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水质检测存在的问题主要以误差为主,水质检测的误差存在于水质检测的各个方面,因而不受到检测条件的制约,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备误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通过对数据信息的优化,使其符合区域水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升水质检测数据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对水质检测化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水质检测;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水质检测是针对现有的各种水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检测分析,目的是保证水处理的正确运行。按照污染物的种类和指标,可将水质检测的主要项目分为2种,即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性指标。常规指标主要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在各种水源的水质检测中,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这类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水源,应予以高度重视。另外,水质与环境状况也是密不可分的,好的水质能改善环境状况。水质检测主要是根据水的实际污染情况,通过检测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相应的水质变化规律,把握水质变化方向,从而改善水质状况。这对于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定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2水质化验分析概述
依照水质检测标准对水质指标进行化验分析处理。水质化验分析工作需要在质量控制环节中消除各种干扰水质化验结果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水质化验工作与质检标准与质量要求相一致。化验分析工作是保证水质检测科学性与准确性的核心要求,工作人员可以依照检测结果对淡水资源的过滤方法与过滤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加强水质化验工作的管理与控制能够使化验结果更加符合准确性方面的有关要求,改善并治理水质污染问题。
3水质的检测
3.1水质的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涉及的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等离子体电感耦合光谱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的水质指标包括:感官指标分析、阴离子成分分析、金属元素分析、有机污染物分析、放射性分析等。
3.2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校准曲线的要求,校准曲线是一种描述定量关系的曲线,主要反应待测物质浓度或量和检测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校准曲线的浓度点不得小于6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要大于或等于0.999。务必在使用校准曲线时,注意不能对选用曲线的直线区域与最佳测量区域进行任意外延。理想状态下使用校准曲线测定一批样品时,仪器的响应在测定期间是不变的。实际上,由于仪器本身存在漂移,需要经常进行再校准,如间隔分析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或样品校正。第二,数据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的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加标实验、标准样测试等。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可以控制检测数据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测量误差等。检测数据的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通过外部质量控制,可以控制整个实验室体系良性运行,避免体系误差造成检测数据的偏离。
4对检测的误差数据处理措施
4.1强化检测人员培训
水质的化验分析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就难以保证。因此,要想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的效果,就必须保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整体素质,不仅要求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水质化验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操作流程,而且要求其能够树立起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水质化验分析的重要性,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做好检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水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如分析仪器、玻璃器皿等,从保障分析结果准确性的角度考虑,在使用前,必须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其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同时做好各种器具的消毒处理,以避免器具本身问题对于检测分析结果的影响。不仅如此,还应该做好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标准物质是保证水质化验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在对标准物质进行选择时,应该检查其合格证明,或者通过相应的对比试验,对量值的准确性和溯源性进行验证。而即使是配比好的标准物质,也必须做好定期检查工作,防止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出现性质的改变,影响作用的有效发挥。
4.3合理的采样频率
在水质检测时,一个检测期内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采样,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加采样频率。另外,现场采集水样时,应当有效分析水质的实际状况,以便采取不同层次的样本。采样居民饮用水时,应尽可能地增加对水质的检测,因为水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健康。如果一个采样期至少采样2次,那么,每次采样间隔10d。这些细节的改善都能提高水质检测的稳定性。
4.4先进合理的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设备越来越进步。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设备可以测得准确、科学的数据,还可以有效储存水质检测信息。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与具体的检测方法相结合,比如水样的保存、预处理等实验技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将先进的设备与科学的检测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5过程控制
水质化验分析中涉及到不同单位与不同工作人员的许多环节,通常包含水质样本的收集、样本的校准曲线、保存以及运输等方面的问题,依照有关要求来采集并保存水质化验工作所需要的水质样本,避免在采集与保存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微生物反应,最大程度上提高水样检测结构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保存、运输以及储存中,相关的操作需要与操作标准以及水质检验要求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质检人员可以采用冷藏的方式来保持水质样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也可以利用适量的保存剂来对水样进行储存处理。在水质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则需要立即制定其标准差曲线,对接下来的化验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6质量控制
工作中的结果控制在化验分析工作中,操作人员最关心的是水质化验的结果,能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决定化验工作成败的核心因素。依照当前已经确定的检测方法,对水质样本进行编号与记录处理,完成保存与复刻工作后,可以获取最终和质检结果,而当前的质检结果仍然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能够体现出针对性与具体性,操作人员则需要对各方面的化验结果进行选择,对比之前的复刻样本,重点考虑样本有效性与编号等方面的各项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质检测是确保水资源安全使用重要措施,在各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水质检测过程中,误差的出现不可避免,对水质检测的准确度产生影响,使水质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有所降低,所以及时采取措施,对水质检测的误差进行防治与处理,对于保障水质检测的准确度及水资源的安全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凯歌.水质检测化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化工管理,2017,05:209.
[2]李剑.分析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67-568.
[3]陈靖.关于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和处理的探索[J].四川建材,2015,06:130-131.
[4]张晓娟.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J].山西化工,2016,02:77-79.
[5]夏小平.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1:44-45.
论文作者:孙玉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水质论文; 误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数据论文; 样本论文; 指标论文; 曲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