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_艺术论文

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_艺术论文

论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雏形论文,意境论文,形态论文,未来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意境的结构、审美特性及其人文背景表明它与“美的艺术”同质同构;在对其它艺术形态内容与形式中功利性因素的扬弃和审美性因素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未来艺术形态的雏形。写实艺术、象征艺术、浪漫艺术在得到审美转化后,逐渐在性质上与意境艺术合一。在此前提下,探寻意境作为未来艺术形态初级形式的原因,发现意境与人类理想社会的艺术形态在审美性、人与宇宙的融合、感性与抽象的结合、肯定人的属性、追求宇宙的终极目的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在方法论上,采用了“哲学——心理学”的综合方法,这也不失为一种尝试。

本人以为,意境的核心结构为空灵。宗白华先生早年曾谈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没有明确提及。这是虚实相生的另一种说法。核心是无限的空间里面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律动,这是一种把感性之实同抽象之虚结合起来的结构,这样的艺术世界结构犹如万象之母,生命之源。太虚片云、寒塘雁迹是它的最好比喻,说明意境具有动静不二的特性,它是人默契于自然规律性的结果。在空间上如同空山鸟语,时间上无始无终。这种境界用语言、逻辑或理性难以表述,它超越了生命与时间、生命与空间的隔阂,超越了语言、逻辑和理性,以一种个体直观的方式去体验、感悟生命的无限。由于时空浩渺,它的结构层次极其复杂又层层递进,因而个体体验就人人有别。于是,它以感知现实作为基础的超越,具有既超脱又不弃绝感性的特点。既然意境反映了人在感性层次上先把握对象,然后一层比一层更深刻地把握自然规律、生命的奥秘这一人的本质,那么,主体的知觉、想象、理解诸心理要素必然处在和谐状态,不觉得有心理障碍。从意境生成看,意境本体发轫于“感物而动”,尔后“缘情而发”,但它又超越物和对象的细节描摹,不被对象所束缚,而达于抽象和空灵。可见,意境的生成具有无意性、刹那间超功利的特点,从而它一旦物化为艺术世界,就有在有限中见无限的艺术结构。从接受看,虚灵的境界使接受者首先从感性开始,即从感知基础上的再现想象开始,进而体验无限时空中的言外意、象外象、味外旨。这种想象力与理解力无障碍的结合,使接受者进入无意想象的天地,在此接受主体不但没有神秘感和可怖感,反而觉得自己能对瞬息万变的空灵世界进行有效地直观把握,这种把握让主体直观到自身的能力,产生一种优游与从容、平静与愉悦的感受。可见,意境艺术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论的“美的艺术”同质同构[1]。

意境作为“美的艺术”有自己的人文背景。中国儒、庄玄、佛禅三家学说和以类比、辩证为主流的悟性思维方式,都对意境艺术走向成熟起了重要作用。无论儒家“中和”观,道家“虚静”观,还是佛禅“妙悟”观,都为人与外在发生关系时,提供内心转换的依据和方式。儒之“与天地参”、道之“与天地精神往来”、佛禅三昧之境,都着眼于人与自身、人与外在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就是说,它们对外在宽容、关注和尊重的同时,也不失其个人存在的方式和诗意。它们与个体利己主义、自私的情感专制无关。这样,在两物相谐中,才能相互交流,相互否定而又相值相取,才有新的生命和精神生成,才能让人逐渐地把自己的本质据为己有。因此,作为“美的艺术”,它具有不言而喻的人文精神和自由内函。既如此,它就与宇宙的最后目的相关,具有指向未来的意义。

从艺术发展史看,人类艺术大约有三种基本形态。它们是:写实类的再现艺术,主观表现型的象征——包括现代、后现代——艺术、浪漫艺术,客观表现型的意境艺术。有的学者把第二类称为意象艺术,我们不妨采用此说[2]。要说明意境艺术指向未来,我们先看一看其它艺术的状况。

首先,写实艺术、意象艺术中缺少合人的自由性的内函。写实艺术缘起于人类童年时代。那时,人对感性和理解范围之外的现象并不关心,也无法关心。生存和劳动仅是为了生命的存在,人的一切活动隶属于这一现实的需要,因而学习自然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人的独立性和本质难以较大程度地展现。后来,尽管写实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是以反映身历目及的现实关系、诉诸人类的认识、显示思想的意义为主流。写实艺术太多地参与人类现实,并反映现实活动,充分显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作用,因此,功利性成为写实艺术本质的主要成分,享受性与自由性的成分则相对较少。

