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汽车业:刺激2002(论文文献综述)
任婉荞[1](2019)在《论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竞争政策的适用》文中认为2018年,全球汽车行业进入冷冬期,中国、欧洲、日本、美国等汽车大国均遭遇了产销危机。不可否认,货币政策、关税政策成为影响这场危机的直接因素。然而,从国内视角来看,中国汽车业触及发展寒流仍存在自身的问题。国内汽车企业发展与结构性转型局势面临硬伤,过度依赖产业政策扶持,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使得国有品牌无法实现"独立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自主品牌产品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消极因素的冲击下,劣势凸显。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战略的新能源汽车,尽管产销量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在其"盛势"之下,是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主体盲目逐利、监管不力引起的市场乱象。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事前事中两个阶段保证产业政策的可行性、合理性;实施公平监管、推行竞争中立政策,确保汽车企业公平竞争;坚持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反垄断执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市场。
韩青[2](2018)在《汽车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中国经济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大家急需探讨的问题。纵观几千年人类历史,每次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都能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从牛马羊等畜力车到汽车、火车、飞机,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速度和效率的提升,推动了经济迅猛发展。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数量最多的交通工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首先,汽车零配件多,产业链长,涉及钢铁、电子、机械、纺织、化工、新材料等,以及引申出来与此关系密切的交通运输业、建筑路桥、保险、金融、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深深的渗透到国民经济中,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辐射效应。其次,汽车作为消费品占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很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消费需求,汽车消费又增加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频次从而带动了其他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再次,汽车结构复杂且单位产品的研发投入较火车、飞机轮船等其他交通工具小,比较适合作为科技创新和试验的载体,且不仅适合国有资本投入也适合广大民营资本的参与。本文试通过综合国内外各项观点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多种方法,剖析汽车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通过比较分析法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比较汽车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根据产业效应理论和经济指标核算逻辑,分析汽车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再次,通过经济理论分析构建传导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汽车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等关键要素对汽车业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推导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将来自汽车业在技术革新、渗透传导、杠杆效用等方面的再次调整升级,建议政府和企业应更加重视对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和投入。
崔月姣,曾越洋,崔静波[3](2018)在《中国汽车40年 下篇》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很喜欢《南方周末》的刊物定位语:"在这里,读懂中国。"细思之下,这句话用来述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恰到好处。改革开放四十年,汽车工业的每一次起伏无不与时代的走向同频,与中国的发展共振。在这里,你可以握手时代,把脉中国。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二十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宛若刚
苗壮[4](2013)在《“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业发展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策略,从初期试探性引进FDI到后来1994年及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市场换技术”策略虽然经历了不断的微调,但始终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而且从实践来看,“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情况下,我国汽车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十多年来,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无论是汽车生产量还是汽车消费量,中国均已超过美国,从而跃居为世界汽车业中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汽车业已经步入到一个深度调整阶段,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企业成功,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各种理论及实践经验证明,走向自主创新是任何国家成功产业的必经之路,而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发展势头。而在另一个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回顾“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历程及进行效果评价。其次,在理论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位给出较为精确的计量估计;再次,本文结合国外相关国家的汽车业发展政策及效果的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各章节内容简要总结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对“市场换技术”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本章梳理了相关研究理论,为后文研究奠立了研究基础,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前者说明了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动因,后者阐述了“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取得成功的条件、路径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我国汽车业中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做了归纳,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为国别经验对比分析。通过对新崛起的汽车生产大国韩国、巴西、印度,以及传统强国的美国、德国、日本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回顾及对比,本文认为主要汽车大国的政策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但政策适用前提分析表明,韩国、日本、巴西以及印度在产业崛起时候的经验更加适用于目前转轨期间的中国。同时,美国德国的经验表明,虽说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是一国汽车业得以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为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及影响的现状描述。本章将对“市场换技术”政策在我国汽车业实施的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较为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为后文更为深入的行业分析以及计量估计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政策5个阶段的历程回顾,本章指出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代表性文件为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及200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前者标志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正式实施,后者标志着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并开始了政策转向。