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开放进程中上海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小企业论文,海中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概念和界定
1、产业分工定位的理论基础
按照张五常对詹森和梅克林关于企业定义的发展,不管怎样的规模,企业都是一组协约的集合。企业生产环节在企业外部的部分并不是由企业的主观意愿随便加以确定的,也就是说,一个行业内的企业的规模结构层次及其在企业边界外的分工格局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资产专用性。即凡是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发生重复交易的行业,交易双方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因此完整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适全于被安排在企业内部来完成其“交易”,即大规模企业的内部核算组织,此时,这种行业中在企业外部的分工深度是有限的,或者说,存在着诸多的大企业,但为之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相对较少;
(2)不确定性。当上游投入品来源的专用性低时,企业从事外部采购获得投入品的成本应当低于自行生产,即获得马歇尔所定义的外部经济性。在此情况下,从生产的物质性角度而言,上游企业将倾向于外部采购,此时,行业内的外部企业就有可能较多甚至很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外部采购的不确定性(包括供给的稳定性、价格决定的竞争性等)程度较高或者说投入品市场的不完全程度较高时,就意味着引致的额外交易有可能使外部采购的总成本高于企业自行生产,此时,企业又将偏好于内部生产,行业内的企业边界外的上游企业数量将会减少;
(3)交易频率。对于投入品交易频率较高的行业,设置企业内部专门的管理机构的费用可以被它带来的费用节约所抵消甚至超过,那么,将其外部化就显然具有它的经济意义。
2、产业分工定位的概念
关于产业分工:产业分工是指一定的生产经营主体、群体在产业、行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流中所承担的任务或扮演的角色。决定这种角色定位的因素是:
(1)计划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计划的、行政指令来确定,理论上它应当最优,但出于人所共知的原因,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
(2)市场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竞争投票式的准一体化生产体系是这种市场决定模式的典型代表。同样从理论上说,如果市场是完全的,这种产业分工格局应当能够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相应的分工效率,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衡量,也应当是最高的;
(3)混合模式。混合决定模式:这是外部市场实现内部计划化的典型。因为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因为信息市场的弱效性,在全部产业或部分产业(即一个以上的生产工艺环节)边界通过市场或非市场化方式已经被划定下来(即企业内部化)的情况下,诸项上下游环节由公司内部通过计划或内部微市场方式将下属企业加以分工定位。现实条件下,至少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次优的选择。
3、产业分工定位的基本界定
(1)在混合模式下:当地中小企业的前途就是通过被人兼并、收购或至少是控股的方式纳入“领导”企业集团的内部;因此,我们讨论的上海市中小企业在跨国公司进入下的产业分工定位,就是指在市场模式下企业通过竞争方式所可能寻找到的分工定位,或简单的说,就是所能分享到的生产任务、被定位在生产过程流的那一个工艺环节。
(2)中小企业,并没有严格限定在国有或当地的中小企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所有在上海注册的中小企业,都属于本报告所涉及的、寻找自身产业分工定位的中小企业。因此,当我们说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工,实际上按参与分工的主体来划分的话,有三种定位安排:
A、来自于国际市场的三资企业,它们的产业分工定位,已经在进入中国市场之时被确定。而且,随着上海相关产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多数的进入企业,包括那些新进入的三资企业,其产业分工地位将日益趋向稳定;
B、目前在各集团公司范围内的诸多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其既有的分工定位通常已经由政府做出非市场化的安排。随着产业的更大范围开放,面临挑战甚至生存危机的主要就是这部分必须转制、转换的企业,进一步要考虑的也正是这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未来新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如何寻找定位或能否寻找到分工定位的问题;
C、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由于这一部分企业的已经相对市场化,由于它们在产业分工定位上的要求是现实的,合乎理性的,因此,这一部分企业将主要通过完全的市场化途径寻找到它们在各个企业、产业中的分工定位。可以预见,这一部分的进入、退出将相当的频繁,但因为对整个地方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上海这样的地方国民经济来说)有限,所以,它也不是我们应当加以重点探讨的问题。
4、上海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上海各类中小企业所存在的一些较突出问题:
(1)企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生产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相当数量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2)在目前上海市重点发展集团公司企业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包括那些中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日盛;
