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哲学透视——商品经济文化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经济论文,导论论文,透视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大形态的观点看,当今世界仍是处于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文化,不是仅指通常所说的那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现象的“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是指人类历史上一种大的文化系统或文化样态。把“商品经济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系统或文化样态确认下来,目的在于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当今时代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并由此出发去揭示商品经济文化的内在矛盾,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文化的不同类型等。
【关键词】 商品经济文化 哲学 商品经济 商品 人
一、商品经济文化的研究对象
按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大形态的观点看,当今世界仍是处于商品经济时代,中国也已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对商品经济及其文化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成为重大的时代性选题。
商品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的第二个形态,是个内涵丰富、容量巨大的社会历史范畴。各种人文社会科学依其研究对象和社会功能的不同,自应采用不同的认识视角和研究方法。例如,经济科学侧重研究商品生产和交换这种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机制,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从社会关系角度侧重研究商品社会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人文科学提供这种社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等。哲学对商品经济,则应提供一种更为综合、总体、宏观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展商品经济文化的研究。
这种文化,不是仅指通常所说的那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现象的“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是指人类历史上一种大的文化系统或文化样态。过去我们习惯于按社会制度区分文化,如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这是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但人们在对社会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一个大的历史时代里,不同文化之间在某些重要方面都是彼此相通的,说明它们背后还有更为广泛和一般的社会经济联系存在。马克思关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大形态的划分,为深入认识这种联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这三大形态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尽管由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不同国家在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上可能出现重大差别,但在总体上超越不出由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等所规定和代表的历史时代。这样,建立在同一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不同社会文化,除了由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等所规定的特殊性以外,还必然包含着一般性和共同性的内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以来,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事物和观念,其中不少确实很难从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义上去认识和区分,因为它们就是商品经济的正常表现,哪里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哪里就有这些事物、观念出现。所以,把“商品经济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系统或文化样态确认下来,目的在于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当今时代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商品经济文化的内核当然是“商品”。但如何看待商品,乃有角度和方法的不同。以经济学眼光看待的商品,是人类发展一定阶段所生产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和运行的特殊产品;而在哲学的视野中,商品代表着人类的一种特殊文化。文化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是在人把自己的本质、目的、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获得和体现的。对象化的结果凝结在人的劳动产品之中,不同阶段的劳动产品反映和衡量着人类自身存在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①,我们的生产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②。商品,作为人类发展到商品经济时代的文明凝结物,同样深刻反映着这一时期人类的特殊本质和发展特点。透过文艺复兴和原始积累以来几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创造财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威力和辉煌成就,同时也有人类迈入商品经济时代以后所经历的问题、矛盾、痛苦和磨难。商品,不仅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生产劳动的特点,而且反映着人的社会关系和人本身的特点,对商品问题的探究,包含着对现代世界、现代社会许多发展之谜的解答。商品,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标志,而且成为一种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价值观,是人类这一时期社会活动的轴心和评价尺度,是包裹在整个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硬核。如此看来,商品确实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自身。因此,我们把以商品为核心所辐射和影响的、能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的各类社会现象,都归入商品经济文化范畴,把它作为一种总体性的社会文化来研究,正是为了从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层次上来理解人,理解人类目前所处的时代。
这种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当今世界仍是商品经济时代,由商品所蕴涵和辐射的文化应是当代人类交流的通用“语言”。不懂这种“语言”很难对外交流,很难同世界“接轨”。我们不能把交流和“接轨”,仅仅看作是按国际惯例和准则进行商品贸易往来,它更是人类在这种大文化意义上的相互理解、沟通和认同。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商品经济文化也是沟通经济和文化的桥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缺少文化内涵,文化建构更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但由于两者分属社会不同领域,其性质、规律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直接结合是有困难的。商品经济文化则把经济与文化放在人类发展第二个大形态的宏观背景下考察,从大文化的开阔视角来认识这种经济形态的实质,从对这种经济形态的文化理解中来建构文化,这就提供了两者结合的基础和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时关于商品经济的经济讨论、文化讨论有许多尚未到位。就经济研究而言,如果不是象马克思那样对商品经济有一种深刻的哲学与文化的理解,往往会把商品经济当作脱离人的物质运作过程,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相协调的宏观思路;就文化讨论来看,无论是中华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企业文化、乡镇文化,如果不把商品经济的实质研究清楚、认识透彻,那就难以明确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文化。那种以为市场要求直接决定文化优劣及取舍的观点,就是缺乏对商品经济两重性矛盾本质的真正了解。
