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葫芦岛 125004
摘要: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规范运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是当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建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机制建设
引言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规范运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是当前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效能监察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搞好企业效能监察,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政治问题。效能监察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建立效能监察管理机制,对于加强和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有效形式。企业效能监察是从调查研究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重点问题入手,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及其成效实施检查监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科学地规范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以提高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从目前一些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实际看,这项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部分企业由于理论指导匮乏、教育不到位、认识不高、奖惩激励机制不落实等原因,效能监察工作没有被认真地重视起来,推广的面不普及,工作发展不平衡,开展的不够深入、不够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这些问题严重地干扰、影响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矛盾,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效率低、效益差。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轨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与之不相适应的制度、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越来越明显,长期困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实际,研究企业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要结合企业的改革发展实际,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把效能监察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部署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把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来抓,使企业管理达到效率、效益、廉洁的统一,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管理机制建设的重点
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效能监察是一种管理的再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效能监察工作必须与完善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目标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统一性,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就是要围绕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完善和优化,使企业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效能监察管理机制。
效能监察管理机制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机制、领导机制、制度及运作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机制。这些管理机制,构成了管理评估和信息反馈回路,使整个效能监察工作在一个开放、平等、竞争、高效的系统中运行,这样才能发挥效能监察的职能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1、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形成良好的氛围,要不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效能监察意识,针对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认识的种种误区,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效能监察工作的各种文件、材料、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利用各种会议、报纸、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效能监察的有关知识,对干部职工进行效能监察的概念、作用、目的、意义的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领导机制。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必须建立起“党政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牵头、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参与”的领导机制,成立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使效能监察工作在组织领导上有重要保证。特别是行政一把手要把效能监察作为工作职责的重要部分,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来抓,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使效能监察和企业管理达到效率、效益和廉洁的统一。
3、建立制度,完善运作机制。建立效能监察工作的规章制度,是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对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做好效能监察工作,关键在于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渤船集团先后制定了《效能监察工作实施办法》《效能监察工作程序细则》《重点工程项目效能监察实施方案》《效能监察奖惩办法》《年度效能监察工作计划》《效能监察立项参考题目》。针对立项单位成果评估核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专家评审制度,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制定实施,保证了效能监察活动有章可循,形成了规范运作,科学管理的局面。
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效能监察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管理。搞好监督检查在效能监察工作中是个核心问题,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手段。应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是对监察对象在企业的三重一大即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和大额度资金使用运作中的监督。二是对监察对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政策法规、履行职责的监督。三是对生产管理的监督,把影响企业效益的质量、安全、技术、生产等各关键环节,作为监督的重点。四是对效能监察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监督,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对企业效益的增加,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时机角度看,还可采取事先、事中、事后等方式;从检查的角度看,可采取自查、抽查、重点检查等方式。
5、建立奖惩机制。对效能监察项目进行考核评估,依据考评结果,严格奖惩,这是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抓好效能监察工作的核心。实施效能监察奖惩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效能监察活动中进行评估优秀项目,同时进行表彰奖励。二是表彰奖励在效能监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三是对在效能监察工作失职失察的给予相应的处分。通过实行奖惩,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效能监察管理机制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运行
在国有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企业改革目标和整体效益的实现,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效能监察新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效能监察管理机制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来运行,并保证效能监察从组织结构、职责、程序、目标、措施、运作过程等方面更加趋于规范和科学、合理、有效,才能使这一“武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物资采购、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工装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技术设计工作、节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效能监察。同时,还重点抓好廉政监察,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是效能监察要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监督检查,以及查找问题、堵塞漏洞、提出建议、规范行为等,实现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为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是效能监察要针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做文章。企业的“天职”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开展监督检查,挽回或避免企业因管理粗放、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资产、资金流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三是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如: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财务审批公开制度;物资公开兑价采购制度和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对企业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制度;企业业务招待费问题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等。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四是要促进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对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全过程的勤政廉政监察,调查了解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全面掌握其思想、作风、品质、能力,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根据业绩实施奖惩,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健全岗位责任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勤政廉政意识,自觉树立廉洁从政形象,团结带领职工尽职尽责完成各项任务,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几年来,渤船集团按照效能监察管理的运行机制,紧密联系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效能监察工作规律,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际效果,使效能监察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向纵深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累计立项192项,修改完善规章制度213项,堵塞管理漏洞364个,挽回经济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7900多万元,效能监察管理机制的能动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论文作者:付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效能论文; 监察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制度论文; 奖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