(3)除部分纳入大企业稳定生产配套体系的企业外,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4)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平均较低,技术人员缺乏,基本不存在技术积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
(5)与周边省市诸多中小企业相比,市场竞争意识和动力仍欠不足,对政府的依赖度还是相对较高。在上海主要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在进入的外资企业越来越不需要伙伴甚至拐棍的情况下,诸多的当地中小企业、特别是仍然不同程度游离于市场竞争大潮之外的企业,没有了方向,找不到自己的产业位置,特别是未来的产业定位。
二、产业开放下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工:模式与上海特点
(一)国际主要模式
建立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构建上海开放性工业的有机结构体系。根据国际实践,具体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1、产品为中心的分工合作模式
在这种行业,龙头或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及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和对规模效益显著的主要配套性产品,而小企业大多分工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度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等。参与企业分工组合集群的中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三次承包甚至更多层次承包,即把核心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因此,在此产业指向下,所谓的产业分工实际上是劳动分工,或者说根据劳动要素的数量、特别是质量决定产业分工或我们的优势生产要素的定位;
2、从依赖或被迫依从政府安排转为自寻配套企业
(1)从单一定点到多点备选;由于政府相对退出跨国公司进入的领域,因此,在位处下游工艺企业进入上海的情况下,上游投入品供应企业的选择已经越来越市场化。而且,由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游企业的选择余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质量的逐步提高,对跨国公司来说,已经越来越大。所以在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选择上,下游企业已经摆脱了原来受政府干预下的强制性单一(近或满负荷生产能力)定点,转向选择若干合格企业以供备选。生产能力的过度负担从下游企业内部外移至市场,外移至备选企业。
(2)从当地选择到外地定点;因为摆脱了政府的干预影响,特别是合资伙伴国有股东的干预,跨国公司配套或上游供货商的选择已经从原来的受地域行政壁垒限制下的当地选择扩展到了更广的范围,即经济或市场化的布点选择;
(3)建立以中国为基地的采购中心,包括IBM(深圳福田,生产信息存储产品及部件,1993年3000万美元,1998年10亿美元),柯达、惠普、爱普生、奥林巴斯等亦建立了国内零部件采购基地。世界专业五金产品供应商斯坦利公司计划1年内把中国(亚太地区)采购量由目前的17%增加到60%,到明年年底前投入8 亿美元用于国内企业进行采购(目前已有国内1700多家企业竞标采购项目,其中的70%为国内中小企业。
3、进入的外资企业间形成排斥当地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工链环
由于大规模跨国公司的进入,由于中国对外资企业股权份额限制比例的放松,跨国公司原来在海外的那些专业配套厂商近年开始大规模跟进中国市场,这使得一方面:我们的产业国际化程度有实质性的提高,并培养、训练了大批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使上海及当地的相当一些中小企业规模企业被排斥在了这一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产业分工链之外。随着独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相信会有更多失去配套竞争力的当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逐渐失去的政府扶持中被淘汰出局。
就上海的情况看,我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基础、工艺条件、人力资源条件较好的企业,应当以三种目标寻求成为跨国公司或我们自己集团规模化生产企业的被选配套、供应商:首选: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的当地企业目录;第二,利用高质量优势获得稳定的生产定点;第三,以有利条件进入跨国公司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
三、上海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目标
在中国加入WTO进程加快的宏观背景下,我们认为,上海, 作为产业开放的最前沿地带,因为历史原因而建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诸多中小企业,应当在必然的外部冲击和相应的产业转换过程中,以新的目标、在目前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集群的产业分工定位。而这当中,目标是确定产业分工定位中必须首先加以确定的。
1、力争达到的主要目标
(1)尽可能进入产业国际生产经营体系的内环, 目前在中国的IT行业,中国已经形成环绕东南沿海的IT产业带,其职能和规模已经初显国际产业分工带的一部分,天津的摩托罗拉公司新增的12亿人民币投资至少在移动通讯领域已经成为了地区甚至是国际性的生产中心;上海的汽车工业,从国际乃至地区的角度看,远未达到这一层次。所以,如果已经存在有一定的产业分工,则仍然只是国内范围的产业分工,今后的前景如何?应予关注。