商品经济文化还会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跃升一个新的层次来理解研究马克思思想和现代西方思想。过去我们对马克思思想及其价值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由于把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看作一回事,认为世界已进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时代,而社会主义应是产品经济社会,因此,从商品经济大文化背景中产生的马克思思想的价值性和时效性也就成了问题。现在看来,既然世界仍在商品之光的普照之下,我们的社会也正在转型为商品经济社会,那么,重新探求和发掘马克思对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就应当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分析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解剖”,更是站在新世界观和历史观高度上所做的社会文化批判,他的许多思想(包括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深刻的理解。同样,对于现代西方思想,也应从商品经济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反思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现代西方思想以“人”为主题,展示了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发展轨迹,它既讴歌了人的这种解放和发展的伟大历史性进步,也诉讼了这一时期人类所经历的矛盾、苦恼和磨难。离开商品经济文化这个总体背景,很难真正理解现代西方思想的文本意义,即使能解读它们的某些思想和著作,也未必能深刻领会其中蕴涵的丰富内容。
二、商品经济文化的内在矛盾
研究商品经济文化的特点,离不开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本质和矛盾的科学分析。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发展时期,并从不同角度、方面揭示了它们的特征。例如,从社会特征看,是“自然共同体”——“经济的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从人的特征看,是“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从劳动特征看,是“必要劳动”——“剩余劳动”——“自由劳动”;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看,是“自然必然性王国”——“外在(经济)必然性王国”——“真正的自由王国”等。把这些思想中的丰富涵义充分完整地揭示出来,使之形成关于人类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在对应比较中深入把握商品经济的特点,当是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这里只想指出,我们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及文化理解,首先应置于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中。商品经济作为人类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中间过渡环节,人类发展的两重性矛盾将在这个时期集中表现出来。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商品经济对于人类解放和发展的伟大历史作用,又应看到这种作用的有限性,不能把它理想化和绝对化。冷静的理性思考向来是把握真理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束缚之下,在社会向商品经济转型之际,人们着重强调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合理性、优越性,其理论倾向和良好愿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要求看,也不应当忽视对它的内在矛盾的揭示,更不应当忘记马克思早已提出的考察商品经济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原则。
具体分析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可从这一时期人与世界关系的特点谈起。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的活动目的、过程和结果,都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及相伴随的社会分工、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世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和越来越深的程度上转化为属人世界,人类实际上已经生活在由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费尔巴哈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没有看到大工业以来人周围的感性世界是由人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因此他不能真正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及其活动的奥秘,也不能从克服现实世界的矛盾中寻求人类解放的途径。在马克思看来,这一时期人与世界的矛盾,已经转化和表现为人同自己的活动及其产物(它们所建构的世界,对自然来说是人化世界,对人来说又是物化世界)的矛盾,换句话说,是人与商品世界的矛盾。商品,既表现为社会财富和金钱,也表现为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法则,这两者实质上都可归结为人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人与商品的矛盾表现在,一方面,商品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本质和力量向外部世界的展示和投射,商品之中凝结着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体现着人从“最初的社会形态”向“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的丰富内容;另一方面,商品被人创造出来,人又不能自由地支配它,甚至反过来被商品支配,如金钱以货币拜物教、市场以“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人的思想和活动。曾有国际人士指出,人类第一次是从“宗教”(指外部自然界力量)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是从“商品”(指自己创造的力量)中解放出来。这个说法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这一时期人的发展特点看,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与自然经济相比,这是一个重大改变和进步。首先,这里的“人”,已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人。在传统的“人的依赖关系”中,个人是不独立的,这种依赖关系是缺乏个人主体意识的依赖,是对自然人共同体的隶属和依附。商品经济则把人分化为独立的个人主体,个人在人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有意志和行动的自由。所以,“人的独立性”是指在摆脱人对自然共同体的依赖关系之后,所获得的个人的独立性。其次,这里的“物”,已不是自然物,而是人化物。自然经济中“人的依赖关系”是以人对自然的依赖为基础的,是人受自然支配、对自然崇拜的产物。商品经济则把自然变成人的对象,人对物的依赖,不是受自然物、自然关系、自然本性的统治,而是受自己的活动、自己的产品、自己创造的关系的支配。这表明人从自然性依赖转变为社会性依赖,克服了自然局限性又陷入了社会局限性。可见,商品经济中这种人对物的依赖性,反映着建立在商品劳动实践基础上人与世界关系的新的内容和矛盾。
从这一时期劳动的特点看,劳动已从谋生性的“必要劳动”转变为获利性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指出,根据古代的观点,人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③。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生产的目的是直接为满足谋生的需要,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这种生产的为“人”的目的十分明显。进入商品经济时期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商品生产的特性,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生存问题已不是主要的,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长。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获利型经济。它虽然也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但根本目的和动机“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殖”。对利润的追逐和财富的积累(即剩余劳动)成为支配生产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成了实现交换价值和占有财富的手段。这里表现出商品劳动的为人性与非人性的矛盾,即是说:商品生产毕竟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而财富的积累也为培养和满足人的更高的、多方面的需求创造了物质条件;但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生产也会偏离人本身的需求,财富以外在的、物化的形式支配人也限制着人的主体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劳动并不能完全地体现劳动的真正价值和本性。应当指出,目前流行的把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简单等同,认为商品生产重视市场需求就是重视人的社会需要的看法,是一种误解。市场是人的物化了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但具有不受人支配的自在性,而且在反映人的需要方面也已“变形”,因为市场对社会需要的引发、选择和满足,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以获利多少为尺度的。有些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但没有市场价值,就很难在市场需求中反映出来;有些在市场要求中反映出来的需要,也并不都是这种需要本来具有的那种完整的、丰富的内容。