意象艺术以表达哲理、理念、理想为目的。由于理念、哲理等的超感性特点,属于“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或已消解意义的事理,这些幽深难明东西的产生与人类情感对外在自然的拒斥、人的感性不能把握外在世界有关。外在的自然、社会以其神秘性和超然的力量站在人的面前,迫使人去对待它,然而人的感性能力有限,又不能在现实层次把握它,于是,就在精神上去战胜、把握或理解外在的世界,艺术地表现精神对自然的这种关系,也就是以精神形式解释精神,从而达到理性对自然的把握或精神与精神本身的和解。理性的认同和拒斥是其基本形式,艺术地表现前者是象征意象,艺术地表现后者是浪漫意象。其实,这是一种反映现实的曲折方式,其结果与现实生活“异构同质”。也就是说,这是用超验的或抽象的形象去反映人对自然的理性关系,即康德称之为“理性的概念”、黑格尔称之为“理念”的东西。与生活中的对象比,它们的外在形象多怪诞离奇或简约抽象,让人不可理解,但它同样能反映社会生活,显示人的本质的异化——或从另一面反映人的属性。因此,这类意象有下列特征:首先,它与思想、观念、自然的神秘等崇高性联系在一起,用概念和语言无法全面地叙述它,因此,只能以理性、观念去领悟它、把握它;其次,意象中包涵的诸多理性观念,是一种超感性境界或思想、理念、幽深难明之理的抽象表达。显然,它显示出人作为理性生物的伟大和人格精神的崇高;但另一方面,这种创造又缺少对感性的形式美的张扬与体验。同样,接受主体以感性的方式对待这类形象也是无能为力的,难以用人之常情或诗情方式克服其内容而对其巨大的形式进行全面有效地把握,只能以积淀的理性超越形象去体验其内容和意义。因此,接受主体也不能保存自己完整的生命和心态,人的想象力、知觉力难以处在活跃和谐的状态。这种不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缺少个性情感体验的把握艺术对象方式,除了表明功利性的崇高外,也体现了人在感性现实中受压抑的精神反抗或理性认同。

就浪漫意象而言,它来自于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巨大矛盾,它把感性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寄托于超验的神仙和理想状况的出现,因而,它的艺术形象是一种无对象具象。虽然它表现了个人的精神与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人的存在意义,但在现实性上,人在与外在的对抗中,依然不能依赖自身在现实中实现人的价值,所以最终还是否定了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解放。象征意象是一种对对象的扭曲和抽象,它来源于人在巨大对象面前或威力无比的神秘事物面前感性的局限,在感性的层次上无法理解它们,也无法在整体上把握它们,于是就以理性或超验的抽象去反映这些难解之物、难言之理或自然界的种种神秘关系。由于这种抽象脱离了感性,就显得象征意象的创造是一个把痛苦转化为快乐的过程。当形象创造出来,接受者面对这类超验抽象时,其感性的心意诸力也难以理解或言传它的丰富无边的内涵。这种依靠理性外力而成就的愉悦,使其不具备完全自由的性质,人也就因此没有得到完全的肯定。