在这种分工模式中,由于核心企业主要负责最终组装,专业化的小企业专事上游产品的生产。在台湾,这一形态企业集群要占到中卫体系总数的近80%。日本、韩国同样存在类似的体系。以韩国为例, 彩电生产量的90%是由三星等三家集团完成的, 但它们只自己生产彩色显像管与组装整机,而绝大部分的中间产品是委托给上千家小企业组的协作集群去完成各自高度专业化的分工生产。而美国的通用、福特等四家大汽车公司同几千家中小企业组成的合作群体显然也属于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形态。在这一集群中,任何一家小企业还可以同时为数家核心企业提供配套分工协作生产。
2、销售为中心的分工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以一家贸易性企业为核心,专门收购其他专业化分工的小企业产品并负责专营销售。核心企业在签订收购合同时,大多会预拨原材料或赊销原材料。与上述的产品中心制合作模式不同,核心企业自身并不参与产品的加工或组装,它们只是专业贸易商或综合出口商。这种向前一体化形态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营销优势与生产加工小企业的灵活、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经营优势相结合。例如,日本东京的浅草是手提包著名产地,聚集着300多家手提包生产小企业,它们经常举办展销会,推出一些最新款式。贸易商一旦选中某一品种,既可签定购货合同,组织厂家大量生产。
3、原材料供应为核心的分工合作模式。
在此模式中,核心企业提供给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小企业以投资股份或其它契约的方式取得原料。这种以提供原材料的企业为核心的合作模式,也被称之为前向垂直整合形态。它不同于一般的购销商业行为,双方通过协议能形成较为稳固的协作关系。这种方式多见于化学、冶金等行业。因为许多中小企业存在原材料采购难、价格不稳定等问题,而一些大企业则面临受经济周期影响而造成产品积压、价格波动等风险。出于各自需要,两者自然而然联结在一起,通过参股、产品交换、财产抵押、长期信用等方式,将双方供求之数量、质量、价格等因素长期稳固下来,以求双方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
(二)上海格局特点
1、从劳动分工到产业分工
自80年代初到1997年,进入上海的直接投资呈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如果细致考察进入的外国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以1992年为阶段分期,进入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资本的开拓性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第二阶段:重要的跨国公司和著名的配套型大跨国经营企业开始进入上海,抢滩上海及中国市场;由于不同阶段进入的企业的规模、国际化经营程度的差别,也由于上海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不同阶段政策上的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指向在不同的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指向,即许多港澳台资本和海外华侨资本大多数资金色合资、合作的方式投在了诸如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那时,上海中小企业在产业市场中的分工定位主要是被动式的:即通过合资、合作合同方式以紧密结合体的形式确定。所以,外商合作伙伴生产什么,定单需要什么,企业的分工就定位在什么角色:
——如果产品面向中国市场:中方合资伙伴为“拐棍”,至少投入品一端往往信息(价格、渠道)模糊;
——如果产品面向中国市场,这种分工定位的特征之一就是“二头黑”,即投入和产出双向信息闭锁。
(2)在产业工序的长链中,尽可能处在产业分工链的下游;
(3)尽可能从事高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活动;
(4)尽可能扩充产业分工中的职能范围,即以生产为基础,向研究开发、销售等其它环节扩展;
2、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与它能在其它众多的企业共同构成的“生态场”中正确定位-“生态位”有关。在上海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开放化的进程中,企业的集群构造与以往相比的二个重要不同点就是:
(1)集群企业中的相当数量比重已经是在这二十多年里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
(2)在一些重要的产业,特别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中,有一些重要企业或者说龙头企业,主要是那些跨国公司在支配着整个行业市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上海的当地企业在其中的“生态位”;
因此,当我们说上海的中小企业时,必须时刻记住这是包含着大量不同年份进入中国的中小规模三资企业的,当我们说形成集群化的配套企业组合时,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必须是既竞争又合作。
必须指出,进入上海的跨国公司在上海及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些重要产业中起着两面作用:那些跨国公司在制造非竞争性的行业生态环境的动态进程中,却在那些诸多期望获取生存空间的当地中、小企业集群中创建着充分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环境;
3、提高增加价值比重
