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论文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论文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

王学先,易小莉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我国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实施的新发展理念之一,其理论源远流长。共享发展理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层面上的科学内涵。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科学内涵;实践意义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回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旨在让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如何理解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是我们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的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目的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公平合理享有共享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 全民共享

全民共享指的是,共享的范围要全民,人人共享。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更好地普惠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民共享,首先表现在全体人民都能受益改革发展。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庆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这里的“全体人民共享成果”,意为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是每个人、每个阶层、每个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每个人都不能掉队,尤其是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等其他弱势群体。此外,我们的改革发展成果不应仅是着眼当代人的共享,更应当着眼我们对的后代子孙。改革发展成功与否,其中最重要亦是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就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如果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大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那么这个社会注定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稳定的。

全民共享,其次表现在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一方面,共享发展要兼顾付出更多劳动、更多努力,拥有更多知识、更多资本,创造更多价值、更多利益,做出更多贡献的人,让形形色色的每个公民都能够各得其所,公平的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此外,共享要兼顾经济、社会、民主、科教、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不能有短板,不能只顾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只顾当代人的享受而不顾后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共享发展要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体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多次强调,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能有一个人掉队”,争取到2020年按我国现行标准不再有贫困人口。可见,只有真正做到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缩小贫困差距,这样所实现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才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的小康。

(二) 全面共享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实践过程中,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全新表达。

3.政府扶持。养猪业收益已经成为解决政府所迫切关心的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支撑,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养猪业的稳定增长,壮大养猪行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顺利转型,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猪行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全面共享,其次体现在共享环节要全面。从共享环节上来看,全面共享主要包括共享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与共享发展成果等三个方面。共享发展权利是共享的逻辑起点;共享发展机会是共享的关键所在;共享发展成果是共享的必然结果。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更具操作性的治理手段,实现权力共享、机会共享、成果共享的统一,使全体社会成员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舒适感。首先实现发展权力共享,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障人民的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力,实现权力获得状况达到基本平衡。其次实现发展机会共享,就是指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让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享有竞争权力,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发展潜能。最后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就是要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韩喜平:《民生中国》,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页)

(三) 共建共享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有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图1中,iD为流过二极管D的电流,vD为D两端的电压,vr为D的正向导通压降,RD为D的导通电阻,CD为D的寄生电容。因此,vD也可表示为寄生电容CD两端的电压,视作为电路的状态变量,致使二极管D的工作状态是处于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基于图1所示电路模型,二极管D的伏安关系可描述为

从个人层面来看,首先共建共享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成为共建的合格主体,积极主动伸出创造幸福的双手。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习近平:《元旦贺词》,载《解放日报》2016年1月1日)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积极热情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发展成果,社会的共享才具有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其次共建共享要充分释放个人的才能与潜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闪光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过程中,我们每个人作为参与者,应当竭尽全力真抓实干,发挥好主人翁精神,充分释放个人的才能与潜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建设、人人获得的全新共享局面。最后,共建共享要拥有合理的幸福期望值和健康的幸福追求度。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要加强自身修养,完善人格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公民观,形成健全的生活心态和不畏挫折的坚定意志,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力争做到在实现个人幸福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有序。

(四) 渐进共享

渐进共享指的是,共享的进程要渐进,人人尽力。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屈居第二,其他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实现共享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无论从共享发展的过程来看,还是从人民对共享发展的不断追求来看,共享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应当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螺旋渐进过程。

渐进共享首先表现在是总体向前。广大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共享发展始终都处在多样化的、动态的、升华的过程中。一旦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就会随之产生更多的更高的需求,希望拥有更多的更高层次的获得感。从需求到满足需求,从产生获得感到满足获得感,推动着我国社会文明不断前进,促进着共享发展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稳步向前。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人类社会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共享质量来完善自己,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提升,不断向前的过程。

渐进共享其次表现在是螺旋上升。共享发展的方向总体是向前的,但是这种向前亦是螺旋式上升的。共享发展的实现就本质上是一个由“共建”向“共享”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必然艰巨。并且,这一过程不是简单地分享已有的成果、你少我多或是你多我少的“零和博弈”,而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原来的利益格局,并在尽可能不去损害社会成员已有的利益的同时,逐渐放大新增加的利益然后进行分享的“正和博弈”。这场“博弈”只会是困难重重。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时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锱铢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八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所以说,经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增添创新发展动力,就离不开共享发展的动力支持。

全面共享,首先体现在共享领域要全面。就全面共享的领域来看,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共享,缺一不可。当然,由于我国现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成果已然成为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共享内容,但并不是唯一的共享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但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更加全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有物质方面的,亦有精神方面的;有一般的,亦有具体的。具体体现在,人民对社会保障、政治权利、精神文化及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共享需求日益强烈。“这种需求与满足需求、获得与满足获得的双向互动,成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陈志强:《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载《经济日报》2016年5月5日第13版)换言之,全面共享就是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保障人民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一) 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

