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喋呤全身与局部用药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的比较论文_杜裴, 雷秀娟(通讯作者)

氨甲喋呤全身与局部用药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的比较论文_杜裴, 雷秀娟(通讯作者)

(河南省开封市妇产科医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氨甲喋呤全身与局部用药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 方法:将22 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 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采用氨甲喋呤全身给药方式,即以50 mg 的剂量隔日肌内注射给药;观察组的治疗采用氨甲喋呤局部给药方式,即以50 mg 的剂量经阴道直接注射于孕囊内;同时两组患者从治疗第一天起服用米非司酮,以50 mg 的剂量,每天2 次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和治疗成功例数。 结论:氨甲喋呤局部给药疗效明显优于全身给药,疗程短,大大降低了并发子宫大出血、子宫破裂等的概率,降低了患者的危险性。

关键词:氨甲喋呤;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局部给药;全身给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140-01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很低,但危害性很大,有并发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险,可能造成患者子宫摘除,终身不孕不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必须及时终止妊娠[1]。近几年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难以忍受的疼痛,越来越多的孕妇愿意选择剖宫产,而同时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数,再加上子宫瘢痕妊娠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所以要求我们势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临床经常采用的药物治疗方式为氨甲喋呤全身或局部用药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本次研究主要就是比较了氨甲喋呤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两种给药方式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我们得出氨甲喋呤局部给药的疗药明显优于全身给药,值得临床上推广。主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2 年5 月-2015 年1 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22 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年龄26—38 岁,平均年龄(31.4±4.6)岁。所有患者均有1 次剖宫产史,均经B 超检查确诊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且排除患有严重肝肾疾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 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愿意接受检查与治疗。

1.2 患者纳入研究的标准

所有患者都有1 次剖宫产史,有停经表现,停经时间为36-52天,平均(43.3±3.8)天,所有患者均有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升高,22 例患者中有20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不规则无痛性出血症状,另2 例患者无阴道出血;B 超检查可听到子宫下段的剖宫产手术的切口处回声异常,另外可见孕囊大小、位置及周边血流情况,确诊为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1.3 给药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行全身给药方式,即氨甲喋呤以50 mg 的剂量隔日肌内注射,并在间歇的时间肌内注射亚叶酸钙0.1 mg/kg 以解毒;观察组患者实行局部给药方式,即氨甲喋呤以50 mg 的剂量经阴道注入孕囊内,监测血β-HCG 值,待其下降缓慢时重复注射;同时从治疗第一天起所有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每次50 mg,每天2 次口服。

1.4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β-HCG 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和成功治疗例数。治疗成功是指患者血β-HCG 恢复正常,阴道无痛性出血症状消失,孕囊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 x ±s)表示,使用SPSS 16.0 软件,采用t 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β-HCG 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观察组平均为(14.28±2.94)天,对照组平均为(32.58±3.21)天,观察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1 例患者中有10 例成功治愈,成功率达90.1%,另1 例患者血β-HCG 恢复缓慢,最后应用清宫术治疗成功;而对照组的11 例患者中有7 例最终治疗成功,成功率63.6%,有1 例患者并发子宫大出血进行了手术治疗,还有3 例患者在观察时间内未能痊愈,虽有血β-HCG 的下降和阴道出血症状的缓解,但效果不明显,疗效差(P<0.05)。

3 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危害性大,有并发子宫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险,可能造成患者终身不育。近几年为了避免自然分娩的难以忍受的疼痛,越来越多的孕妇愿意选择剖宫产,而同时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数,再加上子宫瘢痕妊娠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因为治疗手段选择不当而引起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和手术,而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药物为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和米非司酮,或者两者联合用药[2]。氨甲喋呤是一种抗代谢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进而干扰了DNA 的合成,最终滋养细胞分裂增殖受阻,胚胎发育终止[3]。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抗孕酮的作用强,能使蜕膜变性和绒毛组织得以释放,进一步使胚胎组织调亡与坏死[4,5]。二者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胚胎坏死,终止妊娠效果好。氨甲喋呤目前主要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两种给药方式,本次主要研究了氨甲喋呤全身和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通过观察与记录患者血β-HCG 恢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无痛性出血症状消失等比较了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氨甲喋呤局部给药疗效明显优于全身给药。

综上所述,孕囊直接注射氨甲喋呤,同时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的治疗方案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疗效显著,疗程短,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子宫大出血与子宫破裂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俊芳.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 26: 104-105.

[2] 蔡云梅.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1: 1896-1897.

[3] 张凤霞,丁兰.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3, 04: 410-412.

[4] Gokhan Goynumber, Canan Gokcen, Baki Senturk, et al. Treatment of aviable caesarean scar pregnancy with transvaginal methotrexate andpotassium chloride injection[J]. Arch Gynecol Obstet, 2009, 280:869-872.

[5] 刘亚静,曹琳琳,李广太.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0 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5, 03: 196-198.

论文作者:杜裴, 雷秀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氨甲喋呤全身与局部用药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的比较论文_杜裴, 雷秀娟(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