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信息化分析及治理方式论文_李彦东

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信息化分析及治理方式论文_李彦东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栖霞市供电公司 山东栖霞 265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在不同区域内的电能分配方面还不能实现均匀分配,部分区域在供电半径等方面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尤其在农村区域或者山区的表现更加明显。电能的供应半径如果过大则较容易出现由于电压值过小而导致电能供应的质量降低而对用户造成相当大的不便。本文将主要从10kV线路的低电压问题角度出发,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信息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信息化分析;改进措施

引言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配电网设施和供电技术已经逐渐不适应于现阶段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10kV线路的低电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就为人们的用电质量和安全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威胁,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关电力企业的经济收入。现阶段社会已经逐渐将10kV线路的低电压问题作为电力行业首要解决的目标之一。

一、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一)供电半径超过规定

供电半径超过规定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对来说生活条件较为贫苦的农村以及山区的低电压问题大多都源于供电的半径过大,在某些区域内甚至达到了50千米以上。这种情况就会造成线路的后端电压与规定的数值之间具有较大差距而造成线路的波动。

(二)设备的荷载和损耗情况严重

由于配电网的覆盖面比较广、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会造成设备的荷载超过额定的范围,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速设备以及线路的损耗速度,而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对关键节点进行检测而致使线路发生严重的故障,而损耗的情况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对整体的供电系统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1]。

(三)截面较小

部分供电线路中的截面过小也是造成低电压问题的原因之一。通过实际考察和测量部分供电线路的截面只有80平方毫米左右,与国家规定的导线截面面积差距过大,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此类问题出现的概率。

(四)三项电流过高

产生低电压问题的线路中部分是由三项电流过高而引起的。相关规定显示一般情况下线路的三项电流不能超过100A,而现阶段的部分线路在用电的高峰期已经大幅度超过了此额定电流,增大了供电线路的负荷而引起低电压问题。

(五)变压器档位不稳定

变压器在供电线路系统流程控制中占据了不可代替的地位,但是在其工作中相关操作人员不注重其档位的设定,或者由于操作原因对其档位的参数设定不准确进而导致低电压问题的发生。

二、针对低电压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关电力企业针对现存的低电压问题需要从各个环节中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改进才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供电的程序正常进行时当发现有新用户需要供电的情况下需要线路检修人员对线路的性能进行评测,在不影响整体用户供电质量的标准下对线路进行改进,然后对线路的负荷进行预测,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对供电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并且针对变压器档位不稳定的问题详细进行检查,对现阶段以及之前设置的档位进行记录,当供电的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从电力运行的角度对用电人群线路的功率因数进行监测,保证在出现低电压问题时能够及时通过必要的措施对其线路进行检修;想要从根源上解决低电压问题就必须对变电站的相关建造和主要线路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对导线的截面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将供电半径缩小到合适的范围内;结合现阶段的供电线路改进趋势可以使用调压器对线路中的电压以及负荷进行调整[2]。

通过对我国某农村的10kV供电线路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地区域内的部分线路供电半径为19千米并且线路的长度超过了额定的范围,在线路的后端电压荷载比较严重且损耗比较大,造成了较远的电力使用人群用电的电压达不到额定的标准,并且在使用调压器之后不能对线路损耗等方面进行改进。经过对线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后将6500kVA的调压器与对应的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到了整体的供电系统中,并且对部分承载力过重和截面过小的线路进行更换,最终测量到的远端用户家庭中的电压符合供电的要求。

三、对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的其他改进方案

(一)对节点进行规划

解决供电线路低电压问题不仅需要从线路调节的角度对其进行改进,还需要对配网阶段进行相应的规划从而达到改善线路负荷过大的问题。在节点的规划中可以对线路的检修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现阶段的供电需求。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方面可以大规模开展电力供应线路检修方面的培训;相应的在线路的过度负荷方面可以引进相应的技术或者对现阶段的技术进行改进,从而使供电半径达到电力传输的相关要求。针对新出现的节点相关电力企业的供电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体线路的供电线路以及用户的用电量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其线路进行相应的改进,如果此配网节点的用电量较大还需要更换截面更大的线路以保证不会出现低电压问题[3]。

(二)增强监测手段

在我国整体配电网中10kV线路的供电质量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用电体验,基于这样的形式背景下相关企业需要对其供电的电压增强监测的程度,并且对监测的技术应该根据科技的发展而进行更新以确保不会出现低电压问题,尤其在用电高峰期阶段,如春节和节假日时期更应该加强线路的检修工作。

(三)加强检修力度

要完全解决低电压问题还需要根据对各个区域内的供电线路和电压的调查结果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通过逐层检修的方式对其线路进行严格排查,然后结合当地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管理流程的整改。针对农村和偏远的山区出现的低电压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供电半径等方面的重视程度[4]。

四、结束语

此类问题以及逐渐上升为现阶段电力企业的首要解决任务之一,产生10kV线路的低电压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人口密度较小或者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的区域内经常会出现由于供电半径超过规定而造成供电线路不稳定,并且供电设备的负荷严重超标造成损耗的情况日益加重,在这样的供电背景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供电的流程进行改进以满足用户正常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蒙志波.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

[2]王笑棠,王曜飞,宋亚夫,等.串补解决10kV配电线路高压与低压问题的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5,36(2):33-37.

[3]陈思雅.串补解决10kV配电线路高压与低压问题的研究[J].自然科学:文摘版:00028-00028.

[4]李庆波.解决10千伏高压引线穿越低压线路安全距离的问题[J].科研,2016(8):00208-00208.

论文作者:李彦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10kV线路低电压问题信息化分析及治理方式论文_李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