因此,本章也以这两项政策为主分析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在不考虑跨行业溢出效应的假定前提下,本章针对FDI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溢出效应应用协整理论与VAR模型做了实证分析,分别来检测行业内FDI流入对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的竞争效应、示范和集聚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影响,以及这三种效应与本土汽车企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长期关系。结论支持了政策分析的观点,认为在长期FDI流入对我国汽车业存在溢出效应,市场在长期换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第六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实证及经验分析基础上,本章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正对目前“市场换技术”策略存在的弊端,提出对我国汽车业发展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革新“市场换技术”策略、发挥市场优势;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增加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积极鼓励国内车企实行“走出去”。
于启武[5](2010)在《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节能环保汽车是中国汽车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实现汽车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措施。为了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和满足日趋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建议修订现行的中国环境标志汽车标准、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和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低碳汽车"标准。政府对符合上述标准的节能环保汽车给予一定补贴,对不符合上述标准的非节能环保汽车征收排污税,以扶持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实施。
王辛强[6](2010)在《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场具有深刻变革意义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正在发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等。如何能有效地加强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技术创新的类型。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首先,本文分别对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和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和技术创新趋势,认为“突出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产品创新的战略方向”是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趋势。通过与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比,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汽车产品和制造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的问题。其次,本文对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偏低。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乏力的原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乏力原因,其中中国汽车工业自身原因包括:研发投入不足、产业组织不合理等;外部原因包括:创新人才与专业人才短缺、相关产业的技术支持不足等。同时提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应该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官产学研联合打造创新战略平台、技术开发方面走自主开发为主,引进和与国外联合开发为辅的道路、制定鼓励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法规、实施人才战略等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王晶[7](2010)在《中美汽车产业发展差异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在支撑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未来的整体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如何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衷的研究话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基础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中美两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了很大差异,而差异的存在又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状态和结果。因此,要想借鉴美国这个昔日辉煌的汽车王国的发展经验、进而使中国汽车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将两国的汽车产业所呈现出的差异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汲取美国汽车发展的精髓,同时避免犯下美国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旨在使中国汽车产业更加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本文共分为十部分,通过对中美两国汽车企业在规模与效益、成本、技术、经营战略、销售融资、销售流通体系以及售后服务等七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本文在前人对中美两国汽车产业各自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以两国汽车产业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相对新颖的研究角度,选取了像运营成本和经营战略这些前人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内容,并以动态的眼光来审视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已有的数据,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将两国的汽车产业进行对比研究,使得给中国汽车产业提供的发展建议更加有针对性和说服力。通过对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中国作为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在成本方面很有竞争力,加上其在发展汽车产业的经营战略上选择了以市场为导向这一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抉择,中国汽车产业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很大上升空问。然而,中国汽车业还应学习美国相对先进的生产模式、造车技术,建立强大的汽车相关产业体系。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正视自己的优劣势、并做到趋利避害,才能够使中国汽车产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白明[8](2009)在《中国汽车业不应稀罕“加分状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汽车尚未成为“裸分状元”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汽车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相比之下,中国汽车业的表现却可以用“一枝独秀”来形容。从2009年3月至7月,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100万辆,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
吴琼,宦璐,王晓华,袁涛[9](2009)在《政府预警产能过剩 车企“马不停蹄”暗战扩产》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汽车业和气候一样,变化莫测。刚为中国汽车业连续7个月销量超过美国欢呼,并为供不应求而烦恼的中国汽车企业却意外听到来自主管部门的警告。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发改委官员提出汽车有产能过剩的苗头。 但与政府官员的担忧相反的是,各
孙汝祥[10](2009)在《汽车业 向左驶 向右驶》文中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的裹挟下,全球汽车厂商红色警报频现。丰田汽车出现了71年来的首次亏损;美国汽车业3大巨头正在破产边缘挣扎;欧洲的情况也不理想,宝马等纷纷申请政府补贴……中国汽车业尽管尚未显现危机,但亦未能独善其身。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业2008年产销量增幅自1999年以
