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尚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社会风尚的理论探讨
社会风尚的俗称就是社会风气,它是以自然现象作比喻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的生存环境中,有两种不可缺少的气候,一种是自然气候,它由湿度、温度、风力等自然要素构成,对自然气候人们在生理上会直接感受到舒适与否,恶劣的自然气候会使人在生理上感到难以忍受或不舒适。另一种是社会气候,由文化习俗、道德风尚、人际关系等要素构成的,在生活层面的某一时期内社会气候的主要流向,主要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社会风尚。它是在一定的时空内,某一跃居突出地位的社会气候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效应场。它是人们在主观上能感受到的东西,当社会风尚清洁、健康、文明、向上时,人们在精神上会感到愉快、舒畅;反之,颓丧的社会风尚,令人在精神上感到沮丧、压抑。
命题一:社会风尚的产生是许多社会成员互动的合力的结果
社会风尚是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价值判断、行为意向、行为方式等在形式上趋于相近的情形的一种总称。恩格斯关于历史产生的观点对解释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启发性:“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等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78页。)社会风尚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共振。这种行为把个人行为溶化在行为主体群中,使个人既借助于集体力量,又能表现为集体力量。它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的叠加,在这里个人行为已经失去了其独立性,个人是体现集体行为的主体,而不是体现个人行为的主体。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们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行为取向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折射、相互影响,相互模仿、逐渐形成了多数人的一致性的言行,并由此而形成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许多群体和个人所共同的普遍的社会行为,才能蔚然成风。
命题二:社会风尚的传播是一个相互模仿的过程
一种社会风气在一般情况下是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群体中大多数人普遍的仿效行为。社会风尚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社会成员在某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性,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社会风尚的传播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发,由少数人率先兴起,更多的人模仿而成。这种社会风尚的形成与演变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群众集体行为,没有科学的思想体系做指导。二是倡导,政府或正式组织有目的、有组织地宣传和提倡某种社会风尚,这种社会风尚蕴含了与主文化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有科学的思想体系作指导。后者是比前者层次更高的一种传播形式。社会风尚的传播是一个暗示、模仿、认同和传播的过程。社会风尚形成的起点是少数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源泉一般来自于高地位社会群体,这些人常常是社会风气的最初倡导者。社会风尚的传播规律具有双向性,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命题三: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反映
社会风尚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在某种价值的引导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趋于普遍流行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取向的一种集中反映,具有明显的趋向性。所以,它的形成和蔓延总是和某一社会所主张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相关联。那些与主导文化相吻合的社会风尚,受到社会的鼓励、提倡而流行,反之受到压抑。社会风尚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互动中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一种道德风尚,即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认同、遵守、推崇的某些道德规范的行为。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主导社会风尚的状况和实际流向。道德建设是社会风尚的自身内容的一部分,社会风尚是道德建设的基础,而社会风气又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和资源。对立的社会风气总是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变化的,由此产生功能的二重性甚至有多义性。
命题四:社会风尚是社会意识向社会心理转化的中间环节
根据普列汉诺夫的观点,社会风尚处于意识形态结构的中间环节。在社会意识结构内部,低层次的社会心理与高层次的思想体系存在双向转化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心理作为思想体系的来源,它经过社会风尚、社会思潮等环节进行蒸馏、提炼、凝聚,升华为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思想体系作用于社会心理,又经过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等环节进行灌输、影响、传播、积淀、扩展、普及,把思想体系转化为某一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心理。因此,社会风尚既可以在自发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产生,是一个自然的消长过程,又可以在自觉的思想体系的诱导下形成,是一个可以抑扬的过程。(注:何梓昆:《社会风气的特性与功能》,《现代哲学》,1992(1)26~29页。)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转化,必须将处于主导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熔铸到社会成员的动机、态度中去,这个熔铸过程,就是将意识形态的内容,经过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外化为社会风尚,形成强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和精神力量,人们在其作用下,思想和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它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支配。