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公路运输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公路运输中具有灵活、方便、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公路运输具有很广泛的用途,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但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开始逐渐突显出来。本文研究了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防治对策
1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特征及原因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有:
1.1路基的局部不均匀的沉陷或整体下沉,使路面的纵横坡变形,导致车辆行驶的质量下降。路基的局部或整体下沉,大多数是发生在路基填料或地质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的地段。
1.2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开裂的部位基本是在于路基的沉降处,严重时裂缝就会变宽,裂缝就会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最后出现边坡滑坡或者路基滑动。公路路基质量通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1.1外界自然备件的影响。该工程所处的地段地质条件不好,如果施工前的地面比较软,而在填筑之前又没有进行处理,那么路基就会因为受到负荷而沉降;工程的所处的地形比较复杂,如果路堤需要穿过沟谷,那么在在进行填土时,谷底的填土高度就会比两边高,但是由于填土的高度会不同,路基就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受当地的降雪、降雨等客观气候的影响,产生冻胀或水损害,路基可能就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路堤的填料中存在腐殖土、泥沼、种植土或土中含有一定量冻土和大块土等,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填料质量的性质不同或不规范,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沉降。
1.1.2设计方面的影响。在设计中,如果路基填料选择采用含水高的粉质土或黏土,压实度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路堤的填料混有其它杂质或不合格,则会使路堤填料规格不统一,填料的空隙就会过大,再经过雨水的冲刷,就会使路基局部的不均匀下沉;地质勘测资料不全,尤其是一些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原沟塘地段如果没有堪察清楚,对横向地层分布情况也就缺少钻孔等勘察措施或必要的静力触探布点,设计依据就会不充分;设计时所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恰当,如果设计时对软土层没有进行渐变段的设计或进行换土的深度不够,就会导致没有经过处理的路段的与处理的路段交界处产生沉降或突变在软土的地基上进行高填土时,设计了反压护道,但宽度不够,或者没有按照规范设计反压护道,导致运营的过程中或填筑的过程中发生地面侧向变形,甚至产生滑动破坏;在高填土路段,特别是严重缺土路段,对填料的调查选择不周到,设计时没有对取土坑土质的深层变化进行说明,造成施工中不同土类的填料分段或混填,且因不同土类的抗水性能和可压缩性的变异,进而形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路基的排水设计不完善或者不合理。
1.1.3施工方面的影响。施工材料使用之前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就会导致有些材料在质量上不达标,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进行软地基的换土处理时,开挖的深度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换土完成之后,进行填筑时,容易出现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主要有:填筑的材料不规范、没有进行分层填筑、填筑的顺序不合理、填筑的速度过快、进行分层填土碾压作业时压实度不够、分层填土时没有进行找平、填筑的厚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使压实不够均匀;如果选择路堤的填料时对含水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又没有使用大型的碾压机进行压实,使压实就会不合格;在施工进行时,排水系统的设置没有按照设计进行,排水系统就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2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防治下沉以及沉陷的措施
在防治公路路面以及路基下沉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彻底清理公路基底之后才能对公路工程进行填筑,应压实土质松散以及耕地类型的公路基底,确保一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基底所具有的重型压实度在85以上;当路基当中填土的高度在80cm以下时,则应使路基压实的标准大于该公路路床压实的标准。如果在对路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土质较为复杂、土源较为分散以及土方量较大的情况,则应将实际填料作为依据,选用适宜的方法。在防治软土地基出现沉陷现象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为了加固公路基底,则可以采用渗水性优良的路基土来置换软土。当软土地基当中含水以及含粉砂土质的比例较大时,可以将白灰材质的粗砂桩设置在地基当中;即在软土地基当中设置若干桩孔,随后将粗砂、水泥以及生石灰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填充到桩孔当中,并采用木棍来进行捣实。混合物当中的生石灰可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自行消解,从而使填充混合物的体积得以膨胀,对公路土基形成挤压作用,因此可以将路基原有承载力提高。此外,如果处理的软土地基位于藕池区域、稻田区域以及苇塘区域,则可以采用水泥以及石灰稳定法来防治路基沉陷。具体方法如下:先将植被以及草根清除后,进行排水与清淤,混合水泥以及石灰,随后将碎石加入混合料当中,搅拌均匀后用于压实养护。
2.2防治公路路面不平的措施
首先要控制好公路基层所具有的平整度。在对平整度进行控制时,应根据基层类型来选择具体控制手段,如果基层为稳定土,则可以采用平地机来进行处理;如果基层由稳定碎石组成,则应控制好压实步骤,采用技术性较强的压路机,因为在控制此类路基的平整度时,施工比较困难,但施工要求较高。其次,要控制好公路路面所具有的平整度。在施工时应确保路面混合料的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如为沥青材料,则应使其处于标准温度时,再进行施工。应使试件的体积符合相关标准,尤其是要控制好空隙率,使其保持在4%左右;此外,还要控制好压实路面混合料之后所取得的效果。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合程度为控制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应确保按时供应、按质供应以及按量供应混合料;在对热拌类型的混合料进行施工时,应等待其自然冷却。在摊铺工作完成之后,应保证混合料的表面温度在50℃以下时,才能够开放交通;如必须提前将交通开放,则可将冷水洒于路面,以使温度得以降低。
2.3防治路面出现裂缝的措施
可以将路面出现的裂缝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荷载类型的裂缝以及非荷载类型的裂缝。荷载裂缝指的是因路面基层抗弯强度低于所承载的应力,从而引起的不规则网状裂缝;而荷载类型的裂缝则指的是因温差较大而引起的收缩裂缝或因基层出现开裂现象而引起的裂缝。在防治基层裂缝方面,应注意以下事项。选择基层材料时,应优先考虑采用稳定材料,如收缩性比较小的材料,在施工时应注意预防出现裂缝机理。先试验材料在塑性方面的综合指标之后,才能在施工当中使用;为了使稳定材料当中的含水量实现最优化,则应将减水剂用于缓凝,以预防路面出现开裂或裂缝现象。当沥青路面出现非荷载类型的裂缝时,应控制好沥青品质,确保沥青具有较为优良的针入度以及敏感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公路工程当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以免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对公路的正常运营以及安全保障造成不良影响。在公路的路基以及路面当中,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因此要有效防治路基与路面当中的质量通病,就应综合考虑到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管理的控制以及原材料的控制等。只有充分重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质量的控制,才能使维护公路的费用得以降低,运营水平得以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梁玉霞.??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
[2]路基动压应力的现场测试分析[J].张静波,何荷,王鹏,詹永祥.??中外公路.2017(02)
[3]浅论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及关键环节[J].汪元伟.??四川水泥.2016(01)
[4]公路路基施工问题及处理[J].王功平.??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6)
论文作者:高围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公路论文; 就会论文; 填料论文; 路堤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