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不仅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测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将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进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测量; GPS测量技术; 应用;
1 GPS测量技术概述
GPS测量技术是以GPS为基础的测绘和量取技术,以GPS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从三维立体的角度来对特定的地点进行位置定位和测绘,GPS测量技术已经在许多方面例如交通运输、军事侦察、工程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很大规模的应用。GPS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直接进行应用,还可以和测绘软件、通信技术等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实现更佳的应用效果。
对于水力水电工程的测绘工作而言,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在其中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的范围、准确度和测量的效率,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具体在下文中进行详细介绍。
2 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
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首先可以直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最大化的避免干扰。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会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明显干扰,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时,测量的准确度会受到负面干扰,而GPS测量技术则可以在任何天气下进行数据的准确测量从而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其次,GPS测量技术还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GPS测量技术利用卫星和测量基站进行定位,并且流动基站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携带,这种多点式测量方法不仅精度高,还可以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得到所需的测量数据。
此外,GPS测量技术还可以减少工作成本,在进行大范围测量时,传统的测量工作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点在前文也提到过,工作量的不断提升会导致测量成本的曲线型提升,而应用GPS测量技术之后,GPS测量技术可以最大化忽略地形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的便利性以此来减少工作成本。
3 GPS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
3.1 外业测量方面
外业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测量工作,合理进行外业测量会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应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外业测量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外业测量计划,制定计划时首先要确定GPS卫星在测定区域的可见程度,规划好详细的测量区域,然后对卫星的观测分辨率和图形强度进行分析,最后要保证良好的观测时间,将可见度最大的时间段作为观测时间段。进行GPS测量的外业观测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接受天线的安装和方向等工作,观测要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并进行当场的仔细核对。观测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要进行误差处理工作,对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进行分别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误差处理。
3.2 水力水电工程变形程度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如果变形程度过大的话则很容易会出现危险,而水力水电工程一般都是靠近居民住宅点的,如果水电工程出现了危险则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传统测量工作进行水力水电工程较为费时费力,而将GPS技术应用其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测量手段来进行实时测量,并且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可以得到稳定的保证。通过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对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内的工程形变进行规律测量,从而得出水利水电工程的变形数据规律。
3.3 管道路线设计方面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管道和水渠的路线安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大部分水利工程的管道布设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仅整体的管道路线较长,其支路数量也较多,此外在进行管道路线的规划和测量时也会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通过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从空中进行整体观察和路线规划,在对高程和角度进行确定之后就可以对管道的布设情况通过软件的协助进行处理。
3.4 高层测量方面
高层测量是GPS测量的优势点,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形一般处于较为复杂的河谷等地带,通过GPS可以通过卫星信号的观测以及通过地面水准仪等设备建立系统的高程网,直接得出高程数值以及高程差等数据,而通过传统的测量方式则需要耗费相当程度的人力物力,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慢慢测量,尤其是坡度方面,传统测量方式要通过大量繁琐的计算来完成,而GPS测量系统则避免了这些繁琐的工作量且能保证良好的精度。
3.5 数据分析方面
GPS测量系统内置数据筛选函数和计算函数,将数据输入之后可以进行初步的数据筛选等自动处理,并且可以进行精确的平差计算,还可以便捷地将GPS测量的数据网和工程实际应用的坐标系统进行双向转换,更容易获得工程需要的各种数据。但是要注意在应用G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数量掌握各种函数的应用和对误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效益最大化。
3.6 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例如,在某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利工程规划面积为5.5平方公里,横断面面积为56平方公里,纵断面面积为44平方公里。主要目的是测量渠道结构的排水干沟和农业沟。在测量区域内,技术人员设置了相应的控制节点。并配备相应设备、3套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设备、2套全站仪和施工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实时测量。具体过程如下:搜狗翻译设置
首先,测量人员应选择相应的测量区域并建立6个实时极点,这要求分布的同时性和均匀性。基本周边条件符合计划。将其视为转换参考极点。同时,选取剩余极点E作为检测依据,完成参数转换,用四参数法完成平面坐标参数处理,用二次曲面拟合法将高程转换为特定参数。结合区域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和控制,确保基站设置在相对较高、较宽敞的位置,然后结合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测量和分析模式设置移动台。最重要的是保证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获得的已知点,完成平面坐标分析和高度观测数值分析,从而提高精度,保证检测过程的完整性。
第二 在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最佳时间段进行相应的工作,特别是对于移动台,并在几秒钟内收集和处理实时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精度,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确定具体的采集时间,以完成数据的丰富和分析管理。
第三,3.7 地形测量
为了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的综合水平,还需要对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控制点进行限制和管理,以确保选址的合理性。换言之,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坐标定位管理,可以有效完成实时动态测量,为相应人员辅助相应的地形测量,保持控制管理的实时效果。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收集和汇总数据,确保数据处理机制能够完成数据控制和管理,提高相应数据分析的合理性。根据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测量过程,应对测量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相应的测量过程能够完成。
4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完成效率,因此要通过GPS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来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优化。GPS测量技术拥有观测周期短、精度高、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因此对整个工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GPS技术的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优点和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陈茂.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8):208-209.
[2]柴家恒.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4):53-54.
[3]魏利军.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GPS测量的应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13):121.
[4]亓峰.GPS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6(18):139-140.
论文作者:梁浩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高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