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曾玉龙

探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曾玉龙

曾玉龙

连平县建设局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当下,高楼林立,建筑功能复杂,对建筑业的技术要求也就更严格。正因如此,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进展顺利,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使现场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有效的管理能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按部就班,从设计计划初期开始就谨遵相关规定和原则,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文章主要分析城市建筑工程的现场工程技术管理,描述其重要性及其内容与作用。使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进行,更好的应对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状况,合理解决各种现场突发问题,通过现场管理,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工程的完满完成。

关键词:管理;施工现场;技术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现场施工的工程效率。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其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从施工的安全性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都是施工现场需要管理的部分。因此,施工现场一定要切实的监督管理,管理工作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大处有序,小处细心,从而,使整个工程顺利,完满的完成。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 182m2,建筑高度21.5米。地上六层,局部有半地下室,基础采用振冲复合地基和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本工程施工期定为 228 天。按照工期目标,应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合理组织、调配劳动力,合理布置施工机械,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由于现场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只有明确现场技术的管理内容,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含技术文件审核、技术交底、技术变更、工程测量、选用施工技术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性文件,以及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内容。这些总的来说,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的要相互协调统一。对于此,为了使整体的工程圆满完成任务,在一定工期内,一定成本之下,达到较好的质量成果,这就需要现场管理的认真负责,进度到位。只有规范了现场管理制度,使各个工序,各个项目依据顺序和要求按部就班,步步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作以平稳,高效,安全的节奏运行,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管理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企业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其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向前。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由上文可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所以,探究其管理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质量管理措施

1)施工设计需要严格审查

施工设计是一个工程开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现场施工最重要的依据和参照,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密切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最终成果质量。因此,对于施工设计图,设计人员必须在准确的数据分析后进行设计,认真仔细,把握细节,保障设计图的有效性,使其可行而又科学。设计完成后,还要与设计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一道,全面的对施工工程的设计图进行会审,以严格确保设计图的质量符合要求。

2)工程材料审核要首重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现今社会中,一些建筑商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使用假冒伪劣的工程材料,建筑行业存在投机倒把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和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原材料来源上把关,保证其质量,实时监控,除核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书的真实性外,还要有技术手段检验材料质量是否真正达标,切实保证材料符合标准。也只有这样,才能是施工材料物尽其用,发挥其性能,保障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前,除了制定施工设计图以外,施工组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施工单位为了保障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确保整体进度按计划进行,施工单位就要进行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的指导施工,是其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只有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之下,协调统一好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合理有序进行。工作人员更要确保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性,从而减少因施工组织设计不符合规范,不合理而导致的工程进度延期,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4)时刻监测工程现场施工操作

由于建筑施工的危险系数极高,对工序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其时时监管定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早有相关政策来监管建筑安全质量。其要求各个施工工地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针对施工现场和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是整个建筑工程高效的在一定期限内顺利完成。

3.2 施工技术管理

(一)现浇构件模板类型的选择。框架矩形、异形柱,外模采用木模,纵向侧模 板 厚

40~50mm,横 向 侧 模 板 厚25mm,木档间断为 50×70mm,柱箍采用双根中48×3.5mm 的脚手钢管拼制而成。现浇板底模采用 6- 12mm覆膜胶合板,铺设在断面为60mm×100mm 的方木上,对于12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360mm;对于 15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330mm;对于 50mm 厚楼板搁栅杨的间距为400mm。

(二)现浇构件模板的支承体系。矩形框架柱模板支撑采用扣件钢管做柱箍,间距不大于400mm,柱子截面大于800mm 时,纵横双向加设一 40×3 的扁铁作为对拉片间距400mm,柱子上中下三道钢管柱箍与梁板支架或操作架结成一体。楼板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并配合使用早拆体系。钢管架立杆间距用1 200 和 900 两种布置,早拆头支点设置按沿梁每1.8m 左右设一点,并在每块井字楼板中间设一点,模板在支点留空,以使后拆支杆的上顶板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三)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分层下料振捣厚度控制为 500mm厚,由于层高在 3.9~4.5m 范围,钢筋混凝土柱子应采用串筒下料。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前先浇一层 5~10cm 厚的与混凝土同强度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浇筑时,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一段 400~500mm,振动上层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40mm,上下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其初凝时间。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分段连续进行,梁高超过500mm 时,应分两层下料。梁、板采用振动棒振捣,再辅以平板振动器二次振捣。在楼板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分二次进行抹压,第一次主要是调整表面平整度,第二次主要是增大混凝土密实度,封闭表面收缩微裂纹。在接近终凝前,用叶片抹光机再细抹两遍,以进一步提高表面平整度。楼板除设计设置的后浇带外,每个流水段必须一次连续浇筑。

4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工业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单一的由施工方开展建筑施工工作而承包单位不管不顾施工现场的管理,只是注重工期和资金,忽略管理和制度,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开发行为,是开发商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这也是普遍的建筑工程模式,是不可取的病态建筑开发。因此,施工工作应是施工方和承包方双方面的工作,应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共同查缺补漏,促进整个工程的安全,有效的建设。从而,使工程的质量,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源栋.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2] 邱殿有.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3] 程碧钱,何邦洲,祝耀林.浅谈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知识经济.2009(09)

论文作者:曾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  ;  ;  ;  ;  ;  ;  ;  

探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曾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