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中医医院 84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愈显率为92.5%,对照组愈显率为7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应用价值显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急性起病,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或几天内达到高峰期,发病初期患者会有耳后疼痛、下颌角疼痛等表现,临床症状主要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患者的额纹会消失,无法皱眉,眼睑也出现闭合不全情况,在试着闭眼的过程中,瘫痪一侧的眼球会向上外方转动,明显露出白色巩膜。西医将周围性面瘫称之为周围性神经麻痹,认为其主要因为局部风寒刺激致使面部神经受压而发病,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够显著,而针灸治疗能起到显著的效果。本研究对60例观察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有心血管、肝及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排除患有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患者;(3)排除具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4)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2±6.5)岁;急性期18例,平均病程(5.11±1.04)d,恢复期12例,平均病程(52.37±9.41)d。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1±6.47)岁;急性期17例,平均病程(5.08±1.02)d,恢复期13例,平均病程(51.71±9.6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患者给予针灸治疗,患者患侧穴位的选择有阳白、承浆、攒竹、下关、太阳、睛明、牵正、地仓、迎香等穴位;患者双侧均取得穴位为合谷穴。操作过程中患者选择仰卧位,对面部所选择穴位的位置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施针的快慢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病情较为平稳的患者选择平稳刺激的施针方式,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的刺激程度应该较弱,同时,针的位置要浅,针灸治疗过程中毫针的大小为0.30mm×50 mm,进针的方法为指切法,相继对所选择的各个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点燃艾条,艾条距离患者面部的距离为5cm,留针的时间为30 min,针灸1次/d,每1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应该间隔3 d,连续治疗2~3疗程。
1.2.2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患侧和双侧穴位的选择均与观察组相同,对患者选择的穴位均进行透刺,并在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每1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应该间隔3 d,连续治疗2~3疗程。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面容、眼睑的闭合和正常人完全相同。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面容、眼睑的闭合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面容、眼睑的闭合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出现了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观察组有患者30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患者30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在传统中医中被认为是由于患者劳作过度,继而使得机体的正气不足及脉络空虚,又经外感风寒导致面部气血瘀阻,面肌失调。在西医中,则被认为是由于急性病毒或寒冷刺激而导致缺血、水肿等,从而引起面神经受压,最终面肌瘫痪。而周围性面瘫发病急,且症状严重,一般症状为患侧口角歪斜,嘴角流涎,不能鼓腮,眼睛流泪,眼脸合闭不完全等。在早期通常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后期多为改善面部畸形等功能。
多项研究显示,对周围性面瘫实施针灸治疗应该在患者急性期就进行,但是在急性期,面部神经处于炎症的水肿期,面部神经损害并没有停止,继而周围面部神经会出现加重麻痹的趋势,因此在早期对患者施针宜浅,同时艾灸下关穴和牵正穴以疏散风寒,温通经络;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则可在施针时酌情加重针刺的刺激量。
因周围性面瘫发病的原因较广泛,神经病变的范围也广泛,而针灸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基础上,改善局部面肌的营养,从而增加肌纤维的收缩性,最终起到对面肌进行通络、调和面肌的气血及平衡阴阳的作用。因此,对患者进行针灸,可提高其肌肉和神经的兴奋度,继而改善面肌功能,针灸手段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手段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并在治疗中减轻了患者的生理痛苦,继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小夏.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5(22):353-354.
[2]姜宝英.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18:110-111.
[3]于立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03:50-51.
[4]李勇华.针灸分期治疗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3:218-218,219.
论文作者:唐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面瘫论文; 面部论文; 穴位论文; 疗程论文; 病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