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论文_乔石钰,张庆凤,李宁,李瑞娇

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论文_乔石钰,张庆凤,李宁,李瑞娇

大庆龙南医院 163453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应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疗效;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repeated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100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each group of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6%)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2% children); bu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neonatal jaundice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peated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continuous blue irradiatio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adverse reactions using repeated intermittent Blu ray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lower incidence, higher security.

Key words: multiple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neonatal jaundice;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新生儿黄疽主要是指新生儿期胆红素浓度出现显著增高,导致患儿皮肤、粘膜出现黄染,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引发胆红素脑。本文探讨了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0月~2014年12月,随即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儿经诊断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排除存在产伤、先天畸形的患儿。

对照组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26:24;患病时间为7~11 d,平均患病时间为(8.56±0.26)d;有35例患儿为足月儿,有15例患儿为早产儿。

实验组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25:25;患病时间为6~12 d,平均患病时间为(8.47±0.31)d;有34例患儿为足月儿,有16例患儿为早产儿。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主要给予患儿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5mg/(kg?d),连续治疗3d)、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制剂,2次/d,0.3g/次),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补液、纠正贫血以及纠酸等治疗。对照组采取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持续蓝光照射16~24 h,以2~3 d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实验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每次蓝光照射6~8 h,间隔5 h,照射时间为72 h。

1.3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效果判定标准 结合临床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等,治疗后,若患儿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儿面部、全身皮肤及其粘膜的黄染全部消退,胆红素恢复正常值为痊愈;若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儿面部、全身皮肤及其粘膜的黄染部分消退,胆红素有所下降为有效;若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现象,患儿面部、全身皮肤及其粘膜的黄染无明显消退,胆红素无明显降低为无效[2]。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属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1例患儿出现发热,有1例患儿出现腹泻,有1例患儿出现皮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中有1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患儿出现发热,有3例患儿出现腹泻,有4例患儿出现皮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经比较可知,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临床新生儿时期多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出现明显升高,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而胆红素过高易给患儿的大脑造成损伤,导致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3]。

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分别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蓝光照射治疗属于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疽的首选方法[4],即对患儿使用波长为420~470 nm的光进行照射,由于处于该阶段波长的光能被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分子吸收,从而使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间接胆红素变成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可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效果,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5]。间歇蓝光照射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使患儿体内的胆红素不断上升至患儿皮肤表层后,将其分解,从而达到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效果,因此,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能够达到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且相比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患儿使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6]。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出16.00%,这说明对患儿应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促进患儿预后;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2):93-94.

[2]杨绍敏.多次间歇篮光照射与持续篮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3947-3948.

[3]王惠敏,潘攀,邓益斌,等.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8):56-57.

[4]陈杏桃,彭德峰.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1):2004-2006.

[5]杜琳.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317-318.

[6]陈四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8):63-64

论文作者:乔石钰,张庆凤,李宁,李瑞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论文_乔石钰,张庆凤,李宁,李瑞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