社会风尚需要精神的牵引力使之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命题五: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会风俗,亦称习俗。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经过多次重复而固定下来的、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行为模式。人们经常将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社会风尚是在社会风俗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风尚是在现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风俗与现实环境的碰撞中,某些新的因素、新的成分导入而引起的变异。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的许多内容是相通的,反映的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尤其是人们交往中的公共道德行为。而新的风俗的萌芽,则是社会新风尚。而社会风尚中的一些核心的内容,一旦被人们接纳,形成规矩,稳定下来,传承下去,就转化为群众所认可的社会风俗。但两者也有差异,首先,社会风尚较活跃,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它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鲜明的时代性。只要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变会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从而使社会风气变化会出现摆动。特定的时代,都有特定的社会风尚。而社会风俗则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变化缓慢,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滞留性。社会风尚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是鲜活的,更具创新性,适应时代性;而在社会风俗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是沉稳的,持久的,早已被人所接受的。凡是社会发生大变革时期,凡是思想解放观念变革时期,往往也是最易形成新的社会风尚时期,也是社会风俗变化最显赫、最剧烈时期。其次,社会风尚要向社会风俗转化才有稳定性。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从道德角度讲判断社会风尚的是成文的道德,判断社会风俗的是习惯的道德。道德风尚一旦形成习俗,就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心理,就表现出一种巨大的习惯性,不需要监督和提醒,这时的道德才会发生作用。社会道德风尚必需得到风俗习惯的认同,风俗习惯是对社会风尚的接纳,具有同化能力。但如果道德建设仅仅停留在社会风尚层面上,而不化成社会风俗,那只能是少数人的道德,或是飘动的、不能持久、流于空乏的道德,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道德。道德规范如果有违于社会风俗,则会碰到人们的拒绝而无法产生效力。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风尚,要在道德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习惯上下功夫。是一场持久的工程,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如近期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既是精神环境改善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社会风尚的改善有赖于社会成员文明素质的提高,而这是日积月累的工作。
二、建设健康社会风尚形成的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刻变化之中,新旧交替、利益多元,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摩擦,各种观念相互激荡,这就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处在一种转变、整合状态。这种冲突尤其表现在:市场经济是一个市俗化、物质化的过程,它启动了人们对于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由此形成了对物质生活和个人还需要的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事业的普遍冷淡。而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摩擦和冲突日益尖锐。转型期的特征是无序,在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条件十分复杂,导致健康社会风尚与不健康社会风尚产生的环境条件和因素都同时并存,要从这一实际出发,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建设健康的社会风尚还只是基础层次的工作,提高人们精神面貌,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层次目标。精神文明不应只是适应物质文明建设,而应当适当走在前面,以引导物质文明健康持续发展。当前,社会对秩序与稳定的要求尤其强烈,健康的社会风尚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渴求与期待。建立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相吻合的一种文明的、健康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立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社会机制,即社会要有一套影响人们行为的有约束力的制度化措施和手段。
1.建立社会风尚的过滤矫正机制
这是指需要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健康社会风尚生长的方针、政策、规范,对社会风尚中某些不健康的东西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和功能。经过改造和净化,保留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因素。这一机制的主体就是政府的思想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机构等。这些部门的功能是对传统文化和习俗进行筛选、过滤,对优秀的文化习俗进行汲取、提炼、总结、提升,及时地将新生的、健康的社会风尚中的精神内核提炼出来,形成道德规范,使之稳定下来。有一套矫正机制,对文化糟粕进行消除,对不正常的、不健康的社会风尚有抵制的力量。矫正的机制由传播机构承担,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抑扬机制起作用。由于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鲜明的赞赏、褒扬和批评、贬抑功能,所以一个社会如果组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按照一定方向大量传播某种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就能产生巨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这种弥漫的强大意识气氛控制与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从而直接调控着社会风尚。
