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固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视野的逐渐开阔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也愈加精细,体现在人们对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也更是如此。混凝土结构主要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结构。钢结构就是指由钢制材料制成的相关结构,主要由钢梁及钢柱组成,主要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技术方法来实现不同部位或者部件之间的连接。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目前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等相关行业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其同时,也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使其能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
1.1混凝土材料质量: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于此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对工程标准相关要求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传统广泛推行的手工测绘技术已然难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不断提出的要求。在对建筑材料开展手工检测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材料难以满足混凝土结构自身要求或检测人员工作疏忽,而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
1.2混凝土材料及配制方法:(1)水泥强度影响因素。要想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是其中一大关键。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强度与其采用的水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好比在水灰比强度一致情况下,选取高标号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相较于低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要明显更高。因而,在开展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及工程外部环境,对水泥标号进行科学选取,在实际选择过程中还应当优选水泥开展配制,进一步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2)水灰比影响因素。对于水灰比层面来说,水灰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因而,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配制过程中,应当切实依据工程设计标准及施工要求对水灰比开展调节,从而为混凝土结构强度提供可靠保障。而在对水灰比进行调节时,水泥的选择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仍旧要依据设计要求科学选择水泥,开展好水灰比配制工作。(3)混凝土结构质量其他相关影响因素,还包括外加剂、砂石骨料使用等。例如,在对外加剂进行使用过程中,首先应当于实验室开展试配及试验检验工作,从而确保外加剂使用可符合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切实防止将失效的外加剂使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1.3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混凝土运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搅拌机作为运输工具,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控制好运输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运输路线,从而能够确保混凝土按时到达现场,保证工程的有效开展。另外还需要重点保障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出现离析情况,在继续运输的时候需要加强管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4混凝土浇筑:(1)在进行混凝土分层时,应该严格注意分层的厚度,并且应该保证新覆盖的混凝土将上一层混凝土全部覆盖,使水泥混凝土的每一层浇筑时间的间隔应该控制在其开始初步凝固的时间段内,避免出现时间间隔较长导致的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的现象。(2)在浇筑前如果出现离析现象,应该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搅拌和浇筑。且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该使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在2m以内。另外,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就应该进行浇筑。(3)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搅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能加水,如果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必须将混凝土进行重新搅拌。(4)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能施加外力,应该使混凝土自然流淌,在分层时,应该在水平方向进行,对倾斜面进行分段,在推移时,应该连续的进行,一直推移到顶部。
1.5混凝土的振捣:泥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填充到每个角落,保证整体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振捣主要分为两种,即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一般振捣棒都是在下层混凝土中进行插入,确保两层混凝土之间不会出现裂缝的情况。在进行该部分的施工时需要快速的进行插入,但是在拔出的过程中需要缓慢地将其发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插点位置都选择时需要确保整体的均匀性,并且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振捣优化控制,防止出现表面气泡冒出的情况,确保整体的质量。
1.6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由于混凝土特殊的化学性质,因此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对它的外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维护是必要的,我们共同维护模式与太阳能加热的维修方法,维修,施工和养护剂养护。但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控制温湿度仍然是工作的重点,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裂缝。养护时维持空气中的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的时间越长,那么混凝土的收缩性越小。蒸汽养护与自然养护相比,前者混凝土的收缩性要小的多。
2、钢结构在工程中的技术探讨
2.1平面布置以及结构选型
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凹凸变化少、布置归整的建筑平面上,所以在设计钢结构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量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问题,加强钢结构抗侧力结构的设计。建筑工程中的楼梯间以及电梯间通常设计为抗侧力结构,但是如果位移无法控制下允许范围内的化,也可以将卫生间、厨房等设置为抗侧力结构,抗侧力结构可以是纯钢结构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2.2螺栓装配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同样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施工技术之一。如果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技术问题,那么整体工程就必然会出现各种相关问题,同时施工的安全性也得不了保证。我们知道钢结构是作为整个施工的基础存在,当基石不稳时,后续的所有东西都只是泡沫。而螺栓作为钢结构的连接中不可或缺的组分,其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科学、有效地安装,螺栓能把钢结构的个个断断部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在进行螺栓安装和选用时,一定要控制好螺栓标准位置参照的误差,选用大小合适的螺栓,出现误差要及时整改,避免因小失大。
2.3焊接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焊接技术的愈来愈成熟,目前更多建筑工程将焊接技术纳入其中,使其成为重要的建筑手段。焊接后的质量问题受很多因素影响,像是端口处及其附近的锈渍、脏污等会影响钢结构焊接的牢固行,因此在焊接前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是必须的。焊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焊接过程中任意一个流程的不谨慎都会导致焊接的失败。焊接前要对焊接结构进行相关预热及预热温度复查,使其温度达到焊接要求。
3、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技术交底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会同图纸设计单位、工程监理人员共同对施工图纸所涉及到的质量标准、规范制度、工艺流程、技术条件等进行讨论和了解,以便对其进行深入的掌握,领会设计意图,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3.2加强工程主体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梁柱安装时,主要应检查底板下部的垫铁是否平整,螺栓的牢固度和摩擦面的清洁度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当验收合格后方可起吊。在钢结构安装结束并形成固定单元之后,用膨胀混凝土对基础顶面和柱底板进行二次浇筑密实。在普通螺栓的连接处所使用的垫片应不大于两个,如需进行扩孔,切忌不可使用气割;拧紧后的外露螺纹不得少于两个。在使用高强度螺栓之前,必须要对其按照出厂合格证和复检单进行验收,在安装过程中要保持板叠基础面的平衡度,整个安装过程应自由穿入,不得进行扩孔或敲打。
4、结语
总之,建筑钢结构以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与青睐,成为当前建筑界的首选技术,为了使钢结构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要严格进行施工进度的安排,优化各个施工过程,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效益,为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器龙.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224.
[2]李永金.探析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9):18.
[3]任焱.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07):153.
论文作者:罗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结构论文; 水灰比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