进入高增加值、高技术跨国公司采购中心,提高产品的出口比重(意味着直接加入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体系)。从条件而言,上海的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上海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一直外在产业分工的较高位置状态。换句话说,就是长期里处在增加值较高的生产经营环节之中。当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上海的许多中小企业,除了地方政府所重点发展的“政策”性支柱产业外,上海的许多中小企业却因为来自于先期开放地区的竞争、因为来自于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丰富地区的竞争,因为上海市产业结构政策的转移(即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使主要存在于制造业行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经营、生产面临诸多的困难。相比较而言,上海的中小企业现好像不再拥有曾经颇能引以为自豪的产业优势。因此,至少在那些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上海的中小企业正在感受着产业分工格局调整所带来的挑战、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沿海地区的开放,特别是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为上海引来的大量新兴产业的跨国公司投资,实际上是为上海摆脱整个地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其它省市间所出现的同构格局带来了机遇。即产业市场的开放为上海重建产业新高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是恢复上海地方工业较高增加价值比重的一个极好的时机。
4、扩大配套生产规模
具有长期生存能力的企业组织结构应当是具有规模经济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规模经济性要求并不意味着规模的极大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适宜的规模经济性是应当存在差异的。换句话说,现实世界中企业组织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说明了企业最佳规模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而集群企业正是以多样企业表现整体规模经济性的一个最佳典范。所以,在现代需求多样化的条件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在向规模化和小型化生产、弹性化生产的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着。因此,对上海的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生存的市场基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因为跨国公司的进入及其建立在中国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需求规模基础上的更大规模经济水平,因为上海确定的支柱产业的必然规模经济性,使得上海的中小企业应当在大部分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普遍扩大其生产配套、供给的规模。几乎全部应当是绝对规模的扩充,部分则可能是相对规模因产品多样化、商标扩散化而反向缩小。
5、提高产品质量
谋求产业、特别是国际化产业分工中的一席之地,除了工艺、生产(供给)能力的世配之外,质量的匹配是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前提之一。一般而言,产品质量的高低与产业价值链中的可得价值增量的份额成正相关关系。我们的当地企业之所以处在相对较低的产业分工链,除了历史的、体制的、管理的种种因素之外,产品质量及工艺技术、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状况不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是确保我们加入国际化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对上海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将我们企业的质量考核、管理、意识纳入跨国公司的质量体系之内,才是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工艺操作的出路所在。同时也是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在国际化产业分工链中的地位、增加价值构成份额的根本保证。
6、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对中小企业来说,以加入国际化产业分工体系为目标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实际上就是要利用上海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条件,发挥集合配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集群协作的范围经济效应,提高产业分工协作中的工艺技术水平,确保生产经营物流中的工艺连续性、耦合性。
四、上海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方式、战略和可能的结果
上海中小企业在对外开放中的未来出路,应当主要是如何围绕上海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滚动发展,以产业集群效应和优势,加入到产业的分工体系之中。九五期间,上海的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1999年,这六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6%。同期,以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和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1999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8.6%。所以,支柱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67.2%的比重说明至少在第二产业,上海市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工定位、或者说基本出路应当是在上海地方的支柱和高新技术产业。
1、中小企业参与跨国公司产业生产体系的主要方式