2.建立社会风尚的创新化机制
在当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核心的思想体系与广大社会成员中的良好社会风尚的一致性占主导地位,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风尚之间存在大量不协调状况,需要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导向与培值的功能。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把社会风尚引向正确的轨道。要有一批专业的理论家,自觉地站在社会主义的思想高度,从事价值观念群、道德的规范的创新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价值观念体系,理顺和疏导群众的情绪,以此走在社会风尚兴起之初,走在千百万社会成员行动之前,培养和引导社会风尚。创新机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风尚的公共调节机制是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要制作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五六十年代,社会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道德楷模,这对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成功的经验我们仍要借鉴。今天,社会中仍然需要道德楷模,它不是多了,而是非常不够。新的道德榜样是新时代社会角色的体现者,我们应该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选拔出来,大力宣扬,从他们身上筛选、汇集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提炼出新的道德规范。(2)管理部门、理论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创造要建立在群众的接受程度上。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迫切的需要抓起,群众才能接受认同,才能吸引人民群众参加。这次“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落实在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交通秩序四个方面,是受到群众欢迎的实事。这就使活动开展有了支持的深厚动力,就有了持久性,最终社会风尚转化为社会风俗成为可能。当前,道德建设首先要着眼于社会公德的规范化,向全社会提倡一些适应绝大多数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规范,应该简单、明了、易记、好做,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大城市开始起步了,各自制定一些市民守则,通过“几不”、“几要”这类简单的、朗朗上口的、又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来指导的公共行为,形成新风,成效较好。使道德建设落到了实处,社会风气的改变就有了基础。(3)要挖掘群众的创造潜能。群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有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我们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的新风尚中,他们已经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的经验,如社区服务、志愿工作者、慈善事业,承诺制、手拉手活动等。这些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形式和新载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亲和力。理论家的任务是从中提炼出新的道德规范,并使之转化为社会风俗。政府的意识形态部门和理论界、新闻界*
内的社会主导宣传系统,应认真研究和倡导一个明确的、健康的、昂扬的价值观念体系,重新发挥凝聚民族精神、整合价值观念的功能。
3.建立支撑优良社会风尚激励机制
健康社会风尚的建立需要一大批身体力行者。邓小平同志说过,“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51页。)。党风、就是执政党的作风,它在整个社会风尚中具有核心地位。政党作为一定阶级的代表,反映了其代表的阶级意识,代表着当代社会风尚的主流。社会风尚形成的一般规律是:部分人的先行——相当多的人认为有意义模仿——形成社会风气圈——大多数人的模仿,形成社会风气。社会风尚的榜样示范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具有5000多万之众的先进群体,它对培植良好的社会风尚,抑制不良的社会风尚,改变社会风尚的趋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道德榜样的示范中,除了先进政党的作用外,干部群体的言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道德的产生是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怀而被一定社会集团提出来的,是群体意志的体现。制定道德的主体自然是倡导和传播道德的主体,也是执行道德的先行者,否则最合理的道德也会无效。干部群体是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信奉者和体现者,是社会道德的身体力行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对其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干部群体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推动者。他们的道德水准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反映。改变社会风尚要从干部群体做起。传播主体不能要求别人奉行,而自己并不执行,使好的道德规范流于虚伪。近几年来,我们宣传社会道德风尚没有少化力气,但收效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传播者群体中有少数人的坏榜样效应。建立社会风尚的支撑机制,要由政党政府来承担。
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但却不能消除私有制本身生产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精神困惑。美国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社会是“丰饶中的纵欲无度”,即指一个道德准则日益下降,而追求物欲上自我满足之风益发炽烈的生产力发达的社会。(注:兹比格涅夫·布热律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08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的显著标志。在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社会风尚的转换更加频繁,风力更强,对社会、对个人影响更大。我国的社会风尚总体而言处在一个十分严峻的时期,如果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应该看到这一事实。建设健康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也是建设精神文明载体,我们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将我国的两个文明共同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