由此可见,商品生产为人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的世界,但人暂时还不能自主地支配这个世界,相反,它甚至反过来支配人的世界。由此,产生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能动性和被动性、选择性和决定性等一系列矛盾。造成这些矛盾的深刻根源,在于商品经济所特有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意味着,个人作为独立主体能自主支配自己的活动,但无数个体活动所汇成的总结果却是一个不能为个体所支配的自在物化世界。要想克服这个矛盾,只能按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历史逻辑:劳动者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重新联合起来,“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三、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
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以启蒙学者为代表对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性论证,他们所主张建立的理性王国即是理想化的商品经济王国;二是从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以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思潮为代表,对商品经济所作的社会文化批判。
商品经济初期,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尚未暴露出明显矛盾。商品经济要求人的自由平等,人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这两者是相互适应、相互论证的,表明经济发展要求同人自身发展要求的一致性。但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和结果,却与人的发展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人的关系看,它没有实现一般“人”的解放,而只是少数资产者的解放;它鼓吹的平等,被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所代替;它主张的博爱,被人与人之间残酷竞争、弱肉强食所取代……。从个人发展看,人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却丧失了自我;人创造了丰富多采的世界,却使自己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人成为主体,却被当作“物”来对待……。由此可见,作为商品经济的典型和成熟形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王国,它的矛盾、弊病和局限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人们也开始从早期的热情中摆脱出来,把它作为理性反思和批判的对象。这样,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便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从以“人的发展和解放”为主题论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合理性,转向以“人的异化和非人化”为主题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行社会文化批判。
批判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认识和克服人与自己的活动及其产物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按通常观点看,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利益代表着人的利益,社会发展本身就体现着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是为了人的利益进行的,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人的需要的满足和提高。因此,不应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分开甚至对立起来。但这种观察问题的方式及出发点,正如在其它一些哲学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乃是一种“客体中心论”的观点,即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包括矛盾)的观点。它以客观必然性的基础看待人与物的统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同费尔巴哈一样主张人“顺应自然生活”才是最合理的。然而,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他能创造一个世界,而且在于他不断地以人的眼光和要求,去矫正、否定和超越自己的创造物。就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它们体现了人的本质、能力和价值的发展,也使人的需要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满足。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局限,发展的成果是否完全和真正地为了人、属于人、有利于人,却是另一个问题。即是说,人所创造的社会客体和物质财富,还有与人相脱离甚至相异化的方面。纵观当今世界以及几百年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了而人的生活、价值和权利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改善和提高,社会财富积累越多而大多数人却相对贫穷,物质生活富裕反而出现精神危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反而威胁和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等等现象,是普遍、严重地存在着的。当今国际舆论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④按这种观念看,一切发展都是从人的角度和要求来看待的发展,因此,如果它脱离了人、不为了人,就失去了发展的目的和意义。20世纪下半期西方的社会文化批判思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主题下展开的。
例如,传统的商品经济平等观,是以机会均等为起点,以竞争为手段,以优胜劣汰为结果的,它只重视起点平等而不顾及社会后果。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把这种主张看作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认为它虽然提供了人人公平起步,但又导致人们在收入和地位上的新的不平等,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宝塔式结构。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主张平等应是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综合概念,特别是要合理解决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又如非理性思潮的兴起。自然经济时期,人们尚有田园诗般纯朴浪漫的情感,进入商品经济以后,人们的思想和活动则受理性的严密控制和支配。商品社会看重经济规范和法治,这两者都是排斥情感的。人的关系结成以利益为基础的功利性关系,人情、亲情、友情逐渐淡薄。由于物的挤压,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很狭窄,深感压抑和失落。因此,对理性的批判与对人的情感、意义世界的呼唤,也成为当代思潮的一个突出特征。
无须再多例证,当今人类世界凡属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行为,几乎无不体现出对传统商品社会强烈的批判和超越意识。这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不是浮于发展潮流之上的泡沫和浪花,而是发展过程和趋势本身,深刻表现着人类在经历了几百年商品经济的辉煌和痛苦之后所发生的新的突破。对此,西方学者从60年代开始,即注意到这种新迹象,并使用“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等概念来标识这个新时期。如果从研究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加以参照和类比,是否也可说当今世界进入“后商品经济文化”时代?当然,确立什么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看到、承认这种新趋势并揭示它的发展特点。
