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MRI诊断的结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论文_张士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人民医院 421600

【摘 要】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MRI诊断的结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29例,其中常规组采取超声检查方式,实验组采取MRI检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后,显示MRI检查准确率为96.55%,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8.97%,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另外,两组患者病灶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胃肠部,回盲部较少,P<0.05。结论 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来说,采取MRI诊断方式具有准确率高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MRI;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体内的C-kit基因突变引发的[1],属于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类胃肠道壁间叶性肿瘤[2],该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人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病变情况,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刺激性食物、不干净的饮食环境等均可使得机体内C-kit基因出现突变情况,并导致胃肠道间质瘤[3]。近些年来随着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的增高,导致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故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纳入实验,采取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探究其诊断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胃肠道梗阻等不良情况,更有甚者用手可触及肿块,少数患者伴有结节样肿块。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占据29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2岁,中位数年龄为(62.36±3.84)岁;发病时间最长的8年,最短的5.5年,中位数病程(6.52±0.51)年;实验组患者占据29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1岁,中位数年龄为(62.89±3.45)岁;发病时间最长的8年,最短的5年,中位数病程(6.78±0.4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诊断方法

常规组采取超声检查方式,实验组采取MRI检查方式,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后再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灶发生部位。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SPSS19.0的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实验组:经过MRI诊断后显示成像结果多半为卵圆形或者圆形,表面较为光滑,少数病灶伴有结节样分叶。

常规组:经过超声扫描后显示多数病灶为低回声,且回声比较清晰,少数病灶存在点段高音。

对两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后显示:实验组29例患者中28例确诊,1例诊断措施,诊断准确率为96.55%(28/29);常规组29例患者中显示20例确诊,9例诊断错误,诊断准确率为68.97%(20/29)。由此可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后得知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2.2 病灶部位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得知,病灶主要集中在胃肠部位,而发生在回盲部位的数量较少,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消化道疾病中,GIST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许多患者前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出现多年的疾病,甚至有患者患病时间在10年以上[4-5]。对于该类疾病患者而言,给予病理学诊断方式可发现患者腹部肿块部位多半为平滑状,部分患者伴有结节性肿块,肿块颜色多半为灰红色或者是灰白色,许多肿块为圆形或者是卵圆形,少数肿块有分叶情况。而肿瘤与四周组织未出现粘连情况,肿瘤内部血管多半比较粗大,部分患者血管为曲张样病变情况,多数血管为弯曲状[6]。有关研究显示[7],60%左右的患者肿瘤存在于胃肠黏膜下层部位,30%左右的患者胃肠黏膜处于浆膜下层部位,10%左右的患者存在肌壁层部位。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疾病患者可知,多数患者为恶性肿瘤,当出现该类情况时部分患者病灶部位伴有转移情况,可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切除肿块。但是多数患者行手术治疗后仍然出现疾病复发情况。由此可知,GIST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分析该类疾病的发生因素为体内C-kit基因改变导致的临床现象,体内C-kit基因无法出现正常表达情况,使得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出现紊乱现象[8]。其中胃肠道部位的表现十分明显,可使得胃肠道正常组织病变成肿瘤细胞,后形成GIST。另外,饮食习惯改变是引发C-kit基因改变的一类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次研究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结果显示,采取MRI诊断的实验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为96.55%,明显高于采取超声诊断的常规组患者,P<0.05,说明MRI诊断方式较为适用。

综上情况可知,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来说,采取MRI诊断方式具有准确率高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 班永光,栾钦花,李吉昌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5):734-737.

[2] 姚吕祥,靳仓正,徐新超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84-86,90.

[3] 骆兴东,牛尚甫.胃肠道间质瘤的CT、MRI表现及诊断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6):911-912,915.

[4] 徐熠琳,李小康,刘佩芳等.MRI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侵袭危险度的评估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3):373-377.

[5] 徐经薇,曲林涛,程永远等.无肠道准备的磁共振成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3):184-185.

[6] 顾亮亮,夏淦林,冯峰等.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1):1120-1122.

[7] 孙志远,陈立顶,丁洪彬等.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及MRI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12-114.

[8] 蔡伶伶,杜光烨,王博成等.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5):491-495.

论文作者:张士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胃肠道间质瘤MRI诊断的结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论文_张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