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灾猛于虎,安全无小事。在民用建筑的设计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问题,对引发火灾的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建筑防火技术的高效应用有效的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对此,设计人员要从建筑的整体规划入手,较好的完成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从而有效的提升民用建筑的防火功能,为建筑内的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文从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特征为引,探讨如何将防火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其中。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防火设计对于民用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设单位要从建筑材料、防排烟系统、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火灾扑救场地设计以及疏散出口设计等方面严谨规划、合理设计,以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减少火宅危害,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园。
1民用建筑出现火灾的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长。在“住”的方面,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使得高楼建筑越来越多,然而这些高楼虽然配置功能完善,但在防火性能方面并不完全达标。研究我国民用建筑的火灾情况后发现,出现火灾时民用建筑内一般会出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1人口疏散的难度相对较大
近些年来,民用建筑的高度逐渐增加,普遍都高于24m,建筑物内部聚集大量人员。特别是一些民用高层住宅,居民人口基数庞大,虽然都设计有安全疏散通道,但如果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楼道内、疏散通道内也会迅速充满毒气,现场会变得非常混乱。
火势一旦开始蔓延,大量人员冲向安全疏散通道,定会造成疏散的困难。而且高层的民用建筑普遍情况下会设计有电缆井和垃圾管道井等连通上下层的部分,这些重要部分的设计必须做到科学和合理,不然一旦发生火灾,大火会非常迅速地蔓延,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由于疏散困难会遭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1.2火灾蔓延迅速
民用建筑的内部如果没有防火的隔层材料,火灾一旦从建筑内部出现,会迅速地蔓延整栋建筑。而建筑外墙的材料一般情况下是B2级,也会加剧火灾的蔓延,特别是当天如果有风,火灾的范围会明显加大。
1.3扑灭的难度相对较大
消防装备中的云梯是有高度以及数量的限制的,高层着火时,消防员可以使用云梯升高,但水枪在扑灭高层火灾时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部分民用建筑的高层还会在外围设置裙房,既增加了扑灭难度,同时还限制了消防队员营救被困群众。如果该建筑所处的地段人口比较密集,那么地面的车辆也会限制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
2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防火设计规范
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防火设计的不完善是导致火灾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等后续问题的根本原因。但防火设计不单单是设计人员的责任,设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设计建筑物的防火部分,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主要责任在于相关的政府部门,政府没有行使应尽的职责,监督和管理防火设计,来保障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可以说缺乏规范和监督是建筑物防火设计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2.2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以及安全疏散存在一定的问题
民用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常常在防火分区方面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有较大的漏洞,导致火灾的蔓延没法有效地控制。同时,民用建筑内部的安全疏散通道也时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火灾发生后,居民疏散逃生困难。因此,设计民用建筑时要注意很多细节的问题,例如高层建筑就必须在内部留出足够大的空间用于火灾发生时的人群疏散,同时尽可能地缩短各个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烟气蔓延的问题分析
大部分高层民用建筑都配备有电梯井或者楼梯井,这些设施的通风系统会使得火灾发生之后,火势加速蔓延,烟气在整栋楼中扩散剧烈。所以,防火设计环节中有关电梯井和楼梯井的烟气蔓延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
2.4火灾报警以及灭火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物中出现火灾后,火灾报警设备会立刻对人群发出警报,同时相关的灭火系统开始工作,并且联系消防部门,能够高效疏散人群,保障居民安全。但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民用建筑没有配备专门的火灾报警系统,配备有火灾报警系统的建筑也不进行后期的维护保养,导致该系统的作用无法施展。
如今,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质量以及性能的要求都普遍上升了,而且防火问题会直接影响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至关重要,建筑防火技术的设计以及应用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2.5民用建筑平面布局与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设计平面布局和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的火灾发生的几率,同时还能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此外,建筑结构合理的平面布局设计还能促进火灾发生后的人员更加快速的疏散。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宽敞的通道以及疏散楼梯。
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选用耐火级别高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民用建筑的质量和防火性能,劣质的建筑材料是民用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帮凶。我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其中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必须为一级或二级。在建筑建设中,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选择质量好、耐火级别高的建筑材料,在发生火灾时,居民能够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利于灾后修复。同时,民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也应具备必要的耐火性能,争取使用不燃、难燃或经过防火处理的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几率和控制火势蔓延。
3.2防排烟系统的设置
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烟系统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民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很严重。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确保建筑物内人员顺利疏散、安全避难,为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要在高层建筑内设置防烟、排烟系统。在设置防排烟系统时,要选择符合设计的、功率规格合适的风机,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m~100m的民用建筑,要按照相关要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同时,合理划分防烟分区的面积,面积越小安全性越高,电梯、楼梯等烟气蔓延的重点部位一定要单独划分防烟分区。另外,还要注意送风口和排烟口的设置,有的竖向防排烟系统的送风口采用固定百叶窗式常开风口,风口规格尺寸基本一致,造成各层送风口的风量风速严重不平衡,离风机较远的送风口的风量不足;有的将排烟系统的风机排烟口设在室内,导致火灾发生时,排烟口不仅起不到排烟作用,还可能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
3.3消防疏散出口的设计
一旦发生火灾,人的本能反应通常是先向自己熟悉或者明亮的出口跑,若是遇到烟与火的阻碍,大多会选择掉头寻找另外一条出路。因此,在民用建筑设计时,每层楼应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出口,以便人们进行安全、快速的疏散。另外,安全出口必须配备防火门,以保证人们在里面不会窒息。
4 结语
民用建筑的防火问题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建筑居民的人身财产生命安全。因此,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质量以及性能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建筑防火技术的高效应用是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贤磊.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OL].河南建材,2018(02):272-273.
[2]吴志君.高层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7(12):98-99.
[3]黄圣超.关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问题的讨论[J].消防界(电子版),2016(04):45-46.
[4]蔡丽敏.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作者:廖阳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论文; 排烟论文; 烟气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