(1)下包的生产加工;从长远看, 它不应当是上海的中小企业群体所追寻的产业分工角色,而从中、短期角度看,因为有来自于外省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争,也并不是上海当地城市企业能够稳定保持的一种分工角色;一定程度上说,上海的中小企业应把重点放在下包方式的上游。
(2)品牌生产许可,适合于轻工、 纺织等上海非支柱性产业及多种所有制结构下的都市型工业;
(3)紧密联系的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生产配套。 这是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上海条件下,在上海现在和未来的支柱产业发展格局下,上海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
2、产业分工定位的长期战略
从市场竞争及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角度看,长期内,上海的中小企业应当:
(1)稳定的生产配套群体参与到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之中;
(2)为二类产业主体进行生产协作、 配套:一是发展起来了的中国当地领先性企业,中小城市企业为它们的国际化、全国化经营提供生产协作配套;二是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全国化经营提供生产协作配套。
尽管二种体系中的领先企业主体有所不同,但却都是面向国际或中国全国市场的开放型企业。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结果都是一样的。
根据我们的预测,上海中小企业在整个中国产业市场开放的潮流中,其参与未来产业分工定位的结果,可能有二:
(1)积极寻求产业定位,包括生产分工、风险分担程度、 产品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程度;
(2)被动地由领先企业确定具体企业的产业分工定位, 这往往既是由小企业之间激烈的生存竞争所决定,也是由特定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包括已有的产业内分工格局所决定的。
3、上海中小三资企业的发展和目前的产业定位
当我们谈论上海的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时,必须明确的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不仅包括上海当地土生土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还包括二十多年来已经进入到上海的那些三资中小企业。对三资中小企业来说,以往它们的产业分工定位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基础之上的:即通过港、澳、台资本的国际渠道获得加工定单,然后由这些中小企业加工生产,既占据中国出口相当比重的来料加工和委托加工型企业的产业分工定位;
但是现在,随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的进入,包括随之跟进的诸多配套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进入,建立在外来加工定单基础上的我们的三资企业的产业分工定位,显然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进程中被舍去或被替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原来的当地企业在产业分工定位上只是处在最低层次的分工最外环,那么那些三资企业的外方实际上的产业分工定位就是生产经营的国际转包企业。
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外向度的提高,大规模跨国公司的进入及其与中国当地较大规模企业的结合,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在国际上的产业分工层次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它们在经营销售渠道上对那些境内外外资企业的依赖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于是所发生的结果就是通过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样,中小规模三资企业因为市场的现实和未来变化而主动或被迫地开始转换它们在上海及中国发达沿海地区的产业分工角色定位:在东道方不可逆转的产业升级换代中,先期进入的三资开始退出在上海的经营,转移它们的生产地点,这固然是一种良好的竞争结果,但同时也给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中我们的中小企业带来了诸多的困难,给地方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4、上海中小企业的可能结果
必须看到,取代传统三资企业的,正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而新进入的那些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长期国际配套优势的专业零部件、设备厂商,它们的规模同样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但却与偏重于加工贸易、传统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现在竞争格局上的动态变化却是上海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三资类中小企业所处的分工环节向后、向上进步了,分工的企业市场地位相应提高了,但当地经济资源、主体的参与度却相对下降了。因此,如果我们谈的中小企业产业分工定位只是指那些中国土生土长的那个集群,那么在加入WTO的进程中,我们的许多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恐怕是必须为能否获得产业的分工资格而奋斗,出路有四:(1)与新进入三资企业的结合。 方式恐怕不再可能是政策约束下的合资企业方式,而是建立在当地化优势基础上的合作甚至联盟;(2)如前所述,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体系;(3)进入实力型中国集团企业,以合力、集群优势发展民族产业,拓展国际经营渠道;(4)在低度国际化产业(例如都市产业)经营。但那将主要是多种所有制的、小规模企业的适宜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