二、中国汽车业:刺激200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汽车业:刺激2002(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竞争政策的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的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生产补贴、投资补贴和购置补贴 |
(二)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 |
(三)购买补贴与租赁补贴 |
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问题的解决路径与配套措施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正确处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
(三)坚持竞争中立,实施公平监管 |
(四)破除行政垄断,不断加强反垄断执法 |
三、结论 |
(2)汽车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框架 |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概况 |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宏观经济模型 |
2.2.3 产业效应理论 |
2.2.4 产业结构理论 |
3 中国汽车业发展历史及经济发展历史的联动分析 |
3.1 中国汽车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第一阶段,创建成长阶段(1953年-1978年) |
3.1.2 第二阶段,合资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 |
3.1.3 第三阶段,自主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
3.2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3.2.1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50年-1978年) |
3.2.2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1979年-2000年) |
3.2.3 第三阶段,进入WTO以后(2001年-至今) |
3.3 汽车业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分析 |
3.3.1 汽车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很好的映射关系 |
3.3.2 汽车消费需求直接拉动了经济发展 |
3.3.3 汽车技术革新推动了新经济滋生 |
3.3.4 汽车业先进管理体系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
3.3.5 汽车业走出去可带来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
4 汽车业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 |
4.1 从主导产业效应分析汽车业推动经济增长 |
4.2 基于经济指标分析汽车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5 汽车业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理论模型构建与拟合方法说明 |
5.2 要素变动数据处理结果及影响分析 |
5.2.1 汽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 |
5.2.2 汽车工业平均人数与全国GDP的关系 |
5.3 保持经济增长时汽车业生产要素需求预测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汽车消费的对技术更新的需求能刺激经济发展 |
6.1.2 汽车长产业链带来的产业效应能渗透经济发展 |
6.1.3 汽车业对中国经济正向线性相关带来杠杆效应 |
6.2 政策与建议 |
6.2.1 从资本角度大力推进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进程 |
6.2.2 促进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汽车产品的应用 |
6.2.3 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汽车业人力知识积累和人才引进 |
6.2.4 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打通汽车消费涉及的各项瓶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 主要创新 |
三、 主要不足 |
第二章 “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 |
一、 从国际商务角度展开跨国公司行为分析 |
二、 从国际经济学角度展开国际直接投资分析 |
三、 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一、 技术外溢效应的来源 |
二、 FDI技术溢出的渠道 |
三、 国际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四、 溢出效应的扩展——知识外溢 |
第三节 我国汽车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第一节 韩国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扶持汽车产业、实行集团化发展 |
二、 限制进口、给予本国汽车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问 |
三、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积极消化 |
四、 制定汽车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 |
第二节 巴西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制定并执行“增长点”产业政策、限制进口 |
二、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促使产品本土化 |
三、 降低小排量汽车税费、刺激国内汽车消费需求 |
四、 创造良好出口环境、鼓励对外出口 |
五、 大力发展乙醇燃料汽车 |
第三节 印度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限制进口、限制外资、扶持国内汽车产业 |
二、 引进先进技术、初期严格规定国产化程度 |
三、 实行“市场换技术”战略,促进出口 |
第四节 美日德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 |
二、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 |
三、 德国汽车产业政策 |
第五节 国别分析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启示 |
一、 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 |
二、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汽车业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历程、影响及趋势 |
第一节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及内容 |
一、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创阶段 |
二、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探索阶段 |
三、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试阶段 |
四、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快速发展阶段 |
五、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全面深化阶段 |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政策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 |
一、 第一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二、 第二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及趋势分析 |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下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 |
二、 我国汽车业技术进步的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DI对中国本土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构建FDI溢出效应模型 |
一、 FDI的溢出效应说明 |
二、 构建模型 |
第二节 数据处理及说明 |
第三节 协同效应分析 |
第四节 FDI溢出效应协整分析 |
一、 数据平稳性检测 |
二、 协整分析 |
第五节 FDI溢出效应VAR模型分析 |
一、 VAR模型的建立与估算 |
二、 VAR模型的AR根模检验 |
三、 脉冲响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市场换技术”策略分析主要结论 |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历程析的结论 |
二、 国别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的结论 |
三、 对中国“市场换技术”政策计量分析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革新“市场换技术”政策、发挥市场优势 |
二、 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 |
三、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 |
四、 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 |
