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能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也成为了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强化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在新时期,信息化社会,环保工作于信息化之间应该紧密集合,因此进行环保信息化建设工作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新时期;环保信息化;建设方法
1 生态环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生态环保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信息规模非常大,各种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生态环保工作模式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的需要,因此,生态环保工作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是很突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要保障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才能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相关人员也能够更好地开展环境监督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促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实现。生态环保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也只有实现信息化建设,生态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升,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 环保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现如今,在我国所进行的环保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基础性工作还是比较薄弱,整个工作水平还是比较差,对于整个工作来说在很多的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相对速度会比较慢,信息数据的共享性比较差。在管理工作上,还不存在相对完善、系统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专业性较强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对于现如今的环境信息化水平来说,不能够起到完全满足环境保护实际的工作需要,在建设的进程当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应该不断完善信息管理机制的施工进步,尽量快的提高信息的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工作能力。对于信息的交互工作来说,相关的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公众之间,所采用的工作方法相对比较传统、落后,并不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对于所获取的各项资料,数据相对比较零散,很难对信息进行整合,很难实施集中化、系统化的管理,并不能够对环保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所以常常会出现建设工作重复和浪费的现象。
3建设现代化环保信息化的方法
3.1对各级环境信息中的地位与任务进行准确定位
在进行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环保信息中心作为主要工作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制定出正确的设计方法,对环保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开发出所需要应用到的软件,并且组织、协调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这些工作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譬如说网络布线和应用软件的开发,这些工作并不是完全需要环境信息中心来完成,但是需要和其他的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在完成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相关工作之后,应该将其转交给环境信息中心,并且环境信息中心应该负责对整个环境信息化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但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无论是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还是周所需要进行的实际使用工作,为了能够让环境信息化相关工作能够更加高质、高效的完成,仅仅依靠环境信息中心的相关技术以及现有的工作人员的话,是完全不够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每一个地区的环境信息中心应该在保证资金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多利用其他部门所研发的技术手段,积极合作,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3.2加强生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
第一,要能够积极构建环境背景信息数据库。第二,要能够构建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数据库。第三,要能够构建环境保护基本资源信息数据库。第四,要构建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信息数据库。第五,要能够构建环境信息代码库等。另外,相关部门要能够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要能够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环保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结合。通过完善的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各级环保系统相关环保信息数据的有效融合,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生态环保工作能够实现创新发展。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要能够完善生态环保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相关技术部门要能够基于我国生态环保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把各种环保信息分享给各级环保机构,相关部门要能够实现对环保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满足各部门信息查询的需要。通过构建环保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相关部门能够借助于丰富的信息,规范生态环保资源化管理工作,能够对各种环保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和高效利用。构建完善生态环保信息资源平台,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信息,从而促进这项工作实现创新。
3.3提高信息采集相关设备的运转能力
譬如,在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中,提高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分析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等。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于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工作,提高信息的可利用性以及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传递的可行性。提高网络数据传输能力,保证数据的稳定性、提高传输的速率是保证信息时效性的基本要求。
3.4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制度规范体系
首先,应该在国家环境部门的领导下,合理的设置环境信息化部门,优化环境信息化组织机构,以此来实现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该完善环境信息化制度规范,在国家和地方环境相关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环境信息化相关制度的完善;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促使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3.1加强环保数据信息库的建设。环保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立环境背景数据库,辖区内的背景情况包括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把表述这些背景的文本、数字和图形录入数据库,并进行保存;二是建立环境法律法规数据库,以便查询、修改、传输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是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对辖区内的污染源有充分深入的了解是开展环保工作所必需的,因此,需要整理辖区内的污染源信息进行录入并保存 ;四是建立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把本辖区内有关环境质量信息进行录入并保存 ;五是建立环境信息代码库,把相应的信息代码进行录入并保存,编辑并传输。
3.5强化队伍建设
在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主要会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网络、信息化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技术和产业。不断强化系统的人才建设工作,对于整个环境信息建设工作来说是首要任务,整个环境信息化能否成功都与其有着重要的关系,积极培养专业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从外聘请优秀的人才,对现有人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实施系统化的管理,不断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
结语
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环境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一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已经对整个生态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以,应该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促进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这不仅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游书彬.互联网时代环保信息公开的完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157.
[2] 金盛杨. 苏北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 低碳世界,2018(7).
论文作者:邢晓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工作论文; 环境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数据库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