概括说来,当今人类对商品经济的批判和超越,至少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对人类实践的自我反省。自人类主体意识形成之后,人类的每一重大发展都同人类的自我批判相伴随。近代以来确立了理性的统治和权威,接着便有理性的批判运动,使人类对自身的理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对人类的实践,在商品经济的功利主义实践观引导下,人们只把实践当作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的确证,而没有看到实践的两重化矛盾及其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马克思在确立实践唯物主义的同时也以异化劳动理论写下了实践批判的前言,这个深刻认识自20世纪以来已被普遍认可并扩展为全球性的发展主题。第二,对物化世界的挑战和超越。商品经济创造了辉煌的物的时代,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的基础和依托,但同时也造成人性中的物欲与心灵的分裂,导致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人的丰富本性和广阔心灵决不仅是物欲所能充塞,它必然要挣脱物的束缚而寻找和再建人的世界。因此,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及“重新审视生命之意义”,也成为当代商品经济文化的中心话题。第三,对发展合理性的追求。商品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都具有经济的必然性。过去的观念是,凡是必然的都是合理的。对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恶”,对少数人的发展以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对效率与公平、竞争与互助这类矛盾的失衡,只是从外在(经济)必然性的立场加以认识和论证。如今的观念则是,凡属必然性的东西,同时也要接受合理性的检验。在观察问题的方式上,也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极思维转向“从两极到中介”的辩证思维。所有这些,都是现代条件下人类主体意识觉醒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商品经济文化的不同类型
商品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过程。由于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作用,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会呈现出某种“趋同”的趋势;但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又会造成商品经济文化的不同类型。一位前苏联学者在同《第三次浪潮》作者阿·托夫勒对话时认为,在当今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中,“日本人仍为日本人,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爱国精神,甚至民族主义,他们珍惜自己的历史财富。对美国、法国、印度和中国文化也可以这么说”⑤。1993年中国国家体改委代表团考察美国的市场经济时,美国的专家、教授首先谈的不是美国的市场经济,而是美国的文化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认为美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美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的。这就提出,在对市场经济不同模式的比较中,要重视它们所蕴涵的不同价值观念及其文化背景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盎格鲁撒克逊英美式资本主义和德日式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价值观念的核心,前者强调个人主义,后者强调集体主义,并辐射和影响到市场体制、社会关系、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两种不同类型市场经济的形成,显然与传统文化基因有密切的联系。
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不但要受传统文化影响,更要受现行社会制度的规定。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观念和实践目标,将在市场经济发展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结合近年有关的理论讨论,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看法,一个国家的发展大体要经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几个发展阶段,而当今发达国家的商品经济及其文化,已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那么,中国作为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国家,其实践目标应定在什么阶段?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可否设想:先搞原始的,后搞现代的,即只有经历资本主义从原始积累开始发展商品经济的那些必要过程,然后才能走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倘若如此,我们现在所应提倡和确立的,至少应是19世纪以前的商品经济和文化观念,“后现代”之类对目前的中国来说确实只是一个话题而不是课题。然而,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离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当今世界对传统商品经济文化的批判和超越成为主导潮流的形势下,一个不发达国家若想从头走原始积累道路是不可能的。某些过程或许不可避免,作为目标却不能成立。中国只能是站在当代历史的水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上,通过寻找新的道路来发展自己。
二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怎样结合。资本主义同市场经济有过成功的结合(当然也有弊病),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则意味着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应当学习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先进经验,但这种学习代替不了自己的创造。一些浅层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如发展“三资”企业、证卷市场等,但它们尚未触及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实质性问题,因而突破不了“结合”的难点;而深层的问题,如怎样按市场要求改造和搞活国有企业、贯彻按劳分配等,都涉及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如果说,“五四”前后西方先进思想和事物的传播曾对中国人起过重大的启蒙作用,但根本解决问题还是靠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那么,今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出路,仍然在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
三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质的优越性。目前人们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评价,主要集中在量的方面,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人均收入等。但从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新事物较之旧事物的优越,首先不是表现在量的方面,而是表现在质的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其体制、规则、功能、效率早已成熟或达到较高水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质事物,要想短期内在数量上超过资本主义是不实际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新质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它能以更合理的方式去解决一般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那些重大矛盾和难题。资本主义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些问题,但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其解决程度是有限的,因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矛盾弊病不仅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且要改善它所运行的社会条件。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将显示出优越性。当它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难点”一经突破,新质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必将以其优越性进行量的发展和扩张,最终在发展总量上超过资本主义。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文化,也主要是指在这种新质市场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第42卷,第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6页。
④费·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⑤费·布尔拉茨基:《新思维》,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