可见,写实艺术、意象艺术的功利内涵是明显而丰富的。首先,在于它们的认知或理性内涵;其次,在对象的把握方式上,要么停留在现实关系的层次,要么是纯理性的,前者没有给情感和想象提供空域,后者的抽象或无对象具象又脱离了感性的土壤,使得感性与理性之间缺乏相系的动力中介——个体情感体验的展开——而导致美的内涵丧失;再次,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看,形式不能克服内容,缺少对形式美的张扬,使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融合,要么内容在形式之内,要么在形式外,而不能达到水乳交融又超以象外的完美境地。所以,它们缺少合人的自由性的内涵,与未来“丰富的人”对艺术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其次,写实艺术、意象艺术缺乏人类心理成熟的标志和艺术的本性内涵——自由情感。人类心理成熟以心理无障碍为标志,其心理诸要素处在一种和谐的或贯通的状态。就写实艺术而言,一般与对物质文明的渴求相关。人与外在世界在物质需要上的矛盾,使其感知的与情感期待的有一定的差距,这成为产生自然情感、伦理情感与政治情感等“内容情感”的温床。因此,改变现实,表现人类劳动状况及人类生活过程几乎成了这些作品的内容。感性的内容情感充实在艺术形式中,又使情感与想象不能处于自由的审美状态。与写实艺术太实不同,意象艺术来自于人的感性能力与外在世界的力量及其神秘性的矛盾,来自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人类不能把握世界的焦虑,它逼迫着人的想象力以一般意识形态或理性为前提,弃感性而抽象,或超感性而具象,使得感知与想象不能一气贯通,理解与想象不能契合。这样,情感也就缺乏自由的实践性作为其来源和基础,只能以一般理性伦理或政治伦理为其背景,因此,具有鲜明理性色彩的情感难以与其它心理要素相通,产生了情感与外在世界的矛盾。虽然意象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但是人类的焦虑与彷徨不因这种超越而消解。这不仅体现在情感与其它心理机制的不协调上,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人类超越现实的愿望来看,意象艺术的超越不以现实作为基础,它以理性艺术的形式超越精神困顿,从而达到人的精神和精神化对象的和解。这种超越中,理性的背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束缚着人在感性现实中的创造力;在这一超越的同时,人的情感体验不仅没有充分展开,反而在深层次对人实施限制。其次,就单纯的情感而言,正如上述,写实艺术形态的情感由于多处于感性领域,与现实息息相关;意象艺术的情感则属于理性领域,理性前提赋予了艺术情感世界太多的功利内容性质,这对“全面的人”而言,显然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意境艺术的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具有自由自觉的内在特征,它具有个性,表现为意味的形式,处在感性与理性的张力场中,是属于自我的。而自然属性、道德属性、宗教属性、政治属性的内容情感,由于来自于现实关系或统一的理性背景,明显属于人类共有的普通情感,对个人来说,总有不适应性和限制性。那么,它必然束缚着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使艺术的空间充满着既定的功利性意味、实在的内容和类型化的特征。

意境艺术正是在写实艺术、意象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功利内容进行扬弃和超越,对其审美成分作有机吸收的结果。具体表现在意境具有其它艺术难以比拟的优点:具有写实艺术的感性、个性特点;具有意象艺术简约抽象的形式超越和艺术蕴含丰富的特征;具有自己的审美情感中心地位;摒弃了写实艺术、意象艺术共同具有的理性功利和崇高感,自然天成,自由自觉。前两点是对写实艺术、意象艺术形态中有审美意义成份的自然吸收,属于人类对自由审美的共识;后两点是艺术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切综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人类理想的艺术形态的雏形,即人类最后的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形态可能会在传统意境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那么,未来的意境又以怎样的艺术形态出现呢?我们以历代哲人对未来的描述为据,可以引申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意境”可以以写实的或象征的、浪漫的形态出现,只不过这些形态在本质上有了变化,它们像意境的生成与接受原理一样,其创作过程或形态已意境化、审美化了。首先,就写实艺术来说,在人类社会的高级形态,写实艺术纵然有情节,有典型人物性格,由于其中所述的矛盾与功利内容不再是现实存在,主体在创作和接受活动中,也不再与功利内容和事物的矛盾相系,“矛盾”、“功利”已成为人类的往事,对它们的感知易于对情感产生激发作用而处在一种既定的超然状态。尽管写实,却能赋予主体对人类过去的意义的联想与想象。在“实”之外,产生了有意义的空间,即人物、情节作为“实”的一面的同时,又有对当前超越了人类苦难的喜悦愉快,它们不再与思想、认识相关,也不再与人生意义的追求、理性的思考相连。感性与超越共存于未来写实艺术形态的机体之中。其次,就意象艺术而言,那时,外在世界的神秘性与它的巨大力量在人类已充分理解、认识的前提下,人类所有的理性已有机地融入新的感性里,人在感性层次就能彻底把握它们,这种整体把握世界的能力使外在宇宙与人的内在宇宙达到亲和的境地。随着宇宙神秘性和其威力的消失,意志、哲理、理想的存在已失去意义,象征的抽象也就失去理性的存在依据,而只剩下形式的简约。浪漫艺术中人与世界的矛盾也不再有社会基础。因此,抽象的丰富意蕴与理想的追求以自觉的审美化形态出现,成为人们暇时的感知活动或对世界把握的唯一方式。那么,到人类进入自由王国时,意象艺术在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就会与意境合为一体,成为同一艺术形态。从而,艺术走完了从写实到意象再到意境的艰难历程,实现了人类艺术写实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现实与超越的合一。