五、 增加对汽车业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 |
六、 积极鼓励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变化的启示 |
二、中国环境标志汽车的发展状况 |
三、购车优惠政策与促进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问题 |
四、促进中国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对策 |
(一)制定和修订节能环保汽车相关标准 |
(二)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技术经济措施 |
1. 完善现行的购车减税和财政补贴政策 |
2. 制定和实施有区别的汽车排污税政策 |
3. 对节能减排性能优越的“低碳汽车”实施“低碳汽车”标志制度 |
4. 对“低碳汽车”给予多项减税、财政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 |
(6)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国汽车工业理论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技术创新的定义 |
1.3.2 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
1.3.3 技术创新的类型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研究 |
2.1 世界汽车工业现状分析 |
2.1.1 市场总规模 |
2.1.2 市场分布情况 |
2.2 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2.2.1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 |
2.2.2 世界汽车工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2.3 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趋势分析 |
2.3.1 突出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
2.3.2 把新能源动力汽车作为产品创新的战略方向 |
3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研究 |
3.1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述评 |
3.2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分析 |
3.2.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规模 |
3.2.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
3.3 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
3.3.1 汽车产品和制造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
3.3.2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 |
4 技术进步对中国汽车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测算与分析 |
4.1 技术进步模型介绍 |
4.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4.1.2 增长速度方程 |
4.2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
4.2.1 基础数据的选取 |
4.2.2 生产函数的确定 |
4.2.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
4.3 测算结果分析 |
4.3.1 中国汽车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 |
4.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
4.3.3 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对中国汽车业产出的影响效率最高 |
4.4 具体案例分析 |
4.4.1 公司简介 |
4.4.2 生产函数的确定 |
4.4.3 上汽集团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
4.4.4 测算结果分析 |
5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乏力原因分析 |
5.1 中国汽车工业自身原因 |
5.1.1 研发费用投入不足且过于分散 |
5.1.2 汽车产业组织不合理 |
5.1.3 没有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
5.2 中国汽车工业外部环境问题 |
5.2.1 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短缺 |
5.2.2 相关产业的技术支持不足 |
5.2.3 产、学、研三方分工与配合不协调 |
6 中国汽车工业实现技术创新成长的对策研究 |
6.1 中国汽车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 |
6.2 官产学研联合创新打造创新战略平台 |
6.3 技术开发方面走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与国外联合开发为辅的道路 |
6.4 制定鼓励自主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与法规 |
6.5 实施人才战略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7.3 本文存在的问题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美汽车产业发展差异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本文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研究框架及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1.5.1 本文创新之处 |
1.5.2 本文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2 规模与效益的比较 |
2.1 生产规模比较 |
2.1.1 汽车产业规模比较 |
2.1.2 汽车企业规模比较 |
2.2 集中度比较 |
2.2.1 汽车产业集中度比较 |
2.2.2 汽车企业区域集中度比较 |
2.3 汽车产业生产效益比较 |
3 成本比较 |
3.1 劳动力成本比较 |
3.1.1 美国汽车企业劳动力成本 |
3.1.2 中国汽车企业劳动力成本 |
3.2 运营成本比较 |
3.2.1 美国汽车企业运营成本 |
3.2.2 中国汽车企业运营成本 |
3.2.3 中美汽车企业运营成本优劣势比较 |
4 技术比较 |
4.1 研发技术比较 |
4.1.1 美国汽车企业研发技术 |
4.1.2 中国汽车企业研发技术 |
4.2 新能源创新技术比较 |
4.2.1 美国汽车新能源创新技术 |
4.2.2 中国汽车新能源创新技术 |
4.2.3 中美两国汽车业新能源技术的比较 |
5 经营战略比较 |
5.1 美国汽车企业经营战略 |
5.1.1 偏重数字的研发战略 |
5.1.2 短见的汽车租赁战略 |
5.1.3 零部件制造商的战略错误 |
5.2 中国汽车企业经营战略 |
5.2.1 消费者导向的经营战略 |
5.2.2 经典案例-奇瑞 |
5.3 中美汽车企业经营战略比较 |
6 汽车销售融资的比较 |
6.1 美国汽车业的销售融资 |
6.2 中国汽车业的销售融资 |
6.2.1 中国汽车销售融资现状 |
6.2.2 举例说明——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情况 |
6.3 中美汽车销售融资的比较 |
7 汽车销售流通体系的比较 |
7.1 美国汽车业销售流通体系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
7.2 中国汽车业销售流通体系 |
7.2.1 中国汽车业销售流通体系的发展成果 |
7.2.2 中国汽车业销售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
7.3 中美汽车业销售流通体系的比较 |
8 汽车企业售后服务的比较 |
8.1 美国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 |
8.2 中国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 |
8.3 中美汽车企业售后服务的比较 |
9 比较分析后的建议 |
9.1 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 |
9.2 建议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中国汽车业:刺激2002(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竞争政策的适用[J]. 任婉荞. 竞争政策研究, 2019(04)
- [2]汽车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 韩青. 浙江大学, 2018(01)
- [3]中国汽车40年 下篇[J]. 崔月姣,曾越洋,崔静波. 中国机械(汽车世界), 2018(07)
- [4]“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D]. 苗壮. 武汉大学, 2013(10)
- [5]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J]. 于启武.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4)
- [6]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辛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中美汽车产业发展差异化比较研究[D]. 王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01)
- [8]中国汽车业不应稀罕“加分状元”[N]. 白明. 证券时报, 2009
- [9]政府预警产能过剩 车企“马不停蹄”暗战扩产[N]. 吴琼,宦璐,王晓华,袁涛. 上海证券报, 2009
- [10]汽车业 向左驶 向右驶[J]. 孙汝祥. 上海国资,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