外出口又不占主要地位,那么,进口原料、燃料的外汇资金则无法解决,国际收支也难以平衡,从而内需型的经济也就失去了立足点。日本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政府和经济界把很大精力都集中在国际贸易上,这使日本企业在获得市场信息、引进先进技术,借鉴高效管理经验方面都处于领先和有利的地位,促进了企业活力的增强。

但是,这种贸易立国的战略也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是对国际商品市场和原料、燃料的供给依赖性增强,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这就暴露出了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脆弱之点。日本工业的燃料、化工原料等对石油的依存度极高,而石油的99%又来自国际市场,因此,可以认为石油供应制约贸易立国战略的继续推行,这迫使日本放弃贸易立国战略而转向技术立国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开始着重扶植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次是加剧了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50年代末60年代初贸易摩擦的内容主要是同西欧及美国的纺织品摩擦,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主要是同美国的钢铁产品摩擦。但这时摩擦商品的品种还比较单一,协商解决的余地还很大,因此,贸易摩擦问题还不十分突出。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日本已成为后起的经济大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日本的汽车、彩电、电子等高附加价值的商品又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因此,对外经济贸易摩擦全面展开,进入80年代,日美、日欧在一些领域的贸易摩擦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形象。由此,日本才彻底抛弃了贸易立国的战略,开始向扩大内需型的经济发展方向努力。

四、贸易立国战略对中国的启迪

1.我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坚定不移地推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如果综合地看待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可以认为,其实质就是建立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尽管我国和日本国情有许多不同;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与日本实行贸易立国的时代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但是,有一个重要之点是十分相近或类同的——即中日两国国内市场都比较狭隘、容量有限。也许有人会因此产生疑问:一个10多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怎么能同五六十年代不足1亿人口小国日本的市场相提并论呢?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看一个国家市场的大小决不能单纯以人口作为衡量尺度,而最重要的应该是看全体购买力和个体平均购买力。战后的日本在很长时期里国民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下,直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有较大改观。如果仅仅依靠国内的需求,是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中国尽管是一个人口大国,经过十几的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就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仍很贫穷,处在追求温饱的阶段,不可能有太大的购买力。短时期内也无法使国内有效需求得到很大扩张。目前,彩电、冰箱等家电产品的大量积压即说明了这个问题。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足以刺激有效供给不断扩张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解决市场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相对于一个单一国家而言,世界市场是无限的;而实际上,我们只要努力提高本国的产业水平,使之高级化,同国际经济接轨,并尽快加入关贸总协定,那么,国际市场对于我国而言也是非常广阔的,足以在较长的时期里刺激我国有效供给的不断扩张,支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日本贸易立国的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我们的长期方针,直到我们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外向型经济发展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会得以提高,那么,国内市场就会自然而然地扩大,这会进一步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立足于内向型经济,尽管我国有丰富的资源,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比五六十年代日本的条件要有利得多。但是,有效需求有一个必须先行的问题,而这却是内向型经济所难以解决的。搞外向型经济我国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则会成为我们明显的优势。

2.我们要采用经济合理主义的原则,对国际上比我国廉价的原料、燃料和初级产品大量进口使用,并可相应放缓国内这些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于高级化的幼稚产业如汽车、计算机产业等必须大力发展。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但还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钢铁、电子、家电等行业和部门实行企业兼并与合理化,组建成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吸纳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促使其同国际市场接轨。制定出各种产业对国际市场开放的时间表,引导相关的行业、部门和企业,在开放前接近或达到国际竞争水平。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促使产业高级化的同时,仍应尽力保持并发展我国一些轻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要放宽限制,简化成立的审批手续,降低准备金,扩大经营规模,并促使其同相关的大企业组成协作系列企业。

3.要加强对进出口的管理体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立法。各级政府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振兴出口,并将其作为衡量官员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严格进出口商品检验,完善有关立法。在不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原则下,从金融、财税和其它政策上对出口创汇企业给予优惠和奖励,鼓励其扩大出口规模。由中央政府成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经济信息中心,在全国与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负责收集海内外经济信息,为全国企业提供迅速、准确、廉价的经济信息与咨询服务,并尽量少收费或不收费,亦或是在企业得益于该信息服务以后再收费,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4.我国要吸取日本对外贸易摩擦的教训,逐步提高城镇工资水平,并努力使农村人口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扩大内需。这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时期是有利的,但它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标签:;  ;  ;  ;  

日本贸易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国内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