所以,意境艺术在过去时代里,显示了有意义的人的世界的短暂形成,它与人的个体性地位、人的发展、人性的全面占有相关。它与人类的未来在“审美”这一交汇点上相一致、相连结。艺术意境回避矛盾的态度及其悟性思维方式,所体现的从有限走向无限、又从无限回归有限的生生之道,与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构及其对矛盾的把握方式类似。值得一提的是,艺术之境中具象与抽象的和合,使意境的结构呈现着开放性的特征,这不仅赋予主体生机与活力,而且使之超越了自身与外在的区别,超越了人与外在的一切障碍,在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达到个体的自由之境。意境艺术活动这种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关注,并不偏废人或世界的任何一方,它以外在世界作为人的价值参照系,这就把人由生命世界转化到生活世界之中并放在特别中心的位置。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或“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意味着创造,创造作为生命的存在方式,它与生物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创造了“意义”,意义的创造与意义的追求不同,它最终会让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据自己的全面本质。并且,人通过与对象的亲和关系,在对象世界的内容和形式里看到自己的本质,也就是不仅通过内容,而且通过与对象形式的关系,观照自己的有历史意义的发展。席勒说:“只要人……为了外观而舍弃实在,他才突破了它的动物圈子,走上一条无止境的道路。”[3]意境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互不偏废,显示出人类沿着这条康庄大道,把“意义”的创造这一肯定人的工程不断推进的努力,并和意义的自觉相连结。本来,人与世界充满着矛盾,象征、浪漫、写实艺术对意义的追寻使人充满挫折而彷徨不安,人在对象世界面前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本质。由于意境艺术对意义的创造活动,把“人的生存”变成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的生活”,这一过程除创造意义外,还到处显示着美与和谐,世界的“真”与“善”统一到“美”之中。主体以审美态度观照一切的这种行为方式,正与未来“人类性”的自觉自由世界相似。在此意义上,本人以为,以“审美”作为媒介,意境与未来联系在一起。因此,“意境是未来的艺术”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生生之道与开放性结构与审美上的一致性,暗示它指向未来;第二,它与未来理想社会形态除了把握世界的方式一致外,还与人的个体性地位、人性的自由自觉一致。有学者认为“审美意象是审美心理的基元”[4],可以说,这种说法颇具洞察力。审美意象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关键在于它诉诸心理要素的和谐,这无疑是属于未来的。

也许有人疑惑:从现在到未来的理想社会,就不会出现新的艺术形态?前面我说过,到那时,其它艺术形态已经意境化、审美化了。但在这之前,却是艺术形态螺旋式往复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人类从感性的模仿艺术,到表现把握世界欲望的简单象征、神话象征艺术,再走向写实与抽象的融合,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后来,写实艺术在更高更复杂的层次回归,再发展至更复杂的意象艺术,最终还要在抽象与具象统一的层次融合。历经无数个“轮回”与上升,而回归到与出发点在一直线上的位置。到目前为止,新一轮的意境艺术尚未出现。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艺术形态可能交叉融合,但总的趋势是:人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不断在更高层次回归,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得到确证,因而只能以“美的艺术”——意境作为艺术的终结点。

艺术形态的这种“轮回”,更重要的是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规律紧密相连。具体说来,第一个从感性写实到抽象与具体相合的艺术“轮回”,是人类在艺术领域对外在宇宙或客体由认知走向想象,而后达到认知思维与抽象审美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的能力有限,人还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只有回避矛盾,人与自然处于“混沌”一体的状态,把握世界的方式只能是混沌式的感性直觉方式,思维只能是单一的表象思维,这特别适合摹仿艺术的产生。后来,以“泛灵论”、“泛生论”为基础的类比思维去把握世界,而后,宗法制文明冲击着原始人的这些意识,使之理性觉醒,人与外在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并具有不可回避性。人类对自身与外在的形形色色的矛盾,就不能凭单一的直觉去把握了。世界的神秘性与人把握世界的欲望也是一对矛盾,它促使了人类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成熟。抽象思维的形成是对早期人类感性地把握世界方式的否定,以知识、教育时代的到来为标志。在这一时代,人类张扬知识与理性,忽视人的情感与感性。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必然遇到挫折、坎坷,对宇宙的神秘性只能以脱离感知的幻想、想象去诠释、推测和判断。这样,艺术就由感性的描绘上升到对人类及宇宙的本体问题的探索,艺术变成了人生的哲学。也就在这同时,把握世界的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在外在神秘性暂时消逝或可以回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新的课题没有提出之前的空隙,人的感性在融合吸收原有理性的基础上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发展。在这个情形里,人不仅能感性地把握世界,而且能超越感性现实,达到艺术与哲学、感性具象与抽象的合一,并与未来的具象与抽象保持着历史联系。人类在这种超越中,又使多元化的把握世界方式合为一体。在第二个“轮回”中,从典型开始,与第一轮回围绕外在自然转不同,它一切围绕着人转。人也是一种宇宙。人们发现,感性地描写人也是困难的,人对自身的问题也有不解之谜,感性也把握不了诸如生命的存在意义等问题。到了这时,就意味着摹仿艺术的经典——典型开始衰落,走向现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人对自身的难解和对他人的迷惘,使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感知困惑。人在现实层次,又一次陷入感性的无奈境地,重新感觉不到自由,只感觉到他人的神秘、可怕和自身的失落。更为严重的是,在新的理性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人无法在新的理性层次理解、把握自身及他人。这一现实告诉人们,现代主义的象征和浪漫极有可能被带入21世纪,而通向“新的意境艺术”之路则遥遥无期。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把握自然或人本身的过程,在方式上,应该是从感性的一元化把握开始,经由理性抽象的多元把握而归向在感性与抽象之间保持张力的新的一元化把握方式,新的一元化把握方式所形成的感性与超越之间的张力结构,体现着类比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弗洛姆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是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两极性。客观性的特征表明思维者要尊重其对象按其本来面目观察,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欲望歪曲对象。”[5]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感性方式、理性方式、情感方式的有机结合。作为意境的人文背景,中国儒家在宗法制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后,否定“泛灵论”走向人伦主义,再经庄玄的自然主义走向佛禅的悟性体验方式和人道主义。这不仅是从理性的多元把握向在感情与抽象(超越)之间保持张力的一元化把握的表现,而且悟性思维方式体现的生生之道,成为以后多重把握世界方式的母体。可见悟性思维或把握世界方式是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其创造性的特征就表现于,在主体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否定、吸收或创造,人与外在宇宙的亲和程度有所加深,人的感性、直觉、外观能力,抽象能力与内在心理的深层动力交流互渗,不断发展,人性也不断得到肯定。可见,意境艺术是艺术历史的“轮回”中,上一“轮回”的终点和下一“轮回”的母体,这一从感性较低层次(写实艺术)至感性的较高层次(具象与抽象统一)的运动过程,体现出意境既是人类整体把握世界方式的闪现,也是人性曙光的闪现。

本文说意境是未来艺术形态的雏形,还可以从马克思描绘的静态的“未来”角度来看。人类最后对艺术的要求,无疑与未来人的理想状况相关。那时,人的审美心理结构随时与审美深层动力系统相接,而处在审美状态,“全面的人”创造的艺术必然是“美的艺术”。首先,主体对对象的形式与内容能以感性直观的方式直接把握。因为那时的人已彻底认识外在的世界和人自身,人的感性中积淀了所有理性的文明,外在世界在人的感性面前再无神秘性和威力可言,人的世界不再具有“崇高性”,人以感性就能彻底全面地把握世界。这种对世界的感性整体把握导致人的活动艺术化,从而使把握世界的过程变得具有审美的特性。其次,由于把握世界的多元方式最终要归为一体,艺术必然与哲学同一,使未来的艺术成了哲学化的艺术,这反映了人类超越自我的愿望。它既是人类精神的超越,也是人类现实的超越,其结果使艺术既感性逼真,又抽象玄远,这种在感性与超越之间,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张力结构赋予艺术品内涵不息的生生之力,使之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回还往复,这种开放性的特点既指向人格与情感的自由,也显示着人类进入自由创造的境界。再次,把握世界的方式归为一体,不仅使人的活动艺术化,使个人的生活与艺术一致,而且,在理想的自由王国,单个人吸收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后,既发展了感性,使人的生活感性化、情感化,又达到了直观与抽象的合一。所以个人生活不再有功利目的,其思维也已由功利思维转化为互利思维,既不致于让感情泛滥走向专制,更不致于受外在束缚而失去自己。主体的心理机制被内在动力激活后,就直达自身与外在相“和”的境界。

可见,意境之“和”尽管与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属于同一层次,但其内涵与结构形式是相似的。它们在审美性、人与宇宙的融合、肯定人的属性、追求宇宙的终极目的——自由这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意境是人类艺术的未来形态的雏形。

注释:

[1]参见拙文《“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载《江淮论坛》1996年第3期。

[2]顾祖钊:《论意象五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3]席勒:《审美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9页。

[4]汪裕雄:《审美意象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5]引自曹玉文《费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标签:;  ;  ;  ;  ;  ;  ;  

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