全面共享指的是,共享的内容要全面,人人均衡。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全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人,指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共享不也只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的共享。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共享的全面性。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斗争与考验才得以形成的,它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其终保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心为民所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其目的就是想通过制度安排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安定团结的社会发展稳定局面,才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只有真正实现共享发展,我们党才能真正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与社会矛盾,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从社会层面来看,首先共建共享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要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建立在共同建设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尊重人民的创新精神,要充分释放人民的创造潜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其次,共建共享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在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创造和积累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做大蛋糕”,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我们必须要明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半年报,第113页)最后,共建共享要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建设。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广大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能够科学地处理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以一种更加健康的热情的心态,加入到创建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二) 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断实践探索,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这对于当今我国发展的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五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该领域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五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学术界关注度低;笔者查阅中国知网(2000—2016),一共找到了12篇相关文章,且最新的一篇还是2012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在有针对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但是它仍没得到学术界重视和认可。二,没有知名学者参与研究;三,研究太过单一;大部分的学者都是借助各种翻译理论研究具体的翻译技巧及策略;针对以上不足,我们需不断改进。可以说,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巨大,我们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转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生建设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而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又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习近平在准确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基础上,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让全体社会成员有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因此,我们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解决好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用人民的群众共同的力量在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或是追求效益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质与量共同提升的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更加注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就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发展的宗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全体社会人民都有发展的机遇,促使每个人的都能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总而言之,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促进民生的改善,推动“十三五”时期共享水平上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 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共建共享指的是,共享的途径要共建,人人参与。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一观点的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呼吁号召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少数人的奋斗是难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项伟大事业的,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群众同心协力才能得以实现的。毕竟,切好蛋糕、分好蛋糕的前提是做好蛋糕。共建是共享的前提,没有共建,共享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

对照组:继续口服二甲双胍,0.5 g/片,1片/d,睡前口服,同时给予苦味剂调配的安慰剂。观察组:将安慰剂替换为加味六味地黄汤,组方生地、黄芪、丹参、淮山药各30 g,云苓、泽泻、玄参、赤芍各15 g,丹皮、山茱萸、苍术、川芎、地龙各10 g,加水500 mL煎至200 mL,复加水到400 mL,兼至150 mL,分次口服,1剂/d。持续8周。

这里所指的“美好生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发展结果以及发展状态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好体验和感受,换言之就是我们所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的需求已不再紧紧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更是深入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而共享发展就本质来看,其就是要解决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无论阶层、无论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中均能共享发展机会,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舒适感,让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马克思曾今指出,“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习近平也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共建共享。共享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具体呈现。共享发展的实现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天的共享是为了让今天有许多的获得与幸福,也是为了明天有更多的获得与幸福。

推荐理由:本书是三浦展继《第四消费时代》后又一力作,关注社会新生现象,并精准定义,赋予与时俱进的新名词,如熟年结婚、轻熟女、文化系腐女、墓友、共享街等。如作者所言,通过这些关键词,读者可以更全面和直接地解读这个时代。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可以预见我们会否出现和日本类似的现象和文化。其实,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与日本相似的风潮,如断舍离、共享生活、极简主义等,熟年结婚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对于国内的商业来说,这些新群体就会产生新需求,必然也会带来商业的新机遇。

(四) 有利于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的、系统的理念,是一个既统领着国内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一个能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有效答案。习近平希望全世界实现共同发展、共赢发展、共享发展,希望全人类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这就使得共享发展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世界意义。

本研究中,所有实验均重复 3次,结果以均值(means)±标准偏差(SD)表示。所得实验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统计处理,p<0.05为具有统计差异。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加的紧密方便,人类的命运也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到底就是各国之间以及各国人民之间利益交融,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强调,“全人类的共享发展就是以建构致力于社会良善和人民福祉的命运共同体”。他把共享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也就是全人类的共享发展。在这个世界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社会变幻莫测,关系错中复杂,世界发展面临着各种矛盾,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需要各国与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商共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肩负起自己所处国际地位的重任,与世界各国共同迎接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无论是杭州G20峰会还是“一带一路”的建设,我们党始终在人类的发展中渗透着共享发展的理念。纵观近年来我国为世界发展繁荣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可见,对于共产党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实现全人类共享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就是共商共建共享,而落脚点就在于共享。

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科学内涵丰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实现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得到应有保障,要让全体社会成员的潜能得到应有的开发,要让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得到应有的满足,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得到应有的提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势必使共享发展的实践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但只要广大人民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就一定能实现人人均衡,人人共享,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8][9][美]迈赫迪·萨马迪.国际传播理论前沿[M].吴飞,黄超,译.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本文引用格式: 王学先,等.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J]. 教育现代化,2019,6(69):244-24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9.097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五大发展理念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SZK063)。

作者简介: 王学先,